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德国人李希霍芬来中国考察后,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这个词语。
古代的“丝绸之路”一般特指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实质上应为汉长安未央宫,在今陕西西安市北郊未央区,和距此东南5.4里外的隋大兴城或唐长安城不是一回事)为起点,历经多年的中西陆路交通要道,又称沙漠丝绸之路。
其实,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就已经有了北方草原丝绸之路、西南茶马古道、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其中,开辟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当为北方草原丝绸之路。
《穆天子传》中记载周穆王西征时,从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市)开始,出井陉(今河北井陉市),至滹沱河,越雁门关,出塞至今内蒙古河套地区,过阿尔泰山,达斋桑泊(位于今哈萨克斯坦境内),传说周穆王在此还会见西王母。《太平寰宇记》引《入塞图》(出自何朝不明)称“从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北行百八十里,至新兴(今山西忻府区),又西行二百五十里至马邑(今山西朔州马邑),又东北行二百五十里至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又直东行二百二十里至高柳(今山西阳高县)及东行一百八十里至代郡城(今河北蔚县),又东北行一百七十里至大宁城(今内蒙古宁城市),当涿郡怀戎县北三百里也。从大宁西北行百里至怀荒镇(今河北张北县),又北行七百里至榆关(今山海关),又北行二百里至松林(今辽宁省义县),又北行千里方至瀚海(今阿尔泰山到贝家尔湖之间的草原地带)”。由此看来,自洛阳起西逾瀚海,自古就是一条通道。在这一通道上,必须经过新兴(今忻府区),中途还要经过滹沱河,即忻州城区-----忻口----雁门关(古雁门关即今天白草口附近铁裹门的西陉关,与今天的雁门关即东陉关不是一回事)-----朔州马邑,所以今忻府区是草原路上的重要节点。而当时的山西又是丝绸的重要产地。唐开元二十五年(),从河东道18个州征调麻布,其中15个州都在山西境内,里面就包括忻州(今忻府区)。元明时,今忻府区豆罗镇麻会村多种黄麻(可做布鞋、麻绳等),而村东洛阴河为沤麻之所在,是为“混泽”,故村子得名“麻混”,因“混”的异体字为“会”(此处为脏水池的意思),后逐渐演变为“麻会”。当地流传有民谣“麻会麻,八尺八,可织罗布可织纱。江宁织选携银来,打捆戳记是贡麻。麻会麻,八尺八,衙门选中去皇家。官府年年选麻来,挑三拣四打印戳。麻会麻,八尺八,沤麻劈麻手开裂。四方商贾如期至,牙子忙走东西家”。而长安、洛阳、南京等地就变成了丝绸重要的集散地,然后经过长途转运,丝绸进入新疆、中亚,在经过中亚商人的中转,才能进入欧洲市场。
北方草原丝绸之路虽然要早于西汉张骞所开通的河西走廊东段。但因为东汉后,漠北地区为鲜卑、柔然、突厥等少数民族所控制,曹魏及西晋基本不再使用这一通道。东魏、北齐时期,随着柔然的衰落,突厥、契丹等同中原建订较为和平的关系,草原丝绸之路重新开放。年3月,山西考古研究所在忻府区兰村乡下社村发掘出一座北朝晚期的墓葬,经著名学者任复兴考证,墓主人当为北魏骠騎将军、东魏骠騎大将军刘贵。考古工作者在墓道中清理出余平方米的壁画,在这些壁画中,除了食虎的马----驳及食蛇的怪兽-----疆良(这些神兽均出自《山海经》),还出现了眼眶深陷、鼻梁高挺、胡须浓密的中亚人,以及袄教的圣火坛,再次证明了忻府区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商人经济文化交流的中转站,是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
到了明清,由于地理大发现和西方海外殖民市场的开拓和掠夺,延续千余年的陆上丝绸之路渐趋沉寂。这条草原丝绸之路又被中俄贸易的陆上茶叶之路所代替,并引起了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中科医院曝光资质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