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手记我的驻村情刘静波

北京酒渣鼻哪里医院好 http://m.39.net/pf/a_8733703.html
忻州南高速人用实际行动践行国企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以钉钉子的精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落实。今天,让我们一起倾听刘静波的驻村手记。五台县宝穑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刘静波我是一名90后的青年,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童年时的乡村生活承载着我太多美好记忆和远大梦想。带着憧憬,怀揣梦想。我离开了那个小山村,上大学,参加工作,在城市安了家。但时间越久回归农村生活、为乡村建设贡献力量的情愫也越浓。在年,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选派驻村人员到乡间田野工作,而我接受组织安排,有幸参与其中,光荣的肩负起责任和使命来到五台县东雷乡宝穑村,开启了我的驻村生活。在驻村工作的路上,我是一个“新学员”,但有两个信念是坚定而持久的,那就是“真心和奉献”,因为我更了解农村生活,了解群众期盼。服务人民群众,以真心换取真情

驻村后不久,正值新冠疫苗接种期,我意识到,解决思想认识是头等重要的事,队长及时带领我们开始与村两委干部进行入户走访,宣传全民接种疫苗的必要性。

但万事开头难,在刚开始宣传时,很多村民都不愿意接种,他们理由很多很多……自己住的偏僻、行动不便、没有接种需要、不想跑到几公里外的乡卫生院接种疫苗等等。了解他们的顾虑之后,我们为了尽快打开工作局面,让党的政策落实落地,让老百姓的身体能够健健康康。我们就继续在思想引导和宣传上努力,分头行动,通过打电话、贴通知、发资料、谈心、走访等多种方式,向村民广泛普及新冠疫苗知识,消除他们接种疫苗的顾虑。

思想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服务保障。当时的想法就一个,在疫情特殊时期,保障村民健康是我们的头等大事。为此,我们三人把人群分类分层的定措施,最后商定,只要村民愿意打,我们就主动参与到接送服务中,在乡卫生所和村子之间来回跑。在接种高峰时,每人每天平均要接送4趟左右,在我们的不懈努力和耐心讲解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接种疫苗,看到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被打通了,我们的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人心换人心,这件事情过后,也逐渐感受到乡亲们对我们的满是信任和期待。

走访困难群众,以关心体现关怀

在去年7月份,我们工作队进行入户走访。深入了解了村上的困难人群、有疾病的、常年卧床的、残疾的、家庭负担较重的、生活压力较大的我们都一一排查,大多做到面对面的交流。而张大爷则属于无人照料的那一类,他的家位置比较偏僻,我将车子开到半路后,步行穿过田间小路才等到达。走近一看,两个工人正热火朝天地帮助张大爷整理房屋,而他本人则安静地待在门口,目光呆滞看向前方。我上前热情打招呼,这才发现其由于年龄较大,耳朵已经不太灵敏,现在很难听清别人说话。在断断续续的谈话中,我突然想到从村里到张大爷家里路途不便,但距离其实并不算远,而他家人平时又不在家,于是我反复叮嘱老人,平时如果有什么困难的话,可以随时找我们,我们也会常来看看。

一想到能够帮助到他们,就觉得自己值得,只要我们肯用心愿意努力,就会有收获有转变,有些工作需要的是我们不怕苦不怕累、不厌其烦、反反复复的韧劲儿和持久的恒心。

一年的驻村工作,人住在了乡村,对乡亲们的心和情也住在了这里,我非常珍惜这一份特殊的经历,也会把它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机会、一次不一样的成长历程,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坚守“初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乡亲们带去更多的美好,为美丽乡村振兴奉献青春和微薄力量。

供稿

宝穑村驻村工作队刘静波

责编

郭海芬

审核

刘艳芳

[版权声明]本公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wtxfc/110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