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如果说,你从没走出过我居住的土地,那你便不能真正的见世界之大,也无法接受更多的信息。在路上,远比我们在书本里学到更多,你不亲眼见朝拜,你又怎能从书本里读出虔诚;你不亲身踏入山河,你又怎知山河里没有神龙。
我所有的经历,跃然于纸上,印刻在心里,而那些见闻,都让我的文字更加生动立体。但你不知道,旅途中的奇遇,远远不止这些…
背上重重的登山包,带上睡袋,跋山涉水的去看一眼心上的风景,了解河南之外的中华文化,欣赏美丽中国!
只一眼,那山啊水的路程也就不那么辛苦了!
.08.27
by:
很多人走这段路时,
给出的评论都是“苦”“累”“虐”
佛母洞级台阶路,膝盖苦北台叶斗峰米,爬升累75公里,日行百里,身体虐...这么苦的路,为什么却年复一年地吸引众人趋之若鹜?大概是,难得有这么一条路,身体在吃苦,内在却得到一段佛缘相渡。这份“苦”又在行程结束后变成——不虚此行“徒步大五台”五台山大概很少有人对五台山感到陌生,就算没去过,也通过电视剧对五台山产生过模糊的印象:康熙王朝里,顺治出家是去了五台山。给沙发儿童阿瑶留下了五台山是一种“出路”的感觉:一朝心意坚,舍去三千烦恼丝,从此诸事了。可是五台山到底在哪儿?又很少有人能给出具体的答复。而我们,又为什么要去大五台朝圣?《康熙王朝》剧照
五台山并不是某一座山的名字,而是由五座山峰组成的“清凉山”。
它位于太行山北段山西省忻州市,由东台望海峰(米),南台锦绣峰(米),西台挂月峰(米),中台翠岩峰(米),北台叶斗峰(米)这五座山峰组成,其中北台叶斗峰是华北地区的最高峰(故此被称为“大五台”,与河北境内的“小五台”呼应)。冰河时期地质作用,山顶岩石碎裂,封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得益于五个台顶的海拔(即使是台怀盆地的海拔也有米左右),五台山虽然维度不高且位于华北平原上,却有着和大兴安岭类似的气候特征,即使是盛夏出行也给人一种身在高原的清凉感,成为避暑胜地,因而称之为五台山,又被称作“清凉山”。朝台朝圣大五台,即使不懂宗教也能深受感动的沉浸式体验。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也是现今世界佛教五大圣地里唯一不在古印度的佛国圣地,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历经各个朝代的新建、扩建,以台怀镇为中心的寺院最多时曾达到多座,至今还保留着多座。
五座高峰则分别供奉着文殊菩萨的五个法身,又叫五方文殊:
东台望海寺供聪明文殊、南台普济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狮子吼文殊、北台灵应寺供无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
去五台山朝拜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登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称小朝台;一种则是依次登东南西北中五个台顶深度朝拜五方文殊,称大朝台。小朝台易行,大朝台难得!
大朝台又分为顺时针朝台和逆时针朝台。顺时针就是从佛母洞开始,走完五台。逆时针则是从东台出发,走完五台。
*相传:将五个台全部走下来,一次大朝台,相当于年的修行。
高山草甸
五台山,行走草甸之中,走进北太行特有的美好。
大五台最吸引我的地方,反而无关寺庙宗教只关乎风景。
高山草甸漫山花海,就算不去寺庙内感受博大的宗教文化,只在草甸上静静坐着看风景就已经足够美好。
人文这里是汉族与蒙、藏、满等民族共同的圣地,五台山在人文方面更是留下了宝藏。五台包围着台怀镇,镇子里的大白塔更是显眼,从镇子的各个角度都可以看见,宗教文化和自然作用共同发育,五台成形过程中变化留存的石海、碎石,被朝圣者堆叠成玛尼堆,成为中原地区难得的风景。
塔院寺中的白塔是五台山的象征,众多寺庙围绕着它依势而建,青教和黄教僧侣在这里和平相处。
登高俯瞰整个五台山中心区域,香火笼罩一派鼎盛景象。
建于清代的五爷庙,又称五龙王殿。是五台山最受欢迎的庙宇,每年都有许多人来求取事业、学业的顺利。
身着红衣的喇嘛和黄衣僧侣往来不绝,不同却又统一。
五台山给了来客很多选择,风光、人文、历史、建筑,一条线几乎囊括了所有能够勾起你兴趣的事情。关于行程
