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久成报道:山西五台县国都殿村,去年二月成立常年民校,一年多来逐渐扩大,坚持学习,最近获得了文教厅的奖励。国都殿村在一九四七年完成了土地改革,许多翻身农民的失学子弟,都被家长送入学校学习。过去失学的青年,也感到学习文化的重要。去年二月,青年罗治和首先发起,联络了六个青年,组成学习小组,每晚到小学校去学习。别的青年见他们学得很起劲,也纷纷加入。罗治和又提出正式办青年夜校,大家都很赞成。二月半正式成立了夜校,共有学员十六人,并公推了教员,分成两组学习。
青年夜校的开办,激发了村里妇女的上进心。妇联主任刘桂双,联络了十六名女青年,成立了妇女午校。两个民校就互相展开竞赛,造成了学习热潮。一月之内,青年夜校学员增加到二十人,妇女午校增到二十五人。秋收以后,学员又有增加,全村青年二十五人全部入学,还有二十四个壮年加入学习。妇女午校则增至五十二人。
他们的课程内容,都是由大家民主讨论确定的。一星期内:青年夜校上算术(包括珠算)、国语(识字、练句)各两小时,政治和自然常识一小时。妇女午校是四点钟识字,政治和算术各一点钟。经过八个月的学习,到去年秋天测验:青年夜校甲组已学会珠算的一位归除,笔算的乘法和加减法的文字题。国语课学会了开收据、写便信;政治常识方面,知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经过及其重大意义,以及中国现有的各民主党派等;自然常识方面弄懂了雨、风、雷、电的来历和一些农作物的常识。乙组除学了上述常识外,珠算、笔算,学会了加减法,平均认生字二百以上。妇女午校学员最多的学了二百零一个字,最少的一百四十七个,并且学会了加减乘法的混合题。另外也学了一些当前国内大事和妇婴卫生、婚姻等政策。
他们的学习是结合生产进行的,经过民校的政治教育,学员的政治觉悟普遍提高。青年和妇女各结成四个优军小组,自觉地帮助烈、军、工属解决各种困难。据去年不完全统计:青年们给烈军工属牵驴耕地用二十七个工,看羊踩粪十五夜,刨地一百十九亩,砍柴二千九百九十斤,种、锄玉茭二十二亩,收割庄稼十二亩。妇女们给烈军工属刨地二十六亩,背粪一百零五篓,刨柴五百一十斤。去年八月间摘花椒时,在妇女们的要求下,民校放假半月。许多妇女除给自家摘完外,每人还平均给别人摘了二百二十多斤,按摘六斤赚一斤米计,每人赚了三十七斤米。青年们在生产中,一面干活,一面学习,真正做到了“生产、学习两不误”。
此外,学员们通过自己的劳力,解决了民校的经费。去年学员们集体背炭三千五百二十斤,砍柴一千四百七十斤,换成小米,供给了民校全年的灯油、文具、纸张等开支。同时,他们又以换工方式为义务教员砍柴、背炭。因此,义务教员也乐意为大家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