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白皮书称,中国减贫的实践表明,贫穷不是命中注定,贫困并非不可战胜。
中国,在人类减贫史上创造奇迹而浙江则可谓是这一奇迹的ShiningStar(闪亮之星)~
早在年底,浙江就交上了一份闪亮的扶贫“成绩单”:在全国率先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元以下贫困户,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
此外,城乡收入差距在各省区中最小、全国第一个高标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小康实现水平全国最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调查数据显示: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加元,同比名义增长9.4%。年以来,浙江农村居民收入已经连续35年领跑全国各省区。
“浙”颗星星闪亮耀眼,凭的是什么?在这里,新妹想分享三个故事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迈向共同富裕
在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的路途中,景宁可谓是中国东部强省——浙江最为特殊的一个县:其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自治县。
#故事一关键词|景宁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的浙江景宁。当地海拔千米以上山峰达座,原始森林几乎尽数覆盖。也因此,受到交通、土地等发展要素不足的制约,景宁长期以来是浙江的加快发展地区之一。年,在中国个民族自治县(旗)中,景宁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位列第4位,县域综合实力位居前列。
如何让留在山里的人也能增收?
资料图:景宁景南乡大际村茭白基地。 刘奇 摄
畲族自称“山里的客人”。景宁海拔米以上的山区是畲族曾经聚居的地方:这里光照充足,病虫害少,无污染,适合农作物生长。
年,当地推出“景宁”品牌,赋能11万亩无污染耕地及万亩山林中出产的高质量农产品,让留在山里的人在家门口增收。“景宁高山冷水茭白个头长,口感好,甚至可以生吃。”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分公司渠道平台中心经理严力勇说。作为“景宁”品牌运营方,他很清楚当地农产品的优势,“一般茭白7月份就会卖完,景宁茭白8月份才开始上市,这也是差异化竞争中的优势。”
资料图:“景宁”系列产品。 刘奇摄
年,“景宁”牌产品卖到欧洲。“发出去5个集装箱,光地瓜面就销售了万元。”严力勇说。
幸福安居计划
地处浙江省中部的武义,八山半水分半田。20世纪90年代,武义有9万多人生活在高山深山中,其中5万多人生活特别困难。此背景下,武义率先探索出“下山脱贫,异地发展”的扶贫路。
#故事二关键词|搬家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浙江武义。“今年搬家,明年就能住新房,新房的条件可好了,和城里的楼房一样。”新年伊始,浙江武义柳城联盟溪岭脚村枫树园自然村的村民们正忙着搬迁,虽难舍旧院,但想到以后即将搬进配套齐全的楼房,仍十分期盼。
村民们忙着搬家。吴丁宁供图
20多年间,该县已搬迁58个建制村、个自然村,搬迁农户户、人。
当下仍有部分农民生活在高山深山等偏远山区,武义提出将分5年时间,采用商品住宅安置、兜底安置等方式,陆续将仍居住在高山深山自然村的民众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搬迁,并出台政策给予相应补助。
从山上搬下来,定居在城镇里,这是溪岭脚村枫树园自然村的一次历史性跨越,城镇现代化新生活已向村民们招手。
“今年,我们将计划完成10个以上整村搬迁和10个以上零星搬迁,继续沿着武义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兴城共富’战略目标,引导居住在高山深山的民众下山集聚,通过‘搬迁进城’实现居住地、身份、职业一起换,‘一步到位’变市民,谱写‘下山脱贫’跃迁到‘兴城共富’的新篇章。”柳城区域发展联盟党工委委员、全域办副主任李行信说。
农村改革探路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浙江一直走在数字治理的前列。有这样一组数据耐人寻味:年浙江县域数字农业农村总体发展水平为68.8%,远超全国36%和东部地区41.3%的综合发展水平。
兰农直播销售兰花。 项菁摄
故事三关键词:数字乡村
第三个故事,我们把眼光看向浙江各个乡村。数字,正在变革浙江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治理形态。
在湖州市安吉县鲁家村盈元家庭农场,50岁的农场主朱仁元为茶园装上了“智慧脑袋”。昼夜温差多少、日照时间长短、炒制环节数据……一切事关茶叶“冷暖”的信息,每天都会通过“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中心实时提醒他。
数字农业系统。项菁摄
朱仁元深有体会地说,“万物物联”的技术支撑,不仅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靠天吃饭”的传统种植,更让每一片茶叶可溯源,“智能化提升了茶叶品质、带动了销量。”
在“枫桥经验”发源地绍兴枫源村的几十平米为民服务中心,进门便是五台机器——“百呼百应百帮”、越警管家自助服务机、交通违法自助办理机、法律咨询机、银行借款机。
枫源村五台机器让村民足不出村办理上百事项。王刚摄
“村民只要拿一张身份证,代办员办理,网格员通知,让数据跑腿,不出村就能办好上百种事项。”枫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骆根土说。
在宁波余姚泗门镇,网格员发现路灯故障,随即拍照上传至“数字市政”系统,路灯管理人员接受信息后立即赶赴现场维修。
在浙江,相似的数字应用场景不胜枚举。龙游的“村情通”、衢江莲花的“智慧门牌”应用……农业农村各领域渐渐被安装上“数字大脑”,加速着农业农村现代化脚步。
这3个小故事只是浙江众多案例中的缩影,但在故事中,我们都看到了一个共同点——一切为了人民。从差异化竞争保证山民增收致富,到环境改善圆梦安居,再到数字转型乡村治理……浙江求索”共富路”的大道已经展开。
图为游客在余村漫步。 张茵 摄“十四五”启程!“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内容被列入在内。“共富”成为东部大省浙江阔步改革路上又一清晰指向标。在摘得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机遇的新起点,浙江将加快推动实现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全力打造人民幸福美好家园,努力为全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贡献可复制可借鉴的浙江经验。
以人民为核心浙江故事正续写新的精彩章节!
来源: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
编辑:张丹
往期推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