千百年来,朝圣者的行走叩拜让这条徒步线路越发成熟,行走高山草甸之上,视野开阔、路径清晰,寺庙挂单补给便利。不论是朝圣者还是徒步者,只需两到三天时间,就可以实现自己大五朝台的心愿。常见线路大致分为两种:顺时针和逆时针。
我们的行程:
Day1:郑州??台怀镇
Day2:鸿门岩~东台~鸿门岩~华北屋脊~北台~澡浴池~中台~西台~吉祥寺~狮子窝~水草滩
Day3:水草滩~南台~佛母洞~佛母洞停车场~台怀镇??郑州
沿途景致DAY1郑州??台怀镇
早上郑州出发一路向北进发,进入太行山脉。悠悠的座座山峦拔地而起,环山而筑的公路可谓九曲十八弯。
经过近8个小时的长途跋涉,随着植被的越来越密集,丰厚和幽深,台怀镇便近在眼前。
台怀镇,位于五台县的最北端,距五台县城一百六十二华里,是一个山环水绕,约有汉、满、蒙、藏四个民族近两千人口的秀丽山镇。
台怀镇地处由五台山五大高峰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形成的怀抱之中,故名“台怀”。在五台山,一人们把台怀地区(即现在的台怀乡)称为“台内”,其他。地区则称“台外”。
我国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他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中的《游五台山日记》里,记述台怀镇的地理形势时写道:“北台之下,东台西,中台中,南台北,有坞曰台湾(湾与怀的音义皆同),此诸台环列之概也。”这样描述台怀镇与五个台项的地理位置是颇贴切的。
台怀镇距东台望海峰十九公里,距西台挂月峰二十二公里,距南台锦绣峰二十八公里,距北台叶斗峰二十公里,距中台翠岩峰十九公里,是登台顶的中心。
台怀镇镇北有一小峰,人称灵鹫峰,亦名菩萨顶。所以称之为灵鹫峰,是因为它的地理形势颇似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部释迦牟尼佛说法的灵鹫峰故名。
据佛教史籍记载,台怀镇大白塔的地底下,藏有释迦牟尼的舍利,佛舍利是释迦牟尼的象征,因而最受佛教徒敬仰。
由于台怀镇有灵鹫峰和佛舍利,因此,历代以来,朝廷和佛教信徒纷纷于台怀镇及其附近修建寺庙,使这里形成了佛寺鳞次栉比、宝塔如林的五台山佛教中心区。五台山的佛教寺院,有一半以上集中在台怀镇。现在五台县共有寺庙四十多所,台怀镇及其附近就集中了三十所。
台怀镇的东面有一座经常隐没在云雾中的小山峰,人称黛螺顶,亦称“青峰顶”,以山色青翠故名。山顶有寺原名佛顶庵,清代以后改称黛螺顶寺。寺内供有“五方文殊”像。这处高约四百米的山峰,是五台山五大台项的象征。
DAY2鸿门岩~东台~鸿门岩~华北屋脊~北台~澡浴池~中台~西台~吉祥寺~狮子窝~水草滩
凌晨三点半起床,四点乘坐当地居民的摆渡车到达徒步的起点——鸿门岩。
鸿门岩为五台山的北大门,地处海拔2米的地方,是从大同前往五台山的必经之路,也是去往华北最高峰北台顶的必经之处。
大多数来五台山的人,所能到达的最高之处便是这里,因为这儿是最接近北台顶的地方。从此处到东台顶约3千米,到北台13千米,站在这里上可遥望北台顶,下可俯视山野风光,视线很好,风景怡人。
东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凌晨五点十几分,登上东台顶,此时天空已经红了半边天。
东台最高峰为望海峰,海拔米。这里以“云海日出”闻名天下。
站在望海寺台前向南远眺,连绵群山尽收眼底,江山如此多娇,让人不由感叹中华的大好河山。
没想到第一次亲临五台山就被它的美所震撼。
东台~北台在东台简单吃点儿干粮,立即下撤到鸿门岩再前往北台。
在前往北台的路上,随处可见悠然自得的牛群、马群。太阳渐渐升高,天也越来越蓝。蓝天白云绿草,即便我们靠近,马儿也是埋头吃草,感觉他们才是这块土地的主人,我们只是些过客而已。
北台北台的叶斗峰海拔.1米,是五台山的最高点,也是华北地区的最高峰,有“华北屋脊”之称。
民间有“躺在北台顶,伸手摸星星”的说法,其高度可见一斑。立于台巅北望,茫茫苍苍中,可见北岳恒山山脉峰峦层叠,接踵而来。中台中台的翠岩峰海拔米,高度仅次于北台顶。北望,繁峙、代县一带。东眺,可见河北省翼中平原。俯首,静观庞大的台怀镇寺庙群,有如低头欣赏盆景艺术,妙趣横生。很幸运的,又一次遇到了日晕。
日晕是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现象,围绕太阳环形,呈彩色。
日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出现日晕天气有可能转阴或下雨。
从中台往西台看,看似近在眼前,走路却需三个多小时。走啊走,真真是“望山跑死马”的节奏啊!
