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近村庄的采矿机械。
离工地几米远就是村民房屋。
王林虎的土地已被埋在煤矸石下面。
路边随意丢弃的矿渣碎石。
山体被掏空。
原题:五台1座露天煤矿与12个被消失的村庄(组图)
没有用地手续、没有补偿到位、不按规定开采
4月,山西省东北部,因佛教圣地五台山而得名的五台县,初春的新绿染满了大小山坡。然而,在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大片地域内,点点绿色被成片揭起,取而代之的是裸露散落在道路、山坡等处的黑灰色石块和泥土。漫天的尘土之中,到处可见巨大的挖掘机挥舞着黄色的巨型手臂,撕裂着脚下的大地。
白家庄镇,这个管辖着26个行政村的小镇,至少有12个村落被涵盖在挖掘机的势力范围之内。自年前后开工建设至今,这处开采面积近10平方公里的露天煤矿,几乎把小镇所有蕴含煤层的绿色山坡变成了喧嚣的工地。贪婪的巨臂不仅“吞噬”着大片的绿色,也“吞并”着一个又一个村庄。这些土地和村庄之下,被誉为“黑金”的煤炭,被源源不断地挖起、运出,只留下一堆堆的矿渣、碎石。
但是,由于始终没有取得合法的土地使用手续,土地补偿、移民搬迁又未能及时到位就大肆开采,且煤矿为攫取利益最大化,不按开采利用方案进行开采和复垦,这片土地上生息的人们正面临着土地被非法掠夺、环境被肆意破坏的命运。围绕征地拆迁、补偿复垦,政府、企业、农民三方,利益博弈间演绎着令人无奈的矿区生态。
祖辈耕地被填埋
77岁的王林虎站在自己的二亩三分地上,看着在春日暖风中瑟瑟作响的枯黄秸秆,满布皱纹的脸上,神情落寞。
脚下的这块地似乎已经不属于他了,虽然他没有在征地合同上签过一个字,土地承包使用权证也依然在自己手中,但他至今没有拿过一分钱的补偿。但这片土地,早已被强行填埋,近十米高的矿渣和碎石堆在上面,他所站的地方,只是这块地还未被掩埋的地头而已。不远处,还有他的两亩地,同样没拿任何补偿,就被全部埋进了地层深处。可惜的是王林虎的这四亩三分地上,还有着扶贫部门栽种的核桃树,经过4年的培育,好多树已经挂果。
这是白家庄镇最西处一个叫维坪的小山村,一个只有二三百口人,八百余亩地的山村。从山村向下张望,原来一眼望去满坡的绿色已经被一个宽阔的运煤平台以及起伏不定、一段土黄一段煤黑的运煤道路覆盖,道路两旁满是矿渣碎石。一辆辆运煤、运渣车摇晃着驶过,排气管将路上覆盖的半尺多厚的黄土吹起,几米之内无法视物。从去年秋季开始,这样的采煤场景就一直在继续,连过年都没有停止。
在村子的西北角,几台大型挖掘机正在作业,原来的村通公路已经被挖断,离作业场约十米处的两间房屋的地基已开始塌陷,路上开着拳头大的裂缝。十余个村民坐在土堆上,面无表情地看着隆隆作响的机器,正将他们祖辈耕作的土地剥离表层,又将暴露出来的煤层一铲子一铲子地装进卡车。方圆几个山头上,几十台挖掘机也正在露天开采,原有的公路早被挖断,大片的林木被挖走或覆盖,土黄色的山体裸露在风中,采挖出来的煤堆积成一座座小山,在矿区的储煤平台上,前来拉煤的大型卡车排成几排。
这天是3月26日,上午,维坪村的老百姓互相转告:“村主任家又开黑会呢。”之后,从会场传来令人沮丧的消息:矿方代表说,因政府不让干,本月月底就将停工,而原先商定的补偿方案也将无法及时兑现。这个消息让村民炸了锅。耕地早已无法耕种、采矿区就在村边,眼看就要掘进村子,房屋也将无法居住,矿方此举无疑给村民们本就因将远离家园难过受伤的心又撒了把盐。“其实,因为矿方并没有相应的征地手续,给的补偿又不多,部分百姓本就不同意。”村民们说,矿方的补偿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土地补偿,按每亩地每年元,补偿10年。第二部分是移民搬迁的补偿,各个项目计算下来,每口人补偿11.5万元。第三部分是房屋补偿,由矿方请人评估后确定补偿价格。
但是,矿方虽承诺开工前补偿到位,但除部分村民领取了每亩0元的土地补偿外,其他补偿还只停留在说法上。此时,连这个说法都要无限延期,村民们能不急吗?其实,年2月,因补偿不到位就强占土地开工采煤,村民们曾组织起来堵过企业的路,但被“福建人”组成的护矿队打伤6人,后每人赔偿1万元了事。“今年煤炭市场不好,挖出的煤要么卖不了,要卖也一吨只能卖一二百元,还赔钱呢。矿方这样做,就是要先占住这块地方,等煤炭市场转好后再说。至于补偿,他还没挣钱,能拖就拖。”村里的年轻人分析说。他的话,让村里的老会计想起了开会时矿方代表温某说的那句话:“我们跑到这里是来挣钱的,不是为给你们扶贫。”
生态环境被破坏
与维坪村相似,在白家庄镇东部的樊家坪、垴上、中庄、寨里等村,也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所不同的是,因为国家划定的开采利用方案上的首采区位于东部,所以垴上等村早在年就已被进驻开挖。维湾村则更早,年,就被福建商人以地质灾害治理等名义占据开发。在煤被挖完时,开发商为村民修建了安置住宅,但是因为修建在以前倾倒的矿渣土上,地基沉降,如今裂开、部分塌掉的安置房已有数十家。这个宏伟的“农村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最后以新的地质灾害结束。这也是村民们无法接受福建人给出的搬迁复垦承诺的原因。
