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人间为何是佛境?
作者丨叶隐蝉
一
这一日,佛陀与文殊菩萨在五台山西面的峰顶上散步。
时值三月,峰顶积雪未消,太阳的金色辉光照射在白雪上,仿佛整座山顶都由黄金铸成,华贵,美丽,带着几分庄严。
这是五台山的清晨,一天中最美丽的时刻。微冷的晨风中,佛陀以神通向雪山脚下望去,佛眼目力极广,整个五台山的几十万芸芸众生,皆入佛陀眼中。佛眼目力极远,即便是离着千万米的距离,山下的景物也纤毫毕现,清晰得如同就在眼前。佛眼目力极深,哪怕只是一瞥,此人此物所背负的因果欲望皆映入佛陀心中。
这时,山脚的步道上,走来了一位名为叶隐蝉的男子,他的脸上带着虔诚与惶恐,在山门前亦步亦趋。佛陀凝视了他一刹那,便知他宿世所背背负的一切业力与欲望:这个叶隐蝉虽然是个在网络上摇唇鼓舌,在现实贪财好色的风水师,却常常为自己的行为所愧疚与惶惑。为此,在占卜之余,他常怀着心事去各大寺庙参拜,却无一例外地空手而归,于是便来到五台山朝圣。在此圣地之中,他越发地感觉到自身的渺小与脆弱,于是心底的欲念和情绪一齐涌上,便在山脚逡巡不前,团团乱转。
“如果把心灵比作镜子,那这面镜子已被欲望,傲慢和执念彻底污染了。”佛陀收回目光摇了摇头,看向一旁侍立的文殊菩萨,菩萨脸上带着平静的微笑。
“但是既然心中尚有惶惑,说明这污垢里尚有一块可以被清洗的地方,倘若因缘具足,得到指引,仍然可洗净尘埃,重见自性。”
文殊菩萨仍然眼目微闭,垂手不语,脸上的笑容却逐渐从平静转向神秘。
二
通往三泉寺的山路杂草丛深,向上望去,只有一条一米宽的土路堪堪能过。
叶隐蝉踩过土路边的杂草,一步步地在崎岖的山道上跋涉而过。
他在五台山已经盘桓数日,在五爷庙人声鼎沸的香炉前许了愿,在岱螺顶的文殊庙前磕了头,可心中仍然怅然若失。
为此,他甚至还去了据说能看到自己前世的明月洞前撅着屁股趴了好久,知乎上有人说在那看到了自己的前世是一条金色蛟龙,但仔细分辨后,那金色不过是屋顶黄色射灯的反光。
眼前的三泉寺,原本是一座参拜计划外寺庙,只因为导航错误,他才误入了这杂草丛生的山道中,没想到山道顶上还有一座小寺。
叶隐蝉忐忑地伸手敲了敲门,出来一位戴着厚底眼镜的僧人。
“您要找人么?”僧人看到这个从山道荒径上来的香客有点意外。
“不,我只是…随便看看。”
“阿弥陀佛,请进。”僧人向叶隐蝉行了个礼,他的右手缺了一根手指,左手手指也因为风湿被冻的变形。
叶隐蝉随着僧人踏入三泉寺山门内,门内的佛像砖瓦均已年久失修,但仍然能发现文殊菩萨的面容眉高眼深,与外面的佛像大有不同。
“这批造像是汉唐的,那时文殊菩萨刚刚从西域到达中土,画工如实记录了他的外貌,所以这寺里的菩萨样貌都是西域的面容。”僧人看到了叶隐蝉眼睛里的疑惑,“外面后殿还有记录文殊菩萨来此全过程的石碑,这块石碑说来也有几百年了。”
僧人一路引着叶隐蝉走到了后殿,后殿的大殿旁果然有一座斑驳的巨碑,只是因为岁月的摧残,巨碑上的字已经全然模糊,只剩“文殊”二字还勉强可辨。
叶隐蝉摸着巨碑,眼中有些敬畏,一转头,却看见了巨碑后面的大殿房檐下,供着一尊面黄肌瘦,大腹尖头的神像,神像很矮,高度不及一个人的腰身。
“这位是?”叶隐蝉问僧人,“似乎没在别的寺庙见过。”
僧人扶了扶眼镜:“这位是面燃大士,是饿鬼道中的鬼王,在佛经里,他统御着饿鬼道的众生。”
叶隐蝉整理了一下衣服,走到面燃大士面前,恭敬地磕了三个头。或许是因为太过矮小和不起眼,这尊面燃大士较之其他佛像更为灰败,面前的香炉与贡品亦已朽坏多时。
“佛祖与众菩萨都在殿中,为何要拜鬼王呢?”僧人在叶隐蝉背后。
“我从少年起就开始修持文殊心咒,也真的获得了经咒所言的加持力,变得能言善辩,能书善工。”叶隐蝉于口袋中摸索了一番,在残破的香炉下压了一个红包,“但当我成年后,我的一位朋友饱受恶鬼困扰,我才发现语言,文字,智慧,辩才,在真实的问题都显得如此苍白,所以我拜面燃鬼王,乞求能获得制驭恶鬼的力量。”
僧人点了点头,对叶隐蝉说:“那你便跟我来。”
僧人领着叶隐蝉走到了一口井前,井口用一口薄铁盖覆盖着,井盖上锈迹斑斑。
“这座寺庙之所以被称为三泉寺,是因为文殊菩萨曾在此取水引用,泉水后来被人修筑成井,但是这井却不用来取水,你知道为什么?”
“为...什么?”叶隐蝉的声音有点颤抖,因为他预感到那井盖之下似乎就是他所求的答案。
“因为这是一口特殊的井,只要往这井中看一眼,就会看到你所有问题与烦恼的来源。”僧人伸出只有四指的右手把井盖掀起,“要不要来看?”
叶隐蝉扶着井口,慢慢的把头向井里凑过去,这口古井近已干枯,井壁的周围布满了碎砖和杂草,他继续凝望,终于在那极深的井底,看到了一个模糊的人像。
“看到了么?”僧人问。
叶隐蝉花了很久的时间,才辨认出那个人像的样貌:疲惫的样貌,松散的眉目,还有带着几分惶惑和欲念的眼睛…..
“我,只看到了我自己。”
3
佛陀仍伫立在雪峰之上,凝视着事情的经过。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悲悯之色,佛眼目力极深,只是那一眼,他便看到了叶隐蝉将会恭敬地为庙中布施,随后拍拍屁股走下荆棘丛生的山路,走出宁静安谧的五台山,最终如一块石头般沉入红尘的血海中。
“你的指引似乎失败了,他已深陷于自我的执着中。”佛陀对身边的文殊菩萨说,菩萨的微笑逐渐从神秘复归平静,他伸出双手,九指合掌,向佛陀行了一礼。
不过,峰顶的积雪并不理会这等琐事,此时日上中天,刺眼的阳光照得积雪比白银更为亮丽,苍青色的天空下,覆着积雪的山顶宛如蒙着盖头的神女,华贵,美丽,带着几分庄严。
这是五台山的正午,一天中最美丽的时刻。
广东:粤风往事宁波:雾岛风起时山西:五台幻异谭宣城:早班巴士的朝圣之旅山东:胶东海鲜与出马顶仙重庆:雾都胧夜行汶川:呼叫阿坝:佛塔昼梦抄普陀:那名为南海的彼岸东北:钢铁苍穹幕落下叶隐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