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山河抱愧山西

五千年中国看山西,这里是临汾鼓楼

余秋雨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抱愧山西》,其实这些年山西省来的次数也已经不少了,不过每次总会留下些许遗憾,还真有点抱愧的感觉。浩浩荡荡的黄河水撞击着河东这片热土,也点燃了人类的智慧火花。说山西的旅游,北边是佛教文化,以五台山为代表;中部是晋商文化,以平遥古城为代表;南部是根祖文化,以解州关帝庙和大槐树为代表。山西简称“晋”,公元前

年爆发晋阳之战,赵魏韩“三家分晋”,所以山西也称为“三晋”。从古至今,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五千年中国看山西,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在这里孕育发展,有多少人千里迢迢来到这尧、舜、禹的故乡、来到关羽的故乡、来到洪洞大槐树下?因此,山西的纪念碑到处都是,许多地方一个县的文物数量和等级比我们一个省可能都要多。需要你慢慢置身其间、融入其间,才能真正了解这里的辽远和博大。

镇国寺

平遥街头的打击乐

《西厢记》的发生地

黄河铁牛

永乐宫

上半年的工作告一段落,履行好请假手续,开始这次的山陕之行。这回来到山西,走的是南线,主要是想探寻这里的根祖文化。MF航班,还是一贯地优先选择厦航,经停武汉,差不多12点来到太原武宿机场,余总他和他的朋友叶总开车来接。榆次之于太原,如同咸阳之于西安,太原的武宿机场就在榆次境内,两座城市实际上已经连接成一块。武宿机场离榆次比较近,于是调整行程,先前往榆次老城走走吧。

临近午餐时间,余总忙着联系这边的特色餐厅,好家伙,晋菜泰斗,全国劳模庞煜先生亲自下厨

按以前固有的思维,山西的吃好像只有刀削面了,如同拉面之于兰州。的确这里面食偏多,作为主食的面食却是最后送上桌,四个品种,每种都是一小碗。山西人爱吃醋,“男人不吃醋,感情不丰富;女人不吃醋,家庭不和睦;老人不吃醋,整天犯糊涂;小孩不吃醋,学习不进步。”这是山西人对吃醋的一种说法,口气似乎有点霸道。山西人一顿饭没有吃醋,大概就像咱们一天没有喝功夫茶一样,会觉得这一天过得仓促、勉强,因缺滋少味而感到不舒心。甫一上桌,赫然发现每人位子上摆放着一支像蜂王浆一样的瓶子,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小瓶老陈醋。饮食习惯与一方水土有一定的联系,据说是因为山西多数地方的水土硬,而醋恰好可以克服这一点。于是便有了“久在山西住,怎能不吃醋”的谚语,美滋滋地吸下去先,爽,进入咽喉瞬间,鲜香适口的感觉难以言表,浑身通泰,余味绵长,真是开胃啊。在“产煤大省”这片恢弘厚重的大地上,醋是一份柔软,一份滋润,一份清醒。余总说这一瓶喝下去,一会白酒酒量会增加二两,果真如此?咱又把他那一小瓶也一并喝了。

还得说个典故,外地人称山西人为“老西儿”,“西儿”就是古字“醋”的谐音,“醋”本作“酢”,是一种酸性调味品,周时称“醯”,汉时称“醋”。以“老西儿”代指山西人,可见醋与山西的渊源之深,又长了一点知识。最有名的吃醋的典故就来自唐太宗。相传,唐太宗为了笼络人心,要为宰相房玄龄纳妾,房妻出于嫉妒,横加干涉,就是不让。太宗无奈,只得令大臣之妻在喝毒酒和纳小妾之中选择其一。没想到房夫人确有几分刚烈,宁愿一死也不在皇帝面前低头。于是端起那杯“毒酒”一饮而尽。当房夫人含泪喝完后,才发现杯中不是毒酒,而是带有甜酸香味的浓醋。从此便把“嫉妒”和“吃醋”融合起来,“吃醋”便成了嫉妒的比喻语

石头烙饼

这是山西菜中的大菜了,葱爆海参

酒自然是汾酒了,诗人杜牧一首《清明》诗吟出千古绝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里说的就是汾酒,诗以酒传名,人们以杏花村汾酒之名记住了《清明》诗,酒以诗飘香,人们以《清明》诗闻到了汾酒飘香,这是对汾酒最好的广告了。入乡随俗吧,20年汾酒,喝一点。菜品制作得相对精致,尽管食材并不高档,石头饼,蜜枣,过油肉,炒海参,还有一人三四碗的面,品种繁多,当然量并不大,要不就咱们南方人的饭量半碗就撑了。需要说的是山西菜中的过油肉,来到山西的每个人大抵绝少不了与这道菜有个亲密接触吧,过油肉是山西省最著名的传统菜肴,号称“三晋一味”,算是山西美食界的扛把子。庞师傅做的过油肉外软里嫩,味道咸鲜,闻起来有淡淡的醋香味。总感觉这肉配上一碗大米饭味道绝对的舒服

午餐后开始了山西的寻根之旅,独自一人逛了榆次老城,喜欢一个人闲逛,走走停停随心所欲。三十年文明看深圳,一百年文明看上海,五百年文明看北京,三千年文明看陕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人精明灵秀,塞北汉大气粗犷,燕赵多壮士,湖广出才子,川人敏辩,晋人善贾,概都是受其“地理”影响,人文熏陶而形成的群体性格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在各个方面,便也显现出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感受山西的古,体验山西的朴,欣赏山西的淳,我们还顺带享受山西的味。

总体行程从榆次老城开始,然后是山西博物院、平遥、临汾、运城,然后前往西安。行程较长,那就慢慢展开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ftrq/11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