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地理历史渊源篇五台的历史建制以及文

五台的历史建制以及文化

长安区五台街道是西安市长安区下辖街道,地处秦岭北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南部,距市中心25Km。

总面积.9平方公里,辖西尧、东尧、团结、留村、星火、新农、西甘、东甘、星光、和平、关庙村、大瓢村、四岔村、青岔村、小马杓村、老龙桥村、罗汉坪等17个村民委员会,西街社区1个居民委员会,82个村民小组。

了解五台先从了解五台的历史开始。

      

五台历史建制沿革

《陕西通志》《长安县志》《咸宁县志》等诸多史料记载,南五台古称太乙山,为“终南神秀之区”,为我国佛教圣地之一。山上有文殊、清凉、灵应、观音、舍身五个小峰。因其位于陕西耀县五台山(药王山)以南,故名南五台,五台因此而得名。

据《陕西南山谷口考》《咸宁县志》等记载,石砭峪古称石鳖谷(又称石壁谷),因谷口有大石似鳖而得名。以谷水为咸宁、长安分界。

夏商周时期

夏、商属雍州。

周为宗周(王畿地)属樊(周初诸侯封国)。

春秋战国(前-前)属亳。

秦时期

秦(前-前)属内史杜县管辖。

两汉时期

西汉(前-前23)高祖五年(前)属内史右内史京兆郡。汉武帝太初元年(前)属京兆尹(意为“京畿之地”)。

王莽新朝(公元8年-23年)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属京兆尹常安县辖;天凤二年(公元15年)改常安县为饶安县;刘玄更始元年(公元23年)改饶安县为长安县。

东汉(25-)改长安县为杜陵县,属司隶校尉京兆尹杜陵县。

三国时期

三国(-)魏文帝黄初二年(年)改京兆尹为京兆国,后改为京兆郡,改杜陵县为长安县。

晋时期(-)属京兆郡长安县。

十六国时期

十六国时期(年-年)

后赵(年-年)太和二年(年)改长安县为杜城县,属雍州京兆尹杜城县.

前秦(年-年)皇始元年(年)改京兆尹为司隶校尉京兆郡,属杜城县。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

南朝梁(-)中大同元年(年)北魏改属雍州山北县。

北周(-)明帝二年(年)改为万年县。

隋唐时期

隋(-)文帝开皇三年(年)改万年为大兴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年)改大兴县为万年县,属京畿道京兆府万年县;玄宗天宝七年(年)改万年县为咸宁县;肃宗乾元元年(年)改为万年县。

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

后梁(年-年)太祖开平元年(年)改大年县。

后唐(年-年)庄宗同光元年(年)改万年县。

宋金时期

北宋(-)宣和七年(年)改属京兆府樊川县。

金(-)大定21年(年)改樊川县为咸宁县;泰和四年(年)并咸宁县入长安县,后复置咸宁县(取“天下咸宁”之义),属京兆路京兆府;泰和四年(年)撤销县制,不久复设。

元明清时期

元(1-)属陕西行省奉元路咸宁县。

明(-)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咸宁县;代宗景泰年间(-)咸宁县设杜曲社甘留里。

清(-)嘉庆年间(-)为咸宁县杜曲社辖;光绪33年(1年),社设仓,为杜曲仓辖。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2年(年)撤咸宁县入长安县;民国14年(年)为关中道长安县辖;民国16年(年)改属陕西省长安县辖;民国20年(年)为长安县第七区(杜曲区)辖;民国23年(年)为长安县杜曲联保辖;民国24年(年),为陕西省第十行政督察区长安县杜曲联保辖;民国29年(年)为长安县杜曲乡辖。年5月20日,长安县解放,隶属于陕甘宁边区咸阳分区。

建国后

年1月19日改由西北军政委员会辖;年5月2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咸阳专区的长安县改由省直辖;年8月属长安县第十五区(王曲);年为长安县直属乡;年2月为长安县子午区五台乡;年6月属长安县直辖乡;年9月改为五台公社;年9月改称五一公社;年9月恢复原公社名;年撤销人民公社,改为乡,年5月为王曲区辖乡;年9月长安区撤县设区,为区辖乡,同年将石砭峪乡并入五台乡;年,长安区撤销五台乡,设立五台街道,街道办事处驻地留村。

