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五台县 >> 风土人情 >> 随心冬朝台

随心冬朝台

提起大五玩户外的人都知道,也就是山西的五台山,又名清凉山,位于山西五台县东北部,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又因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又称“五台山”。五台山相传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是中国唯一青庙和黄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最鼎盛时期为唐代,据《古清凉传》,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现存寺院共47处。自驾大五我还是第一次,一般都是走穿越路线,冬天朝台更是第一次。这次行程想法很简单,随心走....

年12月21日中午出发,五台山下高速后,我们与定州友友汇合,顺便补了点口粮,当然也给狐狸带了点口粮。第一站广化寺,在这里吃斋饭,慢慢细品广化寺的夜景.....

之后开车十几公里山路直奔鸿门岩,下车收拾好行囊,在寒冷中仰望星空,希望明天能够看到美丽的日出....夜色中徒步到东台,每走到一个弯道时,就会感受到寒风肆虐刺进我们的身体里很冷很冷。山里昼夜温差很大,加快步伐东台挂单,现在东台住宿条件不错,热能,房间里暖和还有独立的卫生间,最主要是房间里手机还有信号。

22日早早起床吃过斋饭后,静等日出时刻。天气不错,6点半左右东边就开始泛红......

早晨台上气温低,虽然冻的冷,但能看到美丽的日出,值得.....,冬天东台顶看日出,没有拥挤的人,更没有涌动的人头,只有我们静静的观,观日出,观山脉,随心观,用心拍........

东台合影

我们在上北台的路上等待3名重装扎营的友友到来,便随心的玩起了雪........

碧山寺,全程“护国碧山十方普济禅寺”,简称广济茅蓬。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始名北山院、北山寺,因其凿石为寺又名石北寺。明成化年间重修,名为普济寺。清康熙三十七年(年)重修,易名“北山寺”。寺宇坐北面南,占地面积平方米,有殿堂房屋间、石碑15通。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天王殿,雷音殿、戒坛殿和藏经殿。寺院布局严谨,建筑古朴。清代为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圆照寺,古称普宁寺,始建于元至大二年(年)。明永乐年间,印度高僧室利沙应诏至五台山讲经,敕封为“圆觉妙应辅国光范大善国师”。宣德年间,室利沙圆寂,明延降旨将其舍利分别在北京真觉寺和五台山普宁寺建塔瘗埋。并重修普宁寺,后改名圆照寺。寺宇坐北朝南,占地平方米,东西窄南北深。寺中共有殿堂、僧舍数百间,皆为明清建筑。中轴线主要建筑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都纲殿。圆照寺为五台山最早的黄庙,寺中有著名的印度高僧室利沙舍利塔。

菩萨顶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称为真容院。历代曾多次重修。明·永乐以后,蒙藏藏传佛教信徒进驻五台山,遂成为五台山黄庙之首。清朝之康熙、乾隆帝曾数次朝拜五台山,住宿于菩萨顶,赐菩萨顶大喇嘛提督印,并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等,均须向大喇嘛进贡。菩萨顶坐北向南,依山而建,占地面积平方米,分由下、山上二部分。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等。

与友友们共用晚餐

这里最想说的是看下图,左一网名草根,年度朝台24次中间网名露露,年度朝台72次右一网名陇兰王本次重装非常规路线领队、摄影及后期制作大咖

23日开车前往忻州,出发前先去接上一早从南台出发登山的友友,由于风大不得选择下撤。记住我们是来爬山领阅大自然美好风光的,不是来大五玩命滴,安全永远第一.......来到忻州已经将近中午的时间,忻州户外友友飞侠引领我们停好车,步行前往特色美食店。

飞侠给我们讲述了他去五台山救援的过程,听的让人感动,使人佩服,户外人熟知路线,节约救援时间……飞侠游记这样写到,“一路走好我们共同送你回家愿天堂再没有狂风没有寒冷”......

下午游览云中河公园,欣赏忻州日落……

晚上忻州古城夜景美食走起……

24日游览阎锡山故居,阎锡山是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他是“山西王”,曾统治山西38年,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一度控制京、津、晋、绥、蒙、藏二市、四省军政大权。阎锡山故居规模宏达,气势雄伟,它位于山西省定襄县河边村(原属五台县),始建于年前后,至年抗战爆发前夕,先后建成了都督府、得一楼、上将军府、二老太爷府、穿心院、东花园、西花园以及子明慈幼院等大小30多座院落,近千间房屋(现存27座院落,余间房屋),总占地面积3.3万余平方米。

冬朝大五随心行圆满结束,感谢来自五湖四海友友们相聚,感谢忻州的友友们,期待我们下次的相遇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ftrq/8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