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子午镇,距西安约27公里,古称太乙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海拔米,是西安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景区,有着"终南神秀之区"之称。山上有清凉、文殊、舍身、灵应、观音五峰,有明清以来的大小庙宇40多处,建筑精巧,布局别致。南五台盛产药材,山形峭拔,风景秀美,从竹谷进山至大台竟有12.5公里之遥,山重水复,美不胜收。
南五台古称太乙山,山上有清凉、文珠、现身、灵应、观音五峰,因其位于陕西耀县五台山(药王山)以南,故名南五台。
南五台山形峻峭,峰峦重叠,森林茂密,风景极为秀丽,关中通志载,"今南山神秀之区,惟长安南五台为最"。原山上寺庙数百座,历经战乱,大都荒废,有观音寺、五佛殿、圆光寺、西林寺、圣寿寺塔等。圣寿寺塔建于隋代,方形七层,高23米。据传,大雁塔曾仿此塔而建,为西安现存最早的佛塔。
这里的风景极其秀美,从山下看5座山峰如笔架排列,一览无余,似乎近在咫尺,从竹谷进山至大台竟有12.5公里之遥,山重水复,峰回路转,险峰秀岩,目不暇接。涓流如帛的流水石瀑布,孤峰独秀的送灯台,屈腿静卧的犀牛石,峻拔凌霄的观音台,势若天柱的灵应台,如虎长啸的老虎岩等等,景色如画,美不胜收,真可谓"构造地貌博物馆"。山中有植物近千种,有"特殊活化石"孓遗植物、观赏珍品七叶树、望春花等,堪称为博大的植物园,活的根雕博物馆。
南五台自古就是佛教名山与皇家避暑圣地,亦有弥陀寺、圣寿寺、紫竹林、西林寺等60余处名胜古迹。景区内群山起伏,原始森林景观优美,古树名木种类繁多,森林季节变化丰富,四季景色各异,是西安近郊不可多得的自然与人文旅游景区。
来到长安,不得不提的就是陕菜,那叫一个色香味俱全。
葫芦鸡:
陕西传统名菜,始于唐代。葫芦鸡的制作分清煮、蒸笼、油炸三道工序。制作时先放在清水中漂洗,除净血污,煮时用麻丝将鸡捆好,以保持鸡的整形,待锅内凉水烧沸,投入鸡,煮半小时取出,盛-盆内,添肉汤、料酒、精盐、酱油、葱、姜、八角、桂皮,入笼蒸透。油炸时,将菜籽油烧八成热投入蒸好的整鸡,用手勺拨动,至鸡是金黄色时,用漏勺捞出,沥油,随即盛盘中,上桌时另带小蝶花椒盐佐食。
葫芦鸡,是西安的传统名菜。其选料是西安城南三爻村的"倭倭鸡",这种鸡肉质鲜嫩。制作时经过清煮、笼蒸、油炸三道工序,成品以皮酥肉嫩、香烂味醇而著称,被誉为"长安第一味"。
肉夹馍
得名古汉语"肉夹于馍",肉叫腊汁肉是一种用着锅占制的普什肉,但比一般酱肉酥烂,滋味鲜长。由于选料精细,调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因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有明显的特色,人们称赞它是:"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法满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
荞面饸饹
荞面饸饹是用荞麦面压制的一种细长的圆柱形面食。冬可热吃,夏可凉食,风味独特,有健胃消暑的功效。饸饹是我国北方的传统风味食品,已有近千年历史。"荞面饸饹黑是黑,筋韧爽口能待客",这是陕西关中一带对待传统风味小吃荞面饸饹的赞语。
烩菜
大多为许多原料一起炖、煮制而成。烩菜的特点是蔬菜品种丰富,多种多样,但是又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色彩,各有各的形状,尽管都掺杂在了一起。烩菜还很好看不是色彩单一,而是五彩缤纷。虽不前卫,但很敦厚实在。
出行路线:
自驾:沿G65西柞高速可直达景区。
班车:班车很少,可以在大雁塔北广场东侧坐环山旅游2号线到南五台。[2]公交:在西安钟楼乘坐路或路公交车,在长安汽车站下车。随后在长安汽车站乘坐4-04路到五台景区下车即可达到五台山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