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发大会,为什么选址忻州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随我行走山西许你万里荣耀

鉴古

知非

旅途

视野

生活

山西第六次旅发大会纪录短片《我在这里长大》

黄河浩荡,

长城绵延,

太行巍巍,

忻州,

是山西唯一一个

同时拥有这三大旅游要素的城市,

也是文化旅游资源大市。

9月9日至9月10日,

年山西省第六次旅游发展大会

在山西忻州举办。

本次旅发大会开幕当天,

发布了山西人谈家乡的纪录短片

——《我在这里长大》。

片中的讲述者,

除了来自忻州的摔跤冠军梁磊,

北路梆子演员杨仲义,

画家杨润清,退休干部张宏光,

舞蹈演员渊媛等各行各业的百姓,

还包括“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旺,

“蛟龙号”潜航员刘开周,

电影导演宁浩,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等。

他们都说:

我在忻州长大,

我在山西长大,

我在中国长大。

▲忻州旅游地图

忻州市,

古称“秀容”,

简称“忻”,别称“欣”。

相传汉高祖北上抗匈奴,

兵困平城(今大同),

脱围时大军南撤,

到忻口方摆脱追兵。

高祖破愁而笑,

六军欣然如归,

因“欣”通“忻”,

忻州之名由此而生。

忻州,

位于山西省中北部,

北倚长城与大同、朔州为邻,

西隔黄河与陕西、内蒙相望,

东临太行与河北接壤,

南屏石岭关与太原、阳泉、吕梁毗连,

总面积2.万平方千米。

忻州,

藏着什么秘密?

忻州密码

雁门关|

忻州市人民政府

公元前年,

当汉高祖刘邦摆脱白登之围,

欣然将六军退守的险要之地称作“忻口”时,

忻州,

这座有着年历史的城市,

便已经有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名字。

此后,

太多的故事,太多的传奇,

在这方落满千年惆怅

和难以平复过往的土地频频上演。

忻州位于山西省中北部,

北隔长城揽云朔,南界石岭通太原,

西带黄河望陕蒙,东临太行连京冀,

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

是山西省版图最大的市。

所辖14个县(市、区),

只有定襄没有发现长城。

它以多公里的总长度,

大小余处关隘,

保留下山西乃至全国遗迹最多的长城,

跨越战国、秦、汉、北魏、东魏、北齐、

北周、隋、宋、辽、明、清12个朝代,

烽、燧、关、城、堡、卫,

构成了古代军事完整的防御体系,

历史跨度之久、形制之丰富、

建筑风格之多样全国罕见。

图|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忻州,是“长城的迷宫”。

图|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作为山西省长城分布最大的区域,

代县雁门关是中华第一古关;

偏关老营堡堪称中华长城第一堡,

老牛湾是全国最雄壮的长城黄河握手处,

境内的丫角山是内长城与外长城的交汇点;

岢岚宋长城是全国唯一发现的宋代长城;

宁武的明长城段有唯一的水关;

原平轩岗镇40亩地的火烧长城,

是我国迄今唯一发现的火烧长城;

平型关是中国现代战争中最有名的关口……

这些以明代长城居多的长城,

如同行踪不定的巨龙,

在茫茫群山中时隐时现,

有时并肩前行,有时相互叠加。

走进忻州,

就如同走进了长城博物馆,

时时处处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历史脉动。

图|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忻州,有厚重的长城文化史

忻州长城沿线、黄河岸畔,

独特地理环境和丰厚历史积淀,

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从保德出土的人类最早的金属货币铜贝,

到顶风迎沙、挑着货担走口外的忻商英才;

