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五台县 >> 风土人情 >> 登驼梁学地理三

登驼梁学地理三

登驼梁学地理(三)

到了驼梁山顶才真正体会到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意境。

在山顶呆了一会儿,雷声越来越响,豆大雨点就打在我身上。雨打到身这才突然感觉到空气是如此的清凉,凉到有点冷了。雨说下还真快,感紧下山。因为下雨,下雨的心情已经不如上山时悠闲,有点匆匆忙,但雨越下越大,脚下越来越滑,不敢走太快,我也要先找一个避雨的地方了。

前面就是一个雨亭,看来是因为这里天气多变而为游客设置的。雨亭里塞满了人,有点依然被密集的雨水和阵风吹进和雨水淋湿了,但人们还是说着、笑着,都说是一种别样的登山体验。

雨,终于小了些,人们开始陆续地下山了。在下山过程中,偶然往身边一瞥,又看到了熟悉的桦叶林,此次登山就结束了。

好了,下面我们一起梳理一下此次登山所学到的地理知识。

第一、界山驼梁。驼梁分布在河北平山县和山五台县内,应该是两省的界山,再往大里看,河北属于华北平原,而山西则进入了黄土高原,驼梁除了在行政界线划分外,在地形、气候、植被等地理要素也是大的界线之一。

第二,山地的垂直地带性。驼梁从山麓的落叶阔叶林到山腰的针叶林再到山顶的亚高山草甸植被,是随着海拔升高水热变化产生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由于驼梁只有米,属于亚高山,谈不上“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但是在垂直方向上气温、降水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

第三,地形雨。登上驼梁后,眼见水汽沿山谷迅速上升,才形成了由艳阳高照到瞬间大雨滂沱,真正体会到地形对水汽强烈的抬升作用。

第四,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驼梁山上的每一花、每一木都是与当地地理环境相适应的,是各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只要擦亮24K火眼金睛,身边到处是地理!

赞赏

长按







































北京中西白癜风医院
哪家医院治愈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ftrq/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