唐代及以前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村有留村、甘露寺村(留村以南古甘露寺旁,古甘露寺康熙年间毁)、甘村(现东甘村、西甘村)。宋代有明确记载的地名有石鳖谷(石砭峪)。

清代记载的村或地名有留村、甘村、白石峪(现星火村白蛇峪)、铧墹(现和平村)、竹峪口(现星火村台沟口)、赵家坡(现星火村4、5组)、辋子桥(现星火村3组)、康谷(新农村康峪沟)、西湖坑(现新农村西湖清)、东胡坑(现新农村东湖清)。

石砭峪建制沿革

据《长安县地名志》载,石砭峪在宋元明时期属咸宁县,清为咸宁县石鳖谷社,乾隆48年(年)属宁陕厅(县)所辖。

年11月8日,将宁陕县高丰乡7个半峪子划归长安县,设为长安县王曲区石砭峪乡;年2月,属长安县子午区辖;年属王曲公社石砭峪管区;年5月,长安县增设石砭峪公社;年9月,石砭峪公社改称红峪公社;年9月,恢复原公社名;年撤销人民公社,改为乡;年5月为王曲区辖乡,乡政府驻关帝庙村。年9月长安区撤县设区,为区辖乡,同年并入五台乡;年,长安区撤销五台乡,设立五台街道。

唐代及以前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村有罗汉坪(含大板岔)、龙窝(属老龙桥)、熊沟、了峪沟、了峪口、青沟、大瓢沟(含天池、沙岭子、沙岭子沟、头道沟、二道沟)。《咸宁县志》载,嘉庆年间(-年)咸宁县石鳖峪有青沟、熊沟、了沟、观音沟、大瓢沟、沙岭、梅场砭、北池岭、小瓢沟、北极井、铁炉沟、仙女岔12峪。

      历史文化

《关中通志》记载:“南山神秀之区,惟长安南五台为最”。唐太宗李世民、大诗人李白、孟郊曾吟咏南五台山,并留有名句。

南五台庙宇林立,还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南五台弥陀寺院内有两株20余米高的玉兰树,已有年历史,是陕西省迄今最高大的玉兰树。圣寿寺塔,建于隋仁寿年间。此塔为阁楼式砖塔,高约23米,共有7层。"五佛殿"在圣寿古塔下的石砌台子上,殿前有两株唐代古槐,粗约5米,高20余米,殿旁有"胜宝泉",游人多在这里休息品茗。

年8月,南五台基建时在独松阁水池发掘出4枚石斧,说明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于南五台一带居住。传说隋炀帝之母在圣寿寺修行,唐王李世民曾在胜宝泉避难,蒋介石在五台避暑观光,释迦牟尼的牙骨埋藏于圣寿寺隋塔之下……

年冬,红四方面军经引镇库峪口出山,经大峪口、胡留、白道峪、四皓、留村、天子峪口、子午镇、内苑、沣峪、祥峪西进。

年,国民党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部战地服务总队直属王曲小组在留村设置情报点,负责侦察七分校及县境内共产党的地下活动情况,逮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

年8月,胡宗南在留村办起西安绥靖公署军官训练团,亦称“中美训练班”。军官训练团下设教育处、总务处、军官大队、练习示范队。教育处由美国军官负责。军官大队的成员均系由部队调来的少校以上军官。训练团分3个中队,训练内容有新兵器的使用、沙盘教育、野外实施表演示范等。训练团主要为反共打内战准备力量。

年2月,因国民党搜捕甚严,中共长柞工委在石砭峪大瓢沟会议后撤回陕甘宁边区。年7月,五台解放。

五台的历史让人振奋和自豪,继往开来,五台地区在新时期以暂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五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旅游、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长安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五台街办的努力下,五台日新月异的发展,人民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一个美丽动人的五台欢迎您的到来。

eng

南城地理感情记忆文学驿站文化动态

风采人物

邮箱号:xingfunancheng

.







































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怎么样控制白殿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ftrq/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