从金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元好问,

到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

从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徐继畲,

到中国北方唯一一位共和国元帅徐向前,

一大批历史名人灿若星辰。

亚洲大陆最早期地质演化的

活标本佛教圣地五台山,

诞生于万年前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的

管涔山万年冰洞,

在山间奔腾盘旋七大湾

形成天下奇观的黄河乾坤湾,

以及凄婉的民歌、二人台,

古朴的摔跤、嘹亮的八音、高亢的北路梆子……

承载的数不胜数的文化遗存,

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华文明史诗。

图|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忻州,有悲壮的军事斗争史

千百年历史演进中,

忻州这个“中原之门户”“京师之屏障”,

始终狼烟四起、战火不息。

被誉为“九塞之首”的雁门关,

大小战事先后发生过千余次,

有半部华夏国防史之称。

战国的李牧,汉代的李广,

唐朝的薛仁贵、宋代的杨家将、

明朝的万世德……

都曾在这里纵横驰骋、浴血拼杀。

而昭君出塞、文姬归汉、

郭子仪平叛、李自成进京等,

都曾在这里发生。

可以说,

没有三关重地的铁血捍卫,

就没有京师的安定、中原之繁盛,

乃至国家之康宁。

长城脚下,

远去了刀光剑影和鼓角争鸣的雄关隘口,

总能深深体悟到中华民族百折不挠、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图|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忻州,有动人的民族融合发展史

忻州境内的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头关,

合称内长城的“外三关”,

是古代抗御北方游牧民族进攻中原的主战场。

战国伊始,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开创民族融合、风气改革之先;

北魏孝文帝带着宏大的迁徙队伍越过句注山,

推进以“汉化”为中心的改革;

走西口的人们实边屯垦、

“红门口的边境互市”……

这些攀附在山脊上仿若游龙般的长城,

见证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融合变迁的历史,

呈现出的是一幅时而金戈铁马、

时而驼铃“胡”舞的民族融合壮丽画卷。

图|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岁月悠悠,

长城留下的历史印记,

从来都会在时间的更替中,

令人叹服和惊异。

图|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忻州荣耀

世界佛教圣地之一: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隶属忻州市五台县,西南距省会太原市公里,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五台山|

忻州市人民政府

“晋北锁钥”:忻州古城

忻州古城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州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年)至今已有将近多年的历史。忻州古城是按照中华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结晶。历代多为郡、州治所,险关要塞,人杰地灵,商贾往来,兵家必争,故有“晋北锁钥”之称。

忻州古城|

忻州市人民政府

忻州古城夜景|

晨报忻州

黄土高原绿色明珠:芦芽山

芦芽山系管涔山的主峰,位于山西宁武县境内,距宁武县城西南30公里处,属吕梁山脉,西接岢岚,东带宁武,南连静乐而雄踞五寨。因形似一“芦芽”而得名,海拔米,恰似一尊巨人手擎利剑直插云霄。这里峰峦重叠,簇拥大小多座山峰,沟壑纵横,崖沟跌宕,溪水淙淙,有大小瀑布30余处。山峰尖峭,怪石嶙峋,林木茂密。每有云雾萦绕,雄峰兀突,如同青翠的芦芽破土而出,生机勃勃,鲜嫩欲滴,引人入胜。雨后日出,芦芽墨绿色的山体,还会变换出一种火红的色彩,五彩斑斓的“芦芽佛光”。

芦芽山|

忻州市人民政府

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老牛湾

老牛湾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是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处,以黄河为界,往南是山西的偏关县,北岸是内蒙古的清水河县,西邻鄂尔多斯高原的准格尔旗,是一个鸡鸣三市的地方。黄河从这里入晋,内外长城从这里交汇,晋陕蒙大峡谷以这里为开端,我国黄土高原沧桑的地貌特征在这里彰显。同时也有大河奔流的壮丽景观,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

老牛湾|

忻州市人民政府

母亲河上“第一滩”:娘娘滩

娘娘滩位于山西省河曲县城北的黄河河道中,面积近13公顷,是个“凸”形小岛,为塞上有名的小绿洲。人在岛上可以听到晋、陕、内蒙古三省(市、区)的鸡鸣。传说西汉初年吕后专权,将薄太后及其子刘恒贬谪于此。其后刘恒称帝(汉文帝),于滩上建娘娘庙,故名娘娘滩。滩上风光秀美、景色诱人,夏秋之时,四周水波浩荡,滩上农舍在葱绿中忽隐忽现,别有韵味。

娘娘滩|山西晚报

娘娘滩|渊泉海摄

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万年冰洞

万年冰洞在山西宁武县城西50公里处的春景畦乡境内,处旅游专线旁,海拔2米。经中科院地质研究所洞穴专家现场考察认定:此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约三百万年,故名万年冰洞。

5年,宁武万年冰洞在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评审中,成为国家地质公园。年3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万年冰洞|

忻州市人民政府

中华第一关: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年雁门关风景区荣获“中国最佳文化旅游观光目的地”称号。此外还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山西十大旅游品牌”等称号。

雁门关景区|

忻州市人民政府

忻州美食

忻州,地处晋北咽喉之处,历史上属于胡汉交融地带,美食多样兼容并存。莜面栲栳栳、定襄蒸肉、五寨烩菜……想想都流口水!