记者在赶赴寨里路过中庄时,真正感受到了采矿给这里的原始生态带来的改变,只见道路两侧,触目可及的是堆积如山的矿渣碎石,十余米甚至数十米高的矿渣在山坳间形成起伏不平的道路,每个路口都有拿着对讲机警惕执勤的福建人,还有简易的指路牌。行在其间,往下看,能看到被挖掘成盆地的山谷深达数十米。虽然不时有洒水车洒水,依然无法阻挡漫天的浮尘。
在寨里村,离村民房屋仅几米远的地方,10余台挖掘机和30余台卡车正在隆隆作业,把山上的表土铲掉,露出煤层。一位并没有得到任何补偿就被强占土地的梁姓村民气愤地阻止施工,十余名身着迷彩服、戴着白口罩的福建人上前拦着他,见记者用手机拍照,一名戴墨镜的男子厉声阻止。因村民的房屋较低,作业的机械几乎就在村民的房顶上施工。走进附近房屋,只见屋子里到处是宽宽的裂缝。主人气愤地告诉记者:“他们没有给房屋补偿就动工,房子不能住。我们去哪啊。”问及为何不阻止,她说,阻止就要被护矿队的人打。见记者欲拿相机拍摄,村民们立即劝阻,怕记者会被当场殴打。
在白家庄镇各村采访,随处可见大型挖掘机和自卸卡车分布各处,卖力地掏挖。山体多处被竖着“切”断,挖得满目疮痍,山包大小的碎沙石堆、废渣山布满了采矿机械辗出的道路两侧。
年7月,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环发[]号《关于同华煤业露天煤矿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环保专篇的批复》指出,本矿为露天开采,要特别重视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认真落实水土保持、土地复垦、生态防护重建等保护措施。做好樊家坪、垴上(包括红土岩)、寨里(包括九根窑)、中庄、白家庄、野场、堡子、西头、南头、维坪等12个村庄居民的搬迁安置工作,落实居民的生活保障。
但实际上,该露天煤矿已开工至少四五年时间,这12个村庄的水土保持、土地复垦、生态防护重建等措施并未有效进行,其搬迁补偿安置工作也进展缓慢,有些根本没有开展。而按省环保厅“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批复”中的要求,同华煤业矿区的绿化工程、矿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的实施年限都应在年至年间完成。
此外,按照相关规定,企业应在施工工地设置最低2米高的围墙,以挡尘、隔声。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水泥、砂石、石灰及土方等建筑材料,要求设置施工基本原材料临时堆棚,用量较大的砂石等原材料要用棚布覆盖等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但采访中,记者并未看到在施工工地有任何防护措施,大量粉尘弥漫在空气中。废石、石灰、土方更是随意堆放。
用地手续未审批
在白家庄镇,记者没有见到负责人,拨通书记闫海龙电话后,他称自己正在外边下乡,至于在维坪村施工的露天煤矿,他明确其企业为大同煤矿集团忻州同华煤业有限公司。“我们乡镇不是监管单位,只是服务单位,没法对其监管。露天煤矿是省市重点工程,上级让我们为其服务、协调。其手续我们没有备案,应该是齐全的。你可以去同煤公司的指挥部问一下。”
在五台县国土资源局,主管非法采矿的执法二队的宋强队长接受了记者采访。“可以确认,不是非法采矿。”宋强拿出一份文件,上面显示,大同煤矿集团忻州同华煤业有限公司(下称同华煤业)于年6月19日取得了为期10年的长期采矿许可证,另外的煤炭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也都办理完备,属于六证齐全的矿山企业。
“他们是在建临时住宅区,安置过渡村民。”对于同华煤业在维坪村的采矿行为,宋强表示,按照国土资源部门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应该按首采区、二采区、三采区逐步开采,维坪村属于三采区,按规定目前并不允许其生产开采。但是,他又承认,去年冬天,执法二队在执法过程中发现该公司未按开发利用方案,在维坪村进行开采后曾对其予以纠正。后来,县里领导会同相关部门曾就此问题开大会制止,并作出处罚,让其停工。宋强也提到维坪村补偿不到位的情况,“补偿不到位也不能生产。”但对记者反映的该矿在维坪村一直生产的情况,宋强表示不知情。记者第二天再次回到维坪村后,发现矿方仍然在加大马力生产,没有一丝停工迹象。
在同华煤业五台办事处,一位张姓经理接待了记者,其拿出两本文件汇编展示给记者,以证明其属于六证齐全的合法矿山企业。
但对于相关的土地手续,张经理表示,已向国土资源部作出临时用地申请,现在正在等待批复。其提供的文件中,包括五台县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临时用地的各项规章制度。
