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四月初四,恭迎文殊菩萨圣诞,顶礼供养

恭迎文殊菩萨圣诞日

顶礼供养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礼赞

南无清凉山金色界,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东台望海峰望海寺,聪明文殊师利菩萨。

南台锦绣峰普济寺,智慧文殊师利菩萨。

中台翠岩峰演教寺,孺童文殊师利菩萨。

西台挂月峰法雷寺,狮吼文殊师利菩萨。

北台叶斗峰灵应寺,无垢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五台山金色界,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师利德难量,久成龙种上法王;

因怜众生迷自性,特辅释迦振玄纲;

为七佛师体莫测,做菩萨母用无方;

常住寂光应众感,万川一月影咸彰。

农历四月初四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圣诞,文殊师利菩萨是梵语,梵名Man~jus/ri^,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为我国佛教四大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之一。

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共为一切菩萨之上首,常助成宣扬如来之化导摄益。佛经中常称文殊菩萨为文殊师利法王子,也称为妙吉祥菩萨,在《华严经》的描述中他和普贤菩萨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他们合称为“华严三圣”。即文殊驾狮子侍如来之左侧,普贤乘白象侍右侧。若以此二胁士表法,文殊师利显智、慧、证,可以用世间话来说表理论;普贤显理、定、行,,也可以说表实践;共诠本尊如来理智、定慧、行证之完备圆满。再者文殊菩萨在左表破邪,普贤菩萨在右表显正。我们常见的带剑文殊,手持利剑,骑着狮子,表智慧之威猛,能破金刚般的烦恼。狮子的吼声在众兽中最大,表唤醒沉迷在生死轮回中的众生。

文殊菩萨具足一切智慧,是三世诸佛之师。修习文殊般若法门,可增长福德、智能,得到聪慧,并可了知诸法真实意。文殊菩萨有十种无上大愿,诸佛子若能依着十大愿精进修行,定能得到文殊菩萨慈悲护佑,并能发胜菩提心,恒求福慧圆满具足,证悟自性,利益无量众生,福德不可思量!

文殊菩萨的道场在我国山西的五台山,也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无数信徒心中向往的圣地。这在《华严经》里有明文:“东北方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一万人具,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五台山位于山西忻州市五台县东北,由一系列大山和高峰组成,其中五座环抱高峰,峰顶平坦宽阔,有如垒土之台,故名。佛祖释迦牟尼住世时足迹并未到过中国,但五台山却是在佛经中有明确记载的,由佛祖亲口说出是文殊菩萨的说法道场。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的《诸菩萨住处品》载:“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中说:“尔时,世尊复告金刚密迹主言,我灭度后,于南赡部洲(大地)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国中有山,名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

中国古称震那(China)国,五台山亦在印度的东北方,上述二经提到的“清凉山”、“五顶”山,恰好符合五台山五峦巍然、气候清凉的特征。汉明帝时,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等入中土后,以天眼神通观之,即知此山乃文殊住处,兼有育王所置佛舍利塔。唐时法藏著《华严经探玄记》卷5说:“清凉山则是代州五台山也。于中现有古清凉寺,以冬夏积雪,故以为名。此山及文殊灵应等,有传记三卷。”唐华严宗四祖澄观在所撰《华严经疏》中亦说:“清凉山,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于中现有清凉寺,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表我大圣五智已圆,五眼已净,总五部之真秘,洞五阴之真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顶分五方之髻,运五乘之要,清五浊之灾矣。”

五台山佛教的兴起和佛寺的兴建始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孝文帝以后,诸帝也都崇佛。高齐时中相刘谦之,是一名太监,他笃信佛法,厌倦世俗,不喜尘劳,虽然身在朝廷宫闱,却经常持诵文殊菩萨圣号,每天念诵达七万遍之多,并以此为定课,不论事务多繁忙,他持诵菩萨名号从没有间断过。天宝年间,刘谦之随侍高齐三王子入五台山参访圣迹,见到诚笃坚志的王子为了供养大圣文殊菩萨,引火自焚其身,而使他深受感动,内心自念:“王子能为法舍身,我又何尝不能?”于是更生起了大悲心,自叹身遭宫刑,非佛法器(佛经中记载,以男根不具,列为“非器”,不得出家),不如前往清凉山(五台山),专志修行。于是奏请当朝皇上准允在清凉山上专心修行,以期日后能有所成。皇上许之。刘谦之遂不再返朝,在五台山上住了下来,整日里持名阅经。后竟长出胡须,复得大丈夫相,让皇帝大为震惊。有一天,刘谦之忽然心眼开通,领悟法要,竟然造出了《华严论六十卷》留传后世(见《大唐内典录》)。皇帝重佛,朝野风从,一时皇亲国戚、王公贵族等,纷纷施财信佛,立寺建塔,至山瞻礼灵迹。

文殊菩萨现代示现

在文化大革命之前,有人亲见过文殊,是一个福建的出家人。这是两个人说的事不会有错,一个通愿法师,通愿法师在比丘尼当中,国内是第一位的,很有道德,她那时在五台,再一位是圆彻法师,是福建人。据他们讲那个福建和尚到五台的时候,很恭敬地三步一拜进了山。象他这样修行的人现在很少了。