原平锅魁

原平锅魁是山西省一种烤制的地方传统名点,已有余年历史,曾赢得炉食之魁。面饼呈黄色,样子呈长方块,有不包馅的空心锅魁,也有甜馅锅盔。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嘴嚼利口不沾牙,存放色味不变,始终酥脆如初。

崞阳麻叶

崞阳麻叶是原平著名特产,手艺始自清末,已有上百年历史,但因战乱,新中国成立初几近失传。崞阳麻叶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麻叶,崞阳麻叶外表香脆,内里柔软,刚出锅的麻叶呈金黄色,用胡麻油炸制而成,深得当地人的喜爱。据说当年慈禧太后路过崞县时曾吃过崞阳的麻叶,很有名气。在当地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上等糖饎上等油,上等石磨春麦面,一钱食盐二两碱,三两糖饎十斤面”。说的就是崞阳麻叶的传统制作工艺。崞阳麻叶之名一直流传至今。

代州熬鱼

代州熬鱼始于五六十年代的代州雁北一代,新鲜的草鱼经腌制后,过油炸出,再用骨头汤慢火熬制2-3小时,放入香菜、葱丝等辅料。食之,鱼骨酥香、鱼肉滑软,口味极佳。柔嫩味美,口味极佳。据传是当年佘太君亲自下厨监督,犒赏三军的美食。

豆面抿面

豆面抿面是忻州西六县的特色传统风味面食之一,它以独特的制法和鲜美的味感赢得了各个阶层和中外人士的赞赏。制抿面有专门的面具,为抿床,小小一块面在静乐人手中捏卷搓拉,出神入化,制出的抿面是圆条状。吃时配荤、素浇头皆可。

定襄蒸肉

定襄蒸肉是定襄县的一种传统名吃,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相传原为宫廷御膳秘方配置,历代宫廷御苑将它视为珍品。后流入民间,遂成当地民间筵席必备佳肴之一。食材主要以精瘦猪肉为主,辅以淀粉、植物油及各种调味品制成。具有肉香扑鼻,多食不腻等特点。

定襄黄烧饼

定襄黄烧饼,属山西十大特色名饼之一,已有多年的历史。黄烧饼饼胚均为纯手工捏制,它是一种面制炉烤的实心扁圆形饼子,配料采用当地极富盛名的神池胡麻油与窑头山天然蜂蜜等无公害原料调配而成。色深黄,内包擦酥料,皮面由面粉加食油、米粉、肥面和就。蜂蜜抹面,沾以芝麻。出炉时,色泽金黄,香味四溢,勾人食欲;入口时,酥而不脆,甜而不腻,回味无穷。具有独特的香、甜、软、脆,以及利口等特点。年,黄烧饼制作工艺入选为“忻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五台豆腐丸子

五台豆腐丸子,定襄黄烧饼,属山西十大特色名饼之一,已有多年的历史。黄烧饼饼胚均为纯手工捏制,它是一种面制炉烤的实心扁圆形饼子,配料采用当地极富盛名的神池胡麻油与窑头山天然蜂蜜等无公害原料调配而成。色深黄,内包擦酥料,皮面由面粉加食油、米粉、肥面和就。蜂蜜抹面,沾以芝麻。出炉时,色泽金黄,香味四溢,勾人食欲;入口时,酥而不脆,甜而不腻,回味无穷。具有独特的香、甜、软、脆,以及利口等特点。年,黄烧饼制作工艺入选为“忻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豆腐丸子以豆腐为原料,将一块浆水豆腐捏碎,加入花椒粉、五香粉、姜沫拌匀,试情况可少量添水,揉成一个个丸子,上锅蒸三分钟,成形出锅后表面沾蜂蜜或焦糖上色,汆入油锅大火炸制。外酥脆,里鲜嫩,咸香适口。以汤菜炖煮,入味而食。也当做烩菜原料加以烹制,是年节家家必备的传统美食。

