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黑科技河北千年古寺靠木质机械,至今还

北京中科忽悠 http://www.zherpaint.com/search.asp?Keyword=%D6%CE%C1%C6%B0%D7%F1%B0%B7%E7%D2%BD%D4%BA&field=title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很多令人惊叹的“奇迹之作”,有庞大的、官方的秦始皇陵,也有微小的、民间的“核舟记”,这些巧夺天工的精彩之作,无不彰显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今天,我们就来走进又一个神奇的地方,来看一看一件即使经过千年,依旧可以转动不息的智慧结晶。

转轮藏阁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有一座古刹“隆兴寺”,这座隆兴寺乃是在隋朝文帝开皇六年建造的,距今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寺。

隆兴寺最初名为“龙藏寺”,唐朝时期更名为“龙兴寺”,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到隆兴寺礼佛之后,感念佛法宏大,特御笔亲书一块匾额,正式定名为“隆兴寺”。

北宋开宝二年,宋太祖赵匡胤兴兵征讨河东,到了河北之地后,在此地驻扎,见城中有几座寺庙,便在其中游览了片刻,但是却发现很多寺庙大殿之中都是空荡荡的,佛像、菩萨像一座都没有。

赵匡胤不由得向陪同自己的和尚询问,和尚对赵匡胤解释道,这都是以前周世宗柴荣在位时“灭佛”所致。

周世宗柴荣当时见僧尼过多,天天打坐清谈,不事生产,却占据了大部分的田产,寺庙周围的老百姓,都成了这些和尚尼姑的佃户,于是便下令,拆毁寺庙,和尚尼姑都要还俗,下地劳动。

就这么一年的时间,全国上下拆毁寺庙三万座,和尚尼姑还俗的有六万多人。

寺庙中的那些佛像,很多都是铜铸的,也都被柴荣下令回炉重铸,打造成铜钱,用以发展经济,正定城中寺庙里的佛像,便都是那时被拆的。

其中最大的一座,便是城中“大悲寺”里面的大悲菩萨像,这是一座四丈九尺高的巨大菩萨像,也被拆了重铸成了铜钱。

并且和尚还对赵匡胤说了一句大悲寺中,以前便留下来的谶言:

“遇显即毁,迢宋即兴”。

赵匡胤听了这句谶言,眼睛却是越来越亮。

这周世宗柴蓉的年号,便是“显德”,他也正是在显德二年,进行的“灭佛”运动,将寺庙佛像拆毁的,这不就是“遇显即毁”嘛?

那么“迢宋即兴”就很容易理解了,自己不就是“大宋”皇帝?这个“迢宋即兴”,也就是说遇到自己的时候,佛教会再次大兴?

那岂不是说,自己的大宋也能稳定繁荣,这天下最终一定是自己的?

毕竟大宋如果明天就被别的势力灭了,那还怎么保障佛教大兴。

心中越想越高兴的赵匡胤当即决定,就由自己来完成这个谶言。

于是,赵匡胤便令人重修庙宇,所修的便是这“隆兴寺”,在隆兴寺中重新立起了一座高近20米的大悲菩萨金身,又修建了一座大悲宝阁等其他建筑。

后来宋朝的其他皇帝也曾多次下旨修缮隆兴寺,为其“增砖添瓦”,像是摩尼殿、转轮藏阁等,都是宋朝后来的皇帝修建的。

不停的“轮回”

时间到了今天,隆兴寺依旧矗立,而其中的很多建筑也被后来的专家学者们所研究,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便要数这“转轮藏阁”了。

转轮藏,也被称为“轮藏”,算一句佛家用语,最初的意思就是一个可以转动的八角书架,和我们正月十五时玩的“走马灯”类似,书籍都放在最外面的架子上,可以通过转动来拿取不同的书籍。

这座转轮藏阁之中,自然也是有着一座转轮藏的,或者说,这座转轮藏阁,就是为了这座转轮藏而修建的。

转轮藏阁中的转轮藏直径足有七米,远远望去简直就是一座八角凉亭,外侧的书架上放满了佛教典籍,中间则是插了一根10.8米的木轴用以旋转,只需要用手轻轻一推,这座转轮藏就会慢慢地转动起来。

这也恰好印证了佛法之中的“经轮常转,循环不息”的意思,又正好能和佛教之中的“轮回之说”相互对应,让人观之再思佛法,总觉非常奇妙。

最让现在专家感到好奇的是,这种“转轮藏”,究竟是怎么转起来的?

这个样子的转轮藏目前国内留下来的主要还有五座。

明朝的两座分别在四川平武报恩寺华严殿和北京智化寺藏殿之中、清朝的两座则在北京颐和园万寿山和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大藏经阁之中,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内的这座转轮藏是宋代的,是最早的一座,其余的一些小转轮藏,则是分布在各地。

这五座转轮藏都是轻轻一推,便能慢慢旋转,并且转起来就不会停,除非有人再以外力去阻止它。

这可就有意思了。

众所周知,虽然说是“能量守恒”,但在我们现实世界中,一个东西他运动起来,一些能量总会由于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原因散失的,怎么可能会一直不停地运动呢?这不成了“永动机”了吗?

但这个转轮藏却似乎是打破了物理规律,在没有其他动力的情况下,竟然就能这么慢慢地旋转,简直不可思议。

很多专家学者都曾经亲自到了这里研究这座转轮藏,想知道它究竟是怎么运作的,但可惜的是这些专家们大都失望地离开了。

这座转轮藏从外面来看,就像是一座“平平无奇”的八角凉亭,根本看不出来什么奇妙之处,但是要说把他拆开了看看里面?

开什么玩笑,这可是宋朝就流传下来的珍惜古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物,到现在都一千多年了,万一拆坏了,拆完了重新装不起来,谁负的起这个责任。

所以,很多专家们都是“望轮兴叹”。

无独有偶,在西方也有一些类似于转轮藏的装置,但那已经是八百年后的事情了,是18世纪的欧洲,已经经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这类似的装置也是用一些机械结构做出来的,根本就没有惊艳之处。

所以,专家们也只能推测,由于这座转轮藏是架在了地面的托轴之上,受力非常均匀,很多力量都是相互抵消了,这让它转动起来时的合力非常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也就导致了这座转轮藏可以长时间的转动,并且由于转动时间太长,人们没见过它自动停下来过,也就给人一种一直不会停下来的假象。

这种推测的确有一些合理性,也有科学根据,但究竟世事如何,却是不得而知,但如果真的要冒险拆开它才能知道真相的话,那还不如就让这件事成为一个永远的谜吧。

一直到如今,这座转轮藏依旧在正定隆兴寺内,只要有人推动,就可以转起来,如同在诉说着那一段段精彩的历史,其神奇之处,令人着迷。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wtxfc/11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