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好故事寿阳竹马戏,晋中榆次小五台

寿阳竹马戏再赴晋中,榆次小五台元旦火红。

12.31日—1.2日晋中榆次小五台民俗风情节火爆上演,省级非遗项目寿阳竹马戏将陆续为观众献演传统剧目。

小五台“非遗文化”民俗风情节

年12月31日——年2月15日

民俗风情节里都有什么?

看皮影!

玩竹马!

捏面人!

包彩虹饺子!

精彩的特技表演!

体验非遗文化寿阳竹马

竹马戏发源地在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平头镇郭家沟村。

“寿阳竹马戏”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曾多次参加省市文艺表演和街头游行表演,年曾在黄河电视台进行表演。寿阳“竹马戏”的发源地在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平头镇郭家沟村(地处太行山西麓的罕山脚下),是目前所发现全国唯一的一种马上表演的民间戏种。

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时期

寿阳大竹马是郭家沟村的传统民间文艺形式,它起源于明清,集高跷、竹马、武打于一身。其内容最初表现的是关公和周仓的打斗场面,后来增加了《三英战吕布》《虎牢关》等多种戏剧中的武打人物。过去它和当地平头沟北村的《爱社》同属傩具艺术,“大竹马”“爱社”和李家山的“圪栏队”并称三大社,主要用于到附近与阳曲交界的阪泉山(亦称阪寺山)驱邪逐疫、祀神祭天、祈求丰年。解放后,多由当地人在元宵节进城街头表演,深受群众喜爱。目前,民间现存的寿阳大竹马戏演出剧本有《唐朝八大将》、《幽州降香》等,演唱曲调有《山坡羊》《马腔》等,接近山歌调,半说半唱,以说为主,只有武场,没有文场,根据剧情需要大多为武将角色。演员面部化妆,身着舞台服饰,前后扎竹制马架,脚踩半截高跷,并组成一组组武打戏剧场面。改编扮演的《杨家将》,展示了宋朝年间杨家几代七狼八虎一门忠烈的壮士雄风!大竹马的独特之处是,既有高跷的魁伟高大,又有竹马的彩饰造型;既有人们熟知的戏剧人物故事,又有刀枪剑戟的激烈拼杀。表演时有“上坡前倾”“下坡后座”及“马失前蹄”等高难度动作。锣鼓声中,马蹄铿锵,铃铛作响,马鞭飞旋,你来我往,精湛的表演深受欢迎。

前辈,你真会玩!

敢踩你就赢

观非遗文化孝义皮影

孝义皮影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

据史料记载,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

已有班规雕簇者存在,说明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

已发展成熟。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起于

战国,是我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

还等啥!来小五台看皮影戏吧!

“灯影儿”、“纸窗子”

互动体验一起嗨!

非遗文化面塑

高手在民间

面塑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汉族民间工艺品。

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它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

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

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活动期间

(年12月31日——年2月15)

-2571188-小五台路线指南:公交乘车指南:榆次市内可以乘坐22路公共汽车直达,在小五台站下车(温馨提示:22路公交车请在安宁街和中都路乘坐);自驾路线参考:自驾路线1:来自市内车辆上安宁东街行驶至路尽头—左转行驶50米右转—沿路行驶8公里即现小五台牌楼自驾路线2:来自太原方向的车辆走太榆路---上龙湖大街东---进入市内上安宁东街行驶至路尽头左转行驶50米右转—沿路行驶8公里即现小五台牌楼

图文来源

潘福明郭永虎

本期编辑

潘福明武果仙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河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ftrq/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