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写了一篇《唐朝的庚子年》,今年写了篇《隋唐的辛丑年》,继续往下延伸一段,聊一聊五代和北宋的辛丑年
五代和北宋时期一共经历了四个辛丑年
年,后晋石敬瑭天福六年
年,宋真宗咸平四年
年,宋仁宗嘉祐六年
年,宋徽宗宣和三年
五代一共五十多年,只有一个辛丑年,五代时期的辛丑年是石敬瑭后晋天福六年(年),此时后晋已建立五年。
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后,部分生活在那里的吐谷浑人难忍契丹的贪虐,再加上成德节度使(驻地在今河北正定)安重荣愿意接纳,不少吐谷浑人南迁到后晋境内,引起契丹的不满,过去地广人稀,人口是重要的资源。
天福六年(年)初,石敬瑭应契丹要求派军队驱赶并州(今太原)、镇州(今河北中部)、忻州(今山西忻州)、代州(今山西代县)的吐谷浑人回契丹,吐谷浑人反抗,也加剧了安重荣和石敬瑭的矛盾
相关阅读:乱世枭雄今何在,走访五代帝王陵(第三稿)
吐谷浑原本在今青海立国,唐朝初年被吐蕃吞并,部分不愿归附吐蕃的吐谷浑人迁到唐朝,唐高宗总章三年(年),派薛仁贵领大军帮助吐谷浑复国,但在青海的大非川之战中唐军战败,吐谷浑复国无望,这已是二百七十多年前的事了。
年新发现的甘肃天祝县祁连镇岔山村吐谷浑墓就是内迁唐朝的吐谷浑王族的墓地。
相关阅读:祁连大墓壁画建筑的屋顶
最初石敬瑭起兵对抗后唐时,安重荣给予很大帮助,后晋建立后安重荣任成德节度使,但两人理念不同,安重荣反对对契丹称儿称臣,不仅接纳吐谷浑人,还截杀途经的契丹使臣,与石敬瑭决裂。天福六年(年)安重荣联合吐谷浑等部造反。
石敬瑭手下大将刘知远派部将郭威去游说吐谷浑首领,郭威晓以利害,吐谷浑首领决定不再跟从造反,大大削弱了安重荣的力量。后来刘知远成为后汉皇帝,郭威成为后周皇帝。五代除了朱温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皆出自山西军阀。
后晋军队与安重荣的军队在今河北威县、广宗一带激战,安重荣战败,退回正定,第二年正月被部将擒杀。
正定开元寺内有有一只巨大的鳌座,还有部分残碑,据考证是安重荣生前给自己立的德政碑,被杀后石碑也被捣毁埋入地下,千年后重新发现。残碑发现的地点是在旧衙前面的街道旁,碑原是立在城中心的
生前立碑的并非只有安重荣,此前一百七十余年,同为成德节度使的李宝臣生前就立了块德政碑,现在保存在正定常山影剧院旁边
天福六年(年),第二代吴越王钱元瓘去世,吴越国使用后晋的年号。钱元瓘的墓在杭州西湖南山,东数百米还有他的妻子吴汉月墓,钱元瓘墓和吴汉月墓出土的石刻星象图现在迁移到杭州文庙内
浙江博物馆收藏有一组钱元瓘53岁告水府文银简,应该是求雨用的
在福州乌山东麓有一座崇妙保圣坚牢塔,是第五位闽王王延羲建于天福六年(年),整座塔以花岗岩建成,原计划建九层,三年后王延羲被杀,古塔建了七层。
天福六年(年)是后蜀孟昶的广政四年,为整饬吏治,孟昶亲撰《颁令箴》
朕念赤子,旰食宵衣,托之令长,抚养安绥。
政存三异,道在七丝,驱鸡为理,留犊为规。
宽猛得所,风俗可移,无令侵削,无使疮痍。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赋舆是功,军国是资。
朕之爵赏,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为人父母,罔不仁慈,勉尔为戒,体朕深思。
北宋建立后,宋太宗从孟昶的《颁令箴》中摘除四句十六字刻于石上,这就是《戒石铭》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宋以后各州县立《戒石铭》于衙署大堂前,是为对官员的警示。
北宋共经历三个辛丑年,第一个辛丑年是咸平四年(年),第三位皇帝宋真宗已继位四年
相关阅读:宋真宗赵恒永定陵
咸平四年河北定州的开元寺塔开始建设,高达八十多米的巨型古塔,至今保存完整,由于五代后晋时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定州已处于宋北部边疆,时有契丹侵扰,开元寺塔居高临下,视野开阔,也被称为“瞭敌塔”
