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要说最近几年汽车行业发展最快的国家是谁?我想等大家去看我们自主品牌最近两年的高销量之后,我相信大家会纷纷感叹出“中国造真的崛起了”的话语了,说实话,如果把时间放在前些年的话,我们国内汽车市场都已经被合资车笼罩,可是进入年之后,长安、长城、吉利年销也做到了突破百万,已经可以和当下比较热门的日产集团互相媲美了。
毕竟在年的时候,日产全系的年销量也才万多一点,基本上月销量都在8万—10万之间,旗下最走量的也是轩逸、天籁、逍客三款车型,对于奇骏也已经被三缸引擎拖累了,目前多月销量也都只有几千台,最低的时候出现几百台的销量也是非常正常的。主要也是因为我们国内汽车销量的低迷期来了,这车再创“低销量奇迹”,优惠7万块,30天只卖5台。
或许大家对于这台30天只卖出5台车型非常好奇,它便是雪佛兰家族的“开拓者”,可能当我说起这台车型的时候,大家并不陌生,早些年雪佛兰汽车在国内备受70后、80后爱戴,记得我老爸的朋友,当时买的也是雪佛兰车型,一直到现在也还在开,唯一的缺点就是等到后期了,小毛病有点多,也一定要定期保养,特别就是自动挡车型,变速箱油一定要经常换,要不然后期变速箱出问题了,维修起来成本真的是太高了。
至于手动挡版本,后期维护会非常省钱,基本上开个十多年根本没啥问题,但曾经雪佛兰汽车在国内失败的原因,主要也是和自身引用三缸引擎有关系,很多消费者不愿意为此买单,就这样在年的时候,整个家族销量持续走低,间接的让品牌知名度逐步下降。即便是对于雪佛兰家族的新产品“开拓者”,本以为上市就能达到巅峰,可是谁曾想目前全系在很多地区已经优惠7万了,在销量方面也才只有5台,由此可见,这台车型在同级再创“低销量奇迹”。
对于一台中大型SUV,本来该车型的指导价为22.99万—33.39万之间,优惠完之后,最低配的裸车价已经低至16万左右了,这样的价格可是要比我们国产家族的哈弗H9、长安CS95便宜太多了,对比其它热门合资大品牌的话,差距已经来到了10万,但即便是这样,我看完这台车型最近几个月的销量数据,我对它想说最多的便是惋惜。
难道这车卖不动真的和价格、产品实力有关系?一味的降价真的是能把这台车型卖出去的根本原因吗?面对这样的问题,其实我给出的答案往往是不一样的,反正我感觉站在用户的角度,如果这台车型在国内持续降价的话,只会降低这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毕竟都年了,只有部分有名气的汽车品牌操控低价换辆的策略才能成功,而对于雪佛兰这家冷门车企来说,想要采用“以价换量”的营销模式,只会让更多卖过这台车的车主厌恶,自己买的车子还没开几个月呢?保值率又碎了一地,相信他们下次再也不去买这台车型了。
事实上,开拓者在自身定位方面,全系也只有5座、7座两个版本,对于大家比较喜欢的6座版本,在这台车型身上我并没有看到,而和它同时美系的探险者销量一直都很平稳,人家好歹也有6座版本,再加上比较舒适的座椅,让整车直接被划分成为了“叫好又叫座”的领域了,而对于开拓者的第三排、以及第二排座椅舒适度方面,我感觉和探险者差距悬殊,毕竟国内二胎家庭开放之后,6座版本正好是他们最需要的,第三排大概率也是为小孩子定制的,一定要在空间利用率优化好,小孩子都很调皮,在后排学习、看书、玩游戏都需要一定的空间。
对于车身尺寸方面,开拓者的尺寸效果达到了mm、mm、mm、轴距达到了mm,这样的尺寸对于5座版本来说,确实很宽敞,但如果是7座版本,第三排的空间只能坐下个头比较小的孩子,对于成年人长时间坐下来腿部会非常不舒服,座椅对腿部的支撑性很差,基本上没啥包裹性。或许一台车型的舒适真的是它在国内成功的必备因素,反正这台车型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已经失败了。
最后,在大家比较关心的性能方面,开拓者可是入门即高配,采用的也是2.0T+9AT版本,全系也不分什么高低功率,使其在扭矩、功率效果为N·m、kW,在自重2吨的情况下,综合破百效果只有8.4秒,说实话,这样的性能确实很出色。但强动力所换来的油耗也不低,工信部给出油耗在7.5L—8.1L之间,具体还需要根据自己的用车环境、脚感有着亲密联系,反正我自己开下来综合在9.5L左右,也有部分追求动力的车主,综合油耗都在10个以上了。
在这个油价比较贵的时候,如果你比较在乎油耗的话,其实在中大型SUV里面,除了理想ONE之外,没有一台在市区开起来能很经济的车型,这一点您需要自己定夺,反正我感觉开拓者优惠7万之后,在同级别合资SUV里面性价比更高了,只是销量低得太离谱。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