三步一拜,要拜到五个台,他走了一半的路程,来到一个地方,一个小门上写着“金刚洞”,他看了看这个名字,走进门一看,里面很大,是个道场,有大殿还有藏经楼等等,还有很多很多出家人。两种服装,一种是和尚服装,一种是喇嘛服装。五台山是两种,有和尚有喇嘛。

他就走进大殿,这时很怪的事发生了:这个大殿有一个台子,没供佛像,因为没有佛像,他就没有顶礼,是空台子。但他围着这个空台子转了三个圈,这也是一种礼节,只不过没有顶礼那么恭敬就是了。他很奇怪,这里怎么没有佛像?他预备走出来时,又到别处看看,当刚走到门口要出去时,后面出现一个小沙弥喊他:“某某法师”。叫我?他回头一愣,这里怎么有人会知道我的名字呢?我刚来呀。小沙弥对他说:“我师父叫你。”

于是他就跟着小沙弥走了进去。看见一个老和尚,他很恭敬地给他顶礼。顶了礼之后,老和尚就说:“远来不容易呀!”并把一个座位给他。他就跟老和尚说:“这个地方很好,我能在这挂单吗?”老和尚说“你的因缘还是得回去,我这不能留你”。他说:“老法师,你这里大殿上为什么没有佛像?”我这里用不着。”(这是禅宗的话。用禅宗的话讲就是“外求有相佛,与吾不相思”。但是现在我们还最好把佛像拿去好好去供。虽然懂得禅宗的道理还是照样供,这样才最高,连禅宗也不著。如果我们听了禅宗的这样的话后就不供佛了,那还是执偏于另一边了。)

后来,和尚不留他挂单,他就请老师开示。老法师就写了四句话给他,他记住了。出门后继续走,他没有丝毫感觉任何特别,也没拜老和尚。后来天黑了,下山太危险了,正好有一个西藏人在那住,不是出家人,于是就留他说:“你不能走了,你走了很危险,就在我这过夜吧。”他就留下来了。

西藏人招待他吃晚饭、聊天。这个福建和尚就问:“你们全五台山有多少和尚?”他说:“五台山怎么算也不到几百人哪!有人想供千僧斋,我们把所有人都找来也凑不够。”和尚说“不对!不对!我知道一个地方就有七、八百人,还有其它地方都有人,怎么能凑不够一千人呢?”“我在五台山,我怎么不知道这事,从来就不够那么多人的!”两人还争论起来了。和尚说:“我亲眼见到的!”“你在什么地方?”于是和尚就说在什么什么地方,叫什么什么名字。那个西藏人说“没有这个地方,我查书给你看。”拿出五台山导游的老的地图,各个方面看都没有这个地方,没有这个名称,没有“金刚洞”。有几百和尚在哪?都没有呀!怎么回事?于是和尚呐闷了。那个西藏人忽然说了一句:“你恐怕是遇到文殊菩萨了吧!”

本来他是预备在这吃饭的,这时候他却一下子眼泪也下来了,饭也不吃了,坐不住了,于是他返回头去找,并从头三步一拜、三步一拜……拜到天都亮了,但怎么找也找不着曾经去过的那个地方。

后来,他就把这事告诉了一个福建的同乡,这个同乡就把这个事情告诉圆彻法师,圆彻法师也就在我这跟我说的。圆彻法师当时听了就知道,那个出现过的老和尚绝对是文殊菩萨。看老和尚写的那四句话,可以横看也可以竖看,横看是表面意思,竖看又是一个意思。竖看就是说了文化大革命以后的事,也告诉他将来佛前要没有灯,庙里没有僧……这就是见到了文殊的一件真事。

明天四月初四,

恭迎文殊菩萨圣诞!

值此殊胜日

佛韵五台

为天下莘莘学子推出

《般若文殊启智笔》

文殊启智笔,在文殊菩萨圣诞日,由五台山东台望海寺高僧法会加持。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众生、一切与佛结缘之众生,

一切辛苦备考的莘莘学子,

愿得文殊菩萨保佑,福慧双增、考试顺利!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太多人想带孩子来五台山

祈求菩萨,启智增慧

又怕耽误孩子的学业

故而不能亲临拜见文殊菩萨

为此我们

善巧方便之门

为莘莘学子推出

《般若文殊启智笔》

并为使用文殊笔的孩子

在文殊菩萨圣诞日

免费供灯一盏

挂祈福带一条

年5月8日农历四月初四

文殊菩萨圣诞

为诸学子满愿祈福

免费供灯●挂祈福带

镇海寺挂祈福带,文殊寺供灯

(您需要提供助考孩子的姓名跟祈愿词)

在五台山给孩子做祈福,是否能起到作用?

答:有此善愿,即是耕耘,必有收获。祈愿是一种善行,是人们缓解心理压力的一种释放方式,尽管我们大多数人是临时抱佛脚,但佛陀慈悲,为我们有善愿之人开启此方便法门。

考试,看上去是考孩子,

实为考核一家人的徳行!

用祈福的方式

给孩子植入一棵“善”的种子,

引导孩子事事向善,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若能以此文殊笔的殊胜,

祈福的善愿,

助孩子一臂之力,

是极其值得的!

文殊菩萨以其慈悲心

帮助众生满愿而著名

值此殊胜日行善祈福

祈愿众生蒙慈力加被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结缘文殊笔

声明:五台山文殊道场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南◎无◎阿◎弥◎陀◎佛

五台山文殊道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ftrq/8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