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靖边市民习惯于茶余饭后到外面消暑纳凉、健身散步,首选目的地大都是五台森林公园。五台森林公园因南依五座明长城烽火台遗址而得名,从主城区向东南方向沿国道开车约三五分钟便抵达公园主大门,步入园内,顿觉空气凉爽,满眼绿意扑面而来。难怪时下靖边市民流传一句佳话:游憩夏宫走五台!
行走于园内曲径小道,两旁树木成林,高大挺拔,金色的阳光透过林间缝隙照射下来,熠熠生辉;百鸟欢腾,夏虫鸣叫,野免、野鸡时不时穿林而过,冷不丁吓人一跳;登临园内制高点观景阁楼,放眼望去,忽高忽低,忽远忽近,眼睛能触接到的地方都是绿色的海洋——这便是如今五台森林公园最真实的写照!
蓝天回归,绿树森森。眼前的一切,很难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景象联系起来。据老一辈林业人讲,过去四五十年,因靖边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县城四周大都被沙漠所包围,森林覆盖率不到百分之一,由于风沙侵略,靖边人民饱受其害。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靖边县委县政府正式拉开了与风沙作斗争的序幕,五台森林公园的前身就是被选定的全民义务植树造林基地。
经过三十多年的全民义务植树造林,这片基地基本被绿色所覆盖,昔日黄沙漫漫的景象也一去不复返了。
进入二十一世纪,祖国大地处处放光彩。经济蓬勃发展,文化异彩纷呈,制度越臻完善,理论独创先进,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逐渐显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式列入梦的奋斗目标中!
时不我待,快马加鞭。靖边县委县政府顺应时代潮流,为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味、满足多元文化需求,适时提出由县林业局牵头建设五台森林公园。园址就是原义务植树造林基地,靖边人习惯叫河东万亩林(因靖边母亲河芦河穿城而过,将县城分为河西河东,故将东边的这片林子习惯叫河东万亩林)。
年,五台森林公园筹建处正式成立。在不破坏既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开发与利用并举,科学决策,因地制宜,旨在打造人在城中,城在林中的森林氧吧。据参与建设的现任靖边县园林绿化工作站站长钟文介绍:这片林子,虽已成林,但树种单一,多为老杨树,由于干旱缺水,稀稀拉拉,株株形似矮老头。更由于缺乏管理,这片林子实际沦为垃圾侵倒场和坟地圈占场。所以自启动建设公园以来,他们起早贪黑,风雨同舟,攻坚克难,将青春与汗水都奉献于这片林海,可以说他们与公园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培植了深厚的感情!
历经八年建设,目前五台森林公园主景区小长城烽火台、靖边县博物馆、十二生肖园、凌云阁、大兴广场花园、集雨人工湖、风雨廊亭、运动健身广场等景点都已建成开放;公园主次干道、外环路、游步道、曲径小道也都已建成;新打机井五眼,铺设浇灌管网15公里,幅射核心森林面积亩;公园新栽景观花卉20亩,新栽杏树、桃树、海棠树等经济林株,新栽各类常绿树种余株;公园森林覆盖面积增至近2万亩,保存各类乔木树种达余万株。至此,五台森林公园免费对外开放,游人与日俱增,并被县委县政府指定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名片。年公园被授于国家AAA旅游景区荣誉称号;年被榆林市授予绿色文明示范单位;年被命名为首批榆林市影视拍摄基地。游走于森林公园各个角落,到处绿树成阴,鸟语花香;园内景点错落有致,别样精彩;园内游人众多,三五成群,欢声笑语,悠哉乐哉、、、五台森林公园的建成,实现了靖边人民没有公园的历史,也实现了靖边人民享受休闲娱乐运动的绿色梦想!
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生态文明重要论述精神已深得人心,五台森林公园的变迁史,用实际行动和成绩鉴证了靖边人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五台森林公园还会有更美丽的嬗变!
作者/来源:阳光暖语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