据了解,年11月25日,国土资源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创新矿业用地管理机制的合作协议。其中提出开展露天采矿用地改革试点,创新采矿用地供地方式,即临时用地方案。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露天采矿用地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82号。年2月,《露天采矿临时用地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但是,这些规定,只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经国土资源部批准的露天采矿用地改革试点企业。而我省只有山西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露天采矿用地改革试点获国土资源部批准。同华煤业并未获批为用地改革试点企业。
而且,根据上述规定,即便是获批为用地改革试点企业,在签订临时用地合同时不仅要与村集体、县国土资源局,还需与土地权利人,即农民签订。记者注意到,五台县下发的《露天煤矿临时用地管理办法》中,对临时用地合同的签订一项这样表述:“选址确定后,项目建设业主与被占地村集体经济组织、县国土资源局分别签订临时用地合同”,省略了“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土地清查结果和用地补偿标准,组织露天采矿企业和土地权利人签订露天采矿临时用地协议”(见省国土资源厅《露天采矿临时用地管理暂行办法》)的内容。
在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忻州市五台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晋煤重组办发34号)第五条中,明确规定:采用露天开采的矿井,要严格按照矿井建设程序履行相关审批手续,在未取得环保、土地等有关部门批复前,不得开工建设。
“省里和市县的文件都规定,露天煤矿企业必须先与农民签订占地及补偿协议,然后才能供地,但我们还没签字,企业如何办理的占地手续?”一位村民说。
无序开采咋复垦
采访中,很多村民证实,这一以福建人为主体的煤矿自年在维湾村以“农村地质灾害治理”为名挖到第一桶金后,就从来没有停止过露天采矿的脚步。年,山西省推出“煤炭资源重组”改革新举措,实行了几十年的小煤窑模式在山西退出了历史舞台。在这轮煤炭改革中,五台县将原有的五座煤矿整合为窑头、天和两座煤矿,生产能力提升至90万吨/年,均为露天开采。
同年10月,五台县政府通过公开转让竞价,两座煤矿分别由大同煤矿集团和山西省煤炭运销集团整体收购。其中原五台县窑头煤矿(寨里井)、五台县窑头煤矿(瓦窑坪坑)和五台县西头煤矿等3座煤矿被大同煤矿集团组建了大同煤矿集团忻州同华煤业有限公司。整合井田面积9.84平方公里,首采区定在樊家坪、垴上两村。年11月16日,经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批复,明确其主体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而据当地知情人士称,同煤集团占据51%的股份,该公司的幕后实际控制人为福建人,其采矿工人的主体也为福建籍人。
直到年5月,该露天煤矿才最终通过竣工验收,取得了煤矿生产所需“六证”。但多方人士都称,该矿的开采行为一直就没有中断过。网上,五台政府的回应文章,称该矿于年8月开工。
知情人称,该公司将9.84平方公里的井田面积划分为若干区域,分别进行了转让,转让者为了更快见效,根本无法顾及有关部门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和复垦方案。所以该区域内至少有八个工区在同时作业。这种无序开采直接导致剥离表土时出现的废渣不能科学填埋堆放,以致在一些村落渣土越堆越高。因此,许多村民对于以后的平整复垦,几乎不抱什么希望。“福建人挣了钱,拍拍屁股就走了,留下这烂摊子谁给收拾。”有消息人士称,县里有些分管领导对该公司的作法也极为不满和害怕,但却无能为力。
年1月14日,有村民通过山西省委社情民意网上通道给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留言,反映五台县白家庄镇煤炭资源整合问题。之后,忻州及五台县政府相关部门回复称,大同煤矿集团忻州同华煤业有限公司是一个合法开采经营的企业,开发前,同华煤业严格按照五台县政府《五台县煤矿露天开采征迁及移民补偿安置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了补偿工作。
“年开春以后,企业正积极筹划建设公墓、过渡房建设基地,以及新农村基地开挖,并招聘打井队在维坪村与西头村新农村基地中间打一口深井,计划深度在米以上。近期在西头村评估房屋,之后进行人口、树木、房屋、坟墓等补偿结算事宜。第三期工程后将建成与原耕地面积相等的高标准耕地交付给村民耕作使用。”该回复回避了该企业未取得相关用地审批手续,也回避了该企业没有按照相关开发利用方案和复垦方案进行开采的问题。按照相关规定,露天矿采矿作业一般不超过2年,复垦时间为3年。但四五年间,白家庄镇的村民们只见到企业的采矿作业,却从未见过复垦作业。
被破坏的环境、被消失的村庄,只有白家庄镇矿区范围内的村民们知道,这种无节制的开采,会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本报记者张海鹰文/图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