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再现本土病例,防疫战疫警报再次拉响。
疫情防控中,消毒产品与我们息息相关,经常用到酒精、碘伏、消毒粉、84消毒液、速干手消毒剂、抗(抑)菌洗手液等。
近日,广州市白云区卫生健康局开展消毒产品专项整治工作,检查各类消毒产品经营单位(药店、母婴用品店)共计间次,责令整改21间次,作出行政处罚6宗,罚款2万元。
此次行动主要对辖区内的消毒产品经营单位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购进消毒产品的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执行情况;核查消毒产品进货记录,是否索取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及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并存档备查;销售的抗(抑)菌制剂和皮肤粘膜消毒剂产品是否已完成卫生安全评价;销售的标签说明书是否规范等。
检查发现,大部分单位均能按要求落实相关工作,但也有部分单位存在未落实完善索证资料、未能提供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等问题。对此,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及时落实整改,对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本次专项行动提高了消毒产品经营单位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了消毒产品生产经营秩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消毒产品。
卫监科普小课堂如何才能购买到
安全有效的消毒产品?
专业指引
▼▼▼
1消毒产品标注有“消”字号
消毒产品上标注的“消”字号,是企业生产场所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进行生产能力审核通过后获得的卫生许可证编号。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免洗手消毒凝胶、75%酒精消毒喷雾、衣物消毒液、抑菌洗手液、男女用抑菌护理液,以及卫生巾、纸尿裤、湿巾、化妆棉等产品都属于“消”字号产品。
如何查看卫消证字?示例:(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卫消证字(发证年份)(-01-代表广州)第××××号
2这些都不属于消毒产品
专用于特定部位,具有消毒或抗(抑)菌功能的产品
专用于人体足部、眼睛、指甲、腋部、头皮、头发、鼻粘膜、肛肠等特定部位具有消毒或抗(抑)菌功能的产品,即宣称对鼻炎、腋臭、脚癣、灰指甲和痔疮等具有疗效的产品,均不属于消毒产品。
抗(抑)菌制剂
抗(抑)菌制剂是指直接接触人体完整皮肤或粘膜,具有一定杀菌作用的制剂。根据该标准定义进行判定,市面上销售的“抑菌洗衣液”作用对象实际为衣物,亦不属于消毒产品。
“除菌”类产品
“除菌”类产品不属于消毒产品,洗涤行业中常用的“除菌”一词,更多的是企业为迎合消费者追求卫生洁净而提出的宣传用语。
3消毒产品分“三大类”管理
第一、第二类消毒产品需检测和备案
根据《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第二条,按照用途、使用对象的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其中第一、第二类消毒产品,须在具备CMA资质认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稳定性试验、杀灭/抑制微生物试验、皮肤粘膜刺激试验等毒理安全性的检验,并经过卫生安全评价合格方可上市销售,且同期须在“全国消毒产品网上备案信息服务平台”进行备案。
▲CMA--中国计量认证▲全国消毒产品网上备案信息服务平台消毒产品主要分三大类
4消毒产品≠药品,慎选慎用
首先,要明确消毒产品不是药品。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消毒产品虽与人体健康相关,但不具备治疗效果。如果是有疾病治疗需要,应遵医嘱购买合适的标注有“国药准字”的正规药品。
其次,要留意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内容。合法产品其外包装会标注生产企业名称、“消”字号、规格、有效成分及含量、期限、使用范围和方法、执行标准、注意事项等内容。
由于市面销售的部分抗(抑)菌制剂产品外观“长”的很像药品,会误导消费者,最新规定还要求该类产品应标注警示说明(“本品不是药品,不具有治疗、护理、保健作用”,用于阴部粘膜的还应标注“不应用于性生活中对性病的预防”),且警示说明字体要大于“使用说明”和一般注意事项。
卫监君划重点科学合理使用消毒产品,要学会认准“消”字号、认清消毒产品功能、看清产品信息内容,必要时在全国消毒产品网上备案信息服务平台查询,并严格遵循说明书规定使用。对发现疑似问题产品及时维权,拨打,保障自己的健康权益。部分来源:广州市白云区卫生健康局1.欢迎优秀企业加入协会消毒分会,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