五台砍三刀

砍三刀,又名油食儿、油布袋,色呈金黄,绵甜利口,是流传于五台山一带的面食小吃之一,每年年关,家家制作,户户蒸食,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因炸制时,为使麻油渗入其中,要在上面砍三刀,故称“砍三刀”,又因其吃起来油香四溢,故又称“油布袋”。

神池月饼

神池月饼是神池县中秋节传统特产,以香鲜酥甜闻名忻州乃至整个山西。神池月饼被认定为“山西名小吃”“山西名点”,以其“皮酥馅香、口味浓郁、松软不腻、久存不变”的特色,其制作技艺入选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赢得了晋陕蒙一带民众的喜爱。

神池麻花

神池麻花是山西省神池县特色传统名点,色泽金黄,香甜酥脆,根大股匀。看去色鲜美,闻之香扑鼻,吃起来脆而不硬,酥而不散,香甜耐嚼,回味无穷。其配料是酵肥三份,水二份半,油半份,糖、碱少许。炸时用葫油,要清澈澄净,锅内加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麻花生坯,炸至金黄色即可。神池麻花在食品业中著称甚久,蜚声北方各地。

五寨黑肉烩菜

五寨黑肉烩菜,是五寨县的著名特色美食之一。五寨烩菜制作原料主要有猪肉、土豆、粉条、豆腐、圆白菜,浇以炖肉汤,辅之花椒粉、精盐、生姜、大蒜、醋、酱油、大料粉、葱花、食用油等调味。炖到恰当火候出锅,吃起来味道鲜香可口,是当地人招待宾朋的美味佳肴。

莜麦饨饨

莜麦饨饨,宁武人餐桌上的必备美食,据说一顿只敢吃八分饱。将和好的莜面团用擀面杖擀成大圆薄片儿,上面匀撒上礤(ca,读“擦”)好的山药丝儿、萝卜丝,然后加上管涔山上的蒲公英将其卷成夹馅式长卷儿,用刀切成高约二寸的小段儿,装入笼屉里蒸熟,吃时佐料如上,爽口浓郁。因外貌像行李卷儿,其内含山药馅儿亦如讨吃子行李之乱也。老百姓名曰讨吃子(乞丐)行李。

一窝丝

一窝丝也叫做盘丝饼,是宁武县的特色小吃,历史悠久,曾经是高级宴席的甜点。“一窝丝”以酥、脆、香为贵,具有色淡黄,味甘甜,质酥脆的特色。鲜食时甜绵可口,干食时酥脆清香。其形状像曲蜷待腾的蛟龙,提起一根线,放下一窝丝,动一动,散成一堆;嚼一嚼,其味无比。存放一至两月,色、味不变,软硬程度不变。后来,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程度日益提高,白面、胡麻油家家不缺,“一窝丝”在全县农村兴盛起来,成为人们迎宾待客的佳品。

偏关豆腐

偏关人有一句话,叫作“没有神,没有鬼,一斤豆腐四两水。”只有能包住水的豆腐才是好豆腐。打开来看,白、嫩、软、细、坚的豆腐香气诱人,煎、炒、呛、炸、烩、溜、调,怎做怎好吃,既可做菜又可当主食。偏关人天天离不开豆腐,也常把这神仙会餐的美食作为家乡特产送给那些远在他乡的亲人,他们会像宝贝一样稀罕,吃后更加思念故乡。

静乐摊“黄儿”

静乐摊“黄儿”,“黄儿”同“和(huo)”,又叫“折饼”,是用硬黄米磨成的面粉制成的。制作时,先将米面粉掺水发酵,再加水兑碱搅成糊状,舀入温火油鏊中煎熟。烙制时饼不翻身,饼的烙面在外,对折回来,内面自然折叠,整体形似半圆,既节省存放空间,又防止了放置时饼与饼之间的粘连,还保留了外焦里嫩的良好口感,是晋西北黄土高原的一种传统面饼。而把“折饼”称为“和”的传统,起源于静乐县,成为静乐专属的食名和文化。味道鲜美,百吃不厌。是粗粮中的美味。折饼有养胃,活血,降低胆固醇,以及预防老年黄斑等特殊功效并且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和钙。适合现代人当早餐或晚餐食用,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

