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台郭秀根春节前夕话春节

(第期)

春节前夕话春节

文/郭秀根

春节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重要节日,举目华夏,放眼全球,每逢春节,只要是有华人聚集的地方那定是礼花绽放,欢声笑语。大红的春联写满吉祥,耀眼的灯笼带来喜庆。除夕月无光张灯结彩而乾坤有色,新春雷未动鸣炮燃花而天地增威。春节热闹了中国,春节也正走向世界。除夕守岁守住一份亲情,新春拜年送上一份祝福。

春节是一个亲人的节日、家庭的节日,中华民族是最看重家庭和亲情的。除夕的年夜饭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一次聚餐,没有外人只是亲族,父子两代,祖孙三代,甚至四世同堂相聚在一起,敬杯酒,鞠个躬,问声好。子孙向长辈献上一份敬重和孝顺,长辈向晚辈表达一份关爱和希望。父慈则子孝,母良则妻贤,家人在祥和的气氛中享受着人间的温暖。这种温暖是血浓于水的骨肉情,阖家欢。

春节更是加深感情、沟通关系、消除隔阂的节日。在这喜庆祥和的节日里人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自己遇到的所有人。不只是亲人,也包括互不相识“外人”,甚至是一些有矛盾的人,见面时也会相互道贺,笑脸相迎。一句“新春快乐!"会让亲情更浓,关系更铁,心情更爽。这里我特想给大家分享的是古代关于新春拜年的一段佳话:远在中国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随父起兵,推反了隋朝的统治建立了唐朝,后来在他执政期间亲贤纳谏,博采众长,政治清明致使国泰民安。然而,他的心腹重臣程咬金与尉迟恭产生了矛盾,两个性如烈火之人一旦冲突那便是你死我活!唐太宗因此非常担心也很恼火。心想:自己贵为天子,处理他们二人该是小菜一碟,但转念一想二人虽说在自己朝中为臣,但都是自己生死与共的弟兄,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为了让二人重归于好,聪明的他想了一个办法,在除夕这一天他龙体亲临群臣府第向大臣拜年问安,并号令满朝文武在初一这天互相拜年祝福,违者以抗旨论罪!

程咬金想:让我给那打铁老儿尉迟恭拜年,没门!可又一想这是圣旨呀!抗旨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正在他左右为难之时,″程大人,新年快乐!”声若洪钟的尉迟大人双手抱拳已然站在他面前,态度谦和,情感真挚。程咬金见状顾不得多想急忙躬身还礼:″尉迟大人,新年吉祥!”于是两人相拥入坐,推杯换盏,开怀畅饮,冰释前嫌。此后朝中初一拜年的事情传到民间,百姓纷纷效仿,成为习俗流传至今。

我们小时候。农村有一种说法叫″大人盼种田,小孩盼过年”。因为就当时的农村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唯一资源,是他们的命根子。蜇伏了一个冬天的农民心里早就惦记起他那些土地,盼着冬去春来好种田。然而,孩子们倒不管这些,在他们看来一年当中最快乐的莫过于过年这几天。在这期间,他们可以尽情地享受美食,疯狂地释放童真。从开始的腊八粥到除夕的年夜饭,那腻滑而酥润的白面馍馍,筋道而甜美的年糕,油亮亮的五花肉,脆生生的白莲莱......这是他们一年时间的期盼。

到初一这天,孩子们一改贪睡的习惯随大人早早起床,换上从里到外全新的服装,顾不得吃饭便和一拨孩子走家串户开始拜年,爷爷奶奶新年好!大伯大娘、叔叔婶婶新年好!我们老家把这一习俗叫″分大小”,也叫“磕头”。小孩子到底能不能分清辈分的大小。他们倒不在乎,他们心里惦记的只是那几颗″洋冰搪”和″棉核桃”还有那只有两三块甚至是几毛的压岁钱。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享受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然而,春节文化早已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而代代相传。

目前,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成为传递友谊和亲情的载体,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祷。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瑰宝,如今它正在走出国门,影响世界,必将成为人类文明的点晴之笔!

郭秀根部分作品荐读★驮者★石磨★我的第一支钢笔★父亲的土地情结★社办高中:教育的奇葩★戏台院儿的灯会★逆行者★故乡的学校作者简介郭秀根,男,山西省五台县人,年生,年毕业于忻州师范学校。大专学历,爱好书法、写作。就职于五台建安学校。

《绝对文学微刊》征稿函

一、推文时间:原则上每周二四六推发作品,如遇重大节假日或平台重要活动,随时调整推出时间。

二、栏目设置:平台开设:小说、散文、诗歌、杂文、文艺评论、报告文学等栏目。

三、投稿要求:1、本平台不讲关系,以质取稿,严禁抄袭和一稿多投,所有来稿文责自负(投稿作者务必添加主编,以便发放稿费)。2、因人手有限,本平台概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投稿15天内未刊发或未接到用稿通知,稿件可另行处理。3、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未在其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ftrq/76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