山西太谷城内的安禅寺前殿脊槫下题记,也是建于咸平四年(年),根据这段题记,咸平四年是重建,原有大殿建造于唐大中十一年(年),与佛光寺东大殿是同一年,原寺院名为“南禅院”,与另一座唐代建筑山西五台南禅寺同名,真是巧合。安禅寺前殿已无唐代特征,是一座宋代建筑。
咸平四年(年)宋真宗在首都开封皇城设置龙图阁,是北宋官方的学术机构,最著名的龙图阁直学士是包拯,民间称呼其为“包龙图”即来源于此,不过包拯成为龙图阁直学士已是五十多年后宋仁宗时期的事了
龙图阁直学士并非实职,是“加官”,也就是荣誉称号,在山东长清灵岩寺内有一方宋代张掞题记,一长串官职中,写在最前面的是“龙图阁直学士”,可见虽是虚职,也是最为重视的荣誉称号,留下题记的时间是宋仁宗嘉祐六年(年),刚好是龙图阁设立六十年后,也是一个辛丑年
北宋的第二个辛丑年是宋仁宗嘉祐六年(年),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此时已在位三十九年。
相关阅读:宋仁宗赵祯永昭陵(第三稿)
嘉祐六年(年),二十四岁的苏轼和弟弟二十二岁的苏辙一起参加了宋仁宗的殿试,苏轼对入第三等,自宋朝建立以来,只有吴育与苏轼入过第三等,而此时吴育已去世三年,苏辙为第四等次。
山东烟台蓬莱区的蓬莱阁始建于嘉祐六年(年),因这里经常出现海市蜃楼,被称为仙境,蓬莱阁历代多有重建,现存已非宋代建筑,而是明清时期的
元丰八年(年)宋神宗去世,宋哲宗继位,太皇太后高氏废黜王安石新法,启用司马光等旧党,此前被贬黄州的苏轼也得到升迁,任登州知州(今蓬莱),到任仅五天,又调京城任职,没想到这次短暂的停留苏轼见到了蓬莱阁外的海市蜃楼,留下诗作《海市诗》,“海市”指的就是海市蜃楼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
山西陵川崇安寺大门的石门框上留下嘉祐六年(年)捐门的题记,根据题记捐的是经藏大门,但现在这座大门已非宋代建筑,而是明代重建的,仍使用了原有的石门框
北宋第三个辛丑年是宋徽宗宣和三年(年),宋徽宗在位已二十一年,六年后北宋就灭亡了。
相关阅读:宋徽宗赵佶时期留下的遗迹
两年前,山东郓城人宋江发动起义,宣和三年(年)宋江进攻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被官军击败,投降了宋朝,施耐庵以此为原型写出名著《水浒传》
宋代时水泊梁山有很大的水面,现在已经没有了,和黄河改道有关
一年前,方腊在睦州(今浙江淳安)起义,声势浩大,一度攻占睦州、歙州、衢州、杭州等地,宣和三年(年)在官军围剿下方腊战败,退回淳安山区,道路艰险宋军无法进入,猛将韩世忠探得上山小路,直捣其穴,格杀数十人,擒方腊还,方腊起义也在这一年失败了。南宋时韩世忠与张俊、刘光世、岳飞一起成为战功卓著的“中兴四将”。
在参与征讨方腊的将领中,有一人名叫宋江,后世认为就是投降了宋朝的宋江。
《水浒传》中,许多梁山好汉死于征讨方腊的战争
到宣和三年时,辽金战争已进行了七年,辽已丢失了东京辽阳府、上京临潢府等半数国土,但内部仍然在为立皇储问题争斗,年,斗争失败的耶律余睹投降金朝,金得以掌握辽军内情,年底再次发动对辽的进攻,第二年相继占领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南京析津府,辽已走向穷途末路
可以说耶律余睹加速了辽的灭亡,宋的灭亡也与他有关。
年金攻北宋,北宋许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金军退去,随后萧仲恭出使宋朝,萧仲恭与耶律余睹都是契丹旧臣,宋企图通过萧仲恭策反耶律余睹,宋钦宗亲自写了封信,不想萧仲恭将此事告诉了金主,金再次伐宋,这一次掠走了徽、钦二帝,北宋灭亡。
四川容县文庙有一块《九域守令图》碑,就是以县为单位的全国地图,根据碑文题记刻于宣和三年(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图中山东半岛、雷州半岛、海南岛等轮廓已经与今天很相似,这块碑收藏在四川博物院,但似乎并未展出
如果您对历史古迹感兴趣,欢迎加入我们
今日头条:爱塔传奇访古之旅-专栏-中国木结构古建筑寻访、南诏大理史迹旅行图传
抖音、微博、b站:爱塔传奇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