保德县羊杂碎

保德羊杂碎,首先在选羊上很讲究,要选上等的山羊下水。据说配料煮制时,一般都是在夜间,老板要偷偷的放十几味中药和数种调料,至于加的什么,那绝对是秘密。在煮的火候上也要掌握的非常好,过了有些腻,欠了不适口,要不温不火,恰到好处。煮熟后厨师的刀工精到,肉丝要切的非常薄,要均匀。传统的保德羊杂碎,是从不勾粉丝和白菜的纯羊杂,只是羊头肉和其他杂拌是分开卖的,调制好的汤汁里飘着橘红色的辣椒油,再加上芫荽、味精、醋等佐料就可以食用了。保德羊杂碎爽口,味美,营养丰富,清热解毒、驱寒散湿,更有温补脏腑之奇能,滋阴壮阳,补气通血等功效。

保德擀豆面

擀豆面,就是手工制作豆面面条,这种面条又薄又长,因此叫作长豆面。第一天就将豌豆面里掺入面丹(蒿籽),蒿籽是一种野生植物的果实,秋季捋来后晒干磨成粉沫就成了蒿面。蒿籽有特殊的气味,蒿面遇水后具有粘性,蒿籽有促消化、健胃、清热等功效。用温水和好,揉成碗口大小的面团,码入盆中醒上一夜。第二天,手拿不同长度的擀面杖,将面摊开,擀薄,当面片大到直径五六尺的时候,用一根约五尺长的擀面杖稍加整理后折叠起来切面。切面是个技术活,切面刀也是特制的,窄而长。切出的面条约1一2米长,有宽窄两种。切面人将面条抓成把子,用高粱杆穿起,放在笸箩或高粱杆锅盖上,现食用或冻干贮存。

岢岚柏籽羊肉

柏籽羊产于岢岚山区,这里漫山遍野生长着小地柏和古老的柏树林。山羊以柏籽、柏叶为食,人称“柏籽羊”。柏籽羊肉,肉油分明,肥嫩细腻,肉质呈紫红色,油色洁白如玉,较其它羊肉大不相同。素以鲜嫩清香、无腥膻味而闻名,被当地人誉为“土人参”“补心丸”。用柏籽羊肉做成的肉菜、肉馅,不膻不腻,而且有一种柏树的馨香,风味独特,回味无穷。“柏籽羊肉”,除具有一般羊肉所包含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八种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吃了这种肉,能调血理气,安神补心。

河曲酸粥

河曲酸粥为河曲一代特色美食,相传能开胃健脾,护肤美容,妙不可言。它还有这么一个传说,据传李自成起义大军进京路过此地,当地老百姓皆大欢喜,家家户户泡米为大军士卒准备饭菜,谁知由于情况有变,大军临时改变路线,绕道而过,可老百姓泡的米太多,一时半会儿吃不完,放的时间长了就发了酸。老百姓舍不得扔掉,就用发了酸的米煮成粥吃,谁知意外地发现这用发酸了的米煮的粥,通过发酵产生了酵母菌。不仅没有影响其食用价值,而且还有助于消食。后来人们便故意将米泡酸做粥食用,沿用至今。

繁峙豆腐干

繁峙豆腐干,几代传承,享誉久远。采用传统配方结合现代工艺精致而成,主要原料有:精黄豆、纯净水、食盐、自制香料等,不含任何添加剂,集韧、香、嫩一体,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在我国众多豆制品中堪称一绝,是自选食用和馈赠亲朋的佳品。

雄关伟峙、名山有灵,

古城含韵、黄河入晋,

杂粮养人、美食荟萃,

人文荟萃、民风古朴……

来吧,朋友,

忻州欢迎你!

山西欢迎你!

来源:行走山西文博山西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ftrq/6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