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人物信奉吃亏是福的檀凤栖老师

信奉“吃亏是福”的檀凤栖老师

檀家沟位于五台县县城东南的陈家庄乡,是一个人口不足二百人的小山村。元朝时,檀姓从五台县西南的檀村迁居于此,村子原名“移池村”。后来,原居住的白姓、刘姓逐渐外迁,村里只剩下檀姓,于是更名为“檀家沟”。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个小山村共出了18位县团级以上干部及副高以上高级知识分子。而檀氏家族生性忠厚老实,善良正直,好人辈出。该村涌现出的檀凤栖老师就使这样一位信奉“吃亏是福”公认的好人教师。

檀凤栖老师

他被称为公认的好人教师。檀凤栖老师就是誉为远近闻名,人皆公认的好人教师。他虽然是早期抗战老干部,但一生看、艰苦朴素,直至“文革”前,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放衣物的几个箱子都是包装箱改成的。上世纪七十年代,他才从一位农民手中买下一个旧躺柜,成为家中最显眼的家具。即使在条件好转,家境宽裕后,他仍然坚持粗茶淡饭、布履便服。他常常修旧利废,日常用品一用十几年以致几十年,总舍不得丢弃。他与人为善,忠厚待人,人缘甚好。年“社教”运动当中,不少地方搞怀疑一切、无情打击,造成不少冤家错案,甚至发生死人现象。此时他在定襄县咀子村任工作队长,从实际出发使该村的社教运动平稳进行,从未出现大的问题。他还心怀善心,妥善处理、调解了一些类似婆媳不和、兄弟纠纷等家庭问题。参加教育工作多年后,该村的村民都还来看望他。他长期主管全地区的教育人事工作,每年大专生分配和教师调配,他都本着“本地人让外地人,北方人让南方人”的原则,尽量让外地人员到交通便利,条件较好的学校,使很多外地大学生终生难忘。他担任教干校主要领导,每年春节期间,他把不能回家的外地教师请到家里过年。

他有一颗大仁大爱之心。他经常出主意,想办法,多次捐款,资助家乡解决通路、吃水等公益事业。老家经常有人来忻州找他办事,求医看病,他总是热情相待,医院做过手术的病人接到家里疗养,一直住好长时间,特别是在粮食供应时期,檀凤栖老师还怀有一颗“大爱之心”。其母亲四十多岁就开始守寡,上世纪五十年代后,他就一直把母亲带着身边,即使母亲是农村户口,城里不供应口粮,他仍然克服种种困难,保证母亲的生活不受影响。每有甘旨,必先奉母。其母英风伟烈,刚强豪放,对于子息慈爱有加,但是管教甚严。每有疾言厉色,檀凤栖老师公态愈恭,色愈和,言愈温。母亲病重输液,他一夜伴守。母亲活了91岁的高龄,与他的爱心、孝心分不开的。他的妻子在72岁患了脑血栓,为了照顾妻子,他毅然辞去了自己热爱的地区教育志编辑室的职务和工作,四处求医,多方寻药,身不离家,悉心照料。妻子从偏瘫到卧床不起,一直到辞世,长达十余年时间,他为之付出了极大的爱心和辛劳。檀凤栖老师胞弟檀凤楼须在老家赡养老人,管理祖产,一生在家务农,但毫无怨言,辛勤劳作,倾心尽孝。檀凤栖老师主动承担起补足其弟用度不足之责任,经常寄钱捎物,救急补缺。特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困难时期,其弟子女多,幼子无奶,嗷嗷待哺,生活非常拮据。檀老师随时寄钱购回奶粉,百般周济,使其得以度过难关。

他学高身正,桃李满园。他平易近人,对单位的司机、炊事员、门卫等普通工作以礼相待、平等相处,关照有加。他信奉吃亏是福的祖训,在日常购物时从不讨价还价、挑三拣四。他在购物时有“三不问”:一不问价格高低,二不问质量好坏,三不问数量够否。特别是和小商贩打交道时,更是如此,一次,他买回2斤鸡蛋,就有7个破的,家人怨他,他缓缓说道:“能吃就行,破的卖不了剩下咋办?老百姓挣钱不容易,你占了他的便宜,人家赚什么?”有时他被奸商所骗,而他不不怒地说:“还是好人多。”他宽以待人而严格要求自己。他当单位的一把手时,一次家里借单位的小车拉煤,不小心将小车的轴弄断了,他在还小车时,照价作了赔偿。那时电话刚刚兴起时,他可以享受副地师级生活医疗待遇,本应公款安装,而他却自费安了电话。他虽然长期负责人事工作,后来他还当了单位的主要领导,但他从未以权谋私,给家属子女以特殊照顾。他的妻子是建国前就参加工作,有文化的老干部,但她先后在“四大员”(山村教员、文化馆员、文印打字员、图书管理员)的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辛勤工作,直至退休。他的五个孩子都是从社会底层起步,或小厂学徒,或深山执教,或穷乡插队,或军营当兵,都是顺其自然,自我奋斗,自力更生。年他的家庭被地区评为文明家庭。年离休后,他没有沉湎于家庭生活乐趣,而是坚持学习,发挥余热。他坚持长期从报纸杂志上收集治病偏方和保健知识信息,并提供给单位编印了小册子,发给离退休人员。他离休后,还被地区教育局聘为地区教育志办公室副主任,到上世纪末大约十五年的时间里,他仍然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以极大的热情从事教育史志编写工作。他和刘子方老师等一道,深入各地搜集近五百万字的历史资料,经筛选编印了八十期的近百万字的教育史料,并帮助督促全区14个县(市)完成了县级教育志的编写工作。此外,还主持或参与编写了《忻州地区志》、《忻州地区教育大事记》等六本书。年,他被省教委评为全省“修志模范”,忻州地区在他从教六十年暨八十寿辰时授予他“学高身正,桃李满园”的牌匾。檀凤栖老师去世后,他的侄儿们都专门撰写文章追忆其大仁大爱,省市县各级领导通过各种形式表示了哀悼。

淳朴的乡俗,和谐的家风,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忠厚善良的檀家沟人,愿在种优秀传统文化永远成为涵养后人成长的重要源泉与历史范例。

作者简介:胡立成,笔名虹雨,五台县东峪村人,医教世家之后。文化传媒人,品牌创意人,抗战红色文化传承人,乡土文化宣传人。北京市写作学会会员、国际摄影协会会员、文字友情新媒体总编、中国网特约编辑、《旅游作家》专栏作家、山西新闻网慢游山西专栏作者、国际摄影杂志记者等。曾多次在全国刊物上发表并获奖。邮箱:

qq.







































白癜风的药
中科白癜风新春喜相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wtxtc/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