西台西台最高峰挂月峰海拔米,在五台之中不算很高,据说是落日余晖与明月清辉最美的地方。西台~水草滩从西台下来往南台方向走去,这段路是最不想走的一段路。全程差不多都是环山公路,但全是土路车辆路过就会激起漫天灰尘。
19:00天色开始见黑,到达狮子窝,此时已经走了45公里,步数6万多步。
狮子窝座落在五台山的竹林岭(又称狮子岭)上,它东邻竹林寺,南近金阁寺,是中西两台的要冲,与五台相连,这里崇山峻岭,云雾缭绕,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很多朝台人,在此挂单。
挂单的住宿条件并不太好,我们选择了继续前行,前往水草滩住宿农家。
从狮子窝到水草滩,这段路走的非常艰辛,体力透支,小伙伴的脚上也磨了水泡,能走下来,真的是全靠毅力在支撑了。
晚上九点半,到达农家,结束第一天行程。
看了一下手机,徒步51公里,步数7万多步。
出来徒步,任何小事都会让你感到幸福,比如今天可以洗个澡,泡泡脚......
DAY3水草滩~南台~佛母洞~佛母洞停车场~台怀镇??郑州
清晨下起了小雨,今日专攻南台。
吃完早饭,出村不远,沿着经幡一路前行,就拐进了上山的松林小路。
不知道是因为昨晚吃得好睡得好,还是因为胜利就在前方,今天走起来格外提劲,虽然刚出发就是一段上坡路。
南台造物主对南台很慷慨,最高峰锦绣峰海拔米,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每年这里最早迎来春天,最晚进入冬季。古南台在南台简单修整后,我们前往古南台。
古南台是有史料记载最早的地方之一,是五台山建寺庙最早的地方,帝王登临最早的台顶,是“台城”周围五个台之一,是五台山地区“传统宗法性宗教”“民间宗教”中心之一。
佛母洞从古南台下来,经过新南台开始下撤,几乎是下坡路,虽然没有多大的角度,但刚下过雨,难行走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走了一个半小时的下山路,来到了佛母洞。
佛母洞又称千佛洞,它是一个石灰岩洞,坐落在山西省南台东南支脉接近山顶的地方。从台怀寺庙集群区沿公路南下二十里到白云寺,转向西入沟登山路五里,就到了佛母洞。一座屏障似的山崖,在接近山顶处有一段岩壁,右侧有天然大山洞。
从佛母洞到山脚的停车场一共有级台阶,一路小跑的走了下来,顺利地完成了朝台路上的最后一段。
写在最后两天共徒步七十五公里,收获了一路赞不绝口的风景,收获了陌生人竖起的大拇指和无数声加油,同时也毫不吝啬自己的大拇指和加油。
我们都在路上,有时会独自走一段路,风很大,踉踉跄跄走的很吃力;坡很陡,看不到尽头;有时又会和在路上遇到的三五人走在一起,蓝天白云,牛羊成群,风光无限好。不管路途中会经历什么,倔强的走下去就好。
一路上,看到了很多朝拜者,三步一叩首,五体投地。来之前,以为只有在西藏才会出现的画面。
我虽不信神佛,但是,每看到这样虔诚的朝圣,也是心里一触,眼眶发热。
人,绝境之处,终得有所寄托。人类的欢乐,或许不通,伤痛却是人生最寻常的底色,恻隐他人,是否也是在关照内心的自我呢。出于尊重,没有拍朝拜者的照片,只愿众生求佛时也能自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阅人无数。苍茫大地,修行的道路不同,最终却殊路同归。
旅行的妙处,在于总是邂逅新朋友,深度认识老朋友,更在于这个世界那么美好,而我们能不断的去发现它,认识它。
当你翻过了这座山才发现,原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你经历过的那些勇敢的故事,都可以成为你重要的谈资,很高兴我们都做到了,真的超级棒。
要知道
从不出门的人
必定是满腹偏见
你还年轻,不渴望上路吗?
我是,期待与你同行!—END—生活是一段奇妙的旅行,就在那一去无返的火车上。与那些新人和旧人们共同经历吧!也许这就是一个人无法抗拒的命运,有你、有我、也有他。希望下次与你同行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