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县台怀镇文物遗址

台怀镇地处由五台山五大高峰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形成的怀抱之中,故名“台怀”。在五台山,一人们把台怀地区(即现在的台怀乡)称为“台内”,其他。地区则称“台外”。我国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他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中的《游五台山日记》里,记述台怀镇的地理形势时写道:“北台之下,东台西,中台中,南台北,有坞曰台湾(湾与怀的音义皆同),此诸台环列之概也。”

台怀镇

这样描述台怀镇与五个台项的地理位置是颇贴切的。台怀镇距东台望海峰十九公里,距西台挂月峰二十二公里,距南台锦绣峰二十八公里,距北台叶斗峰二十公里,距中台翠岩峰十九公里,是登台顶的中心。台怀镇镇北有一小峰,人称灵鹫峰,亦名菩萨顶。所以称之为灵鹫峰,是因为它的地理形势颇似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部释迦牟尼佛说法的灵鹫峰故名。

台怀镇位于五台山风景区中心腹地、五台县东北部,北起北台叶斗峰,西接西台挂月峰与繁峙县为邻,东临太行山与本县石咀乡为界,南与本县金岗库、灵境乡接壤。海拔---米之间,地处东经°29′---°41′之间,北纬38°51′---39°05′之间。

台怀镇海拔米,属于高寒山区,隆冬时节,大雪纷飞,朔风怒号,极端最低气温可降至-42度。七月酷暑的盛夏,这里的最高气温也只有27度,每当早晚和气候突变时,甚至要穿棉衣;而当地的老人,一年四季都穿着棉裤。台怀镇的夏天,山清水秀,绿草如茵,野花遍地,气候凉爽宜人,的确是“曾无炎暑”的“清凉胜境”。

台怀镇从南到北有三条街,依次是营坊街、太平街和杨林街。营坊街是清代城守厅驻军的地方,太平街的两侧从前都是为寺院和蒙藏朝山信徒生产银器、铜器和铁木器的手工业作坊和店铺,杨林街则是一条商业街。今后,台怀镇计划建成一个花园式的寺院集群区,进入寺庙集群区,清静幽雅,使人超凡脱俗,如入玉宇琼宫之中。

镇政府所处海拔米。区内气候高寒而湿润,年平均气温4.5℃,年极端最低气温-37℃,年极端最高气温27℃,北台顶年极端最低气温-44.5℃,是华北最冷的地区,有“华北屋脊”之称。全年无霜期90—天,年降水—毫米。全镇土地总面积28万亩,其中有林面积亩(主要树种有油松、华北落叶松、杨树、桦树),耕地面积亩。

土壤有两大类,一类是山地草甸土,一类是山地棕壤。种植的作物以马铃薯、莜麦、蚕豆为主,豌豆、玉米也有种植,粮食总产量吨。区内植物种类有99科,属,种(28变种),其中草本植物种,乔灌木种。动物种类有种,其中鸟类有种,属16目36科;兽类41种,属6目19科。土特产品有台蘑、蕨菜、金针、苦菜、台参、降龙木、般若泉矿泉水等。全镇有22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总人口人,以汉、蒙、藏、满、土家族分布散居在农村、寺庙、宾招单位;其中农业人口人,总户数户,总劳力人。

落宝沟银洞遗址

落宝沟银洞遗址,位于五台县台怀镇落宝沟村东北约米。坐东向西,东西长20米,南北宽30米,分布面积平方米。所处位置为土石山区,相传该银矿为五代时北汉皇帝刘旻,命五台山高僧继顒所开,所得银两北汉政权收取40%,寺庙留存60%,缓解了北汉政权的财政危机,被北汉政权封为“大汉国都僧统检验”、“太师兼中书令”,开创了寺庙经营工商业的先河。

遗址内分布有4孔银洞,最大的1孔银洞高1.6米,宽1.5米,最小的1孔银洞高1.3米,宽1.3米。各银洞内散落有银粉、银粉矿石遗迹。(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五台山观音洞(栖贤寺)

五台山观音洞(栖贤寺)通道终极,是山崖中腰的大岩洞和洞前的大殿。殿建3间,出檐翘扬。殿内主供八臂十一面观音,观音面部着白、红、绿、蓝等色,表示种种变化的法像。两侧还供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教祖师宗喀巴。殿后左侧有一小洞,传说这里是清康熙年间六世-仓央嘉措避难-的地方。此外还有传说该寺中部岩畔的建筑是十三世0-的-所在。因此藏族佛教徒朝五台山,观音洞是必到之地。

栖贤寺又称观音洞,位于南山寺北侧的栖贤谷口,距台怀镇约5公里。寺院建造在悬崖上,从崖底的下院开始,凿石为阶,在凸出的石壁上盖有亭子和殿堂僧舍。下院正面建有5间殿堂,当中一间为穿堂,接着便是岩壁下的短窄石阶通道,通道中段,外侧凸起的岩石上建有六角亭,称为观音亭,亭檐下的横枋上有三幅画,表现的都是观音显示真容拯救受到歹徒和猛兽威胁的凡人。中段傍岩壁筑7间殿堂僧舍。从小门入内,墙壁与石壁之间很贴近,院道不足1米。中间一段墙壁上画有十八罗汉,六位一组,均呈日常生活状,富有凡世情趣。

观音洞又称栖贤寺,始建于明代,原为朝山礼佛诵经之所。因岩石洞中塑有观音像,所以得名。寺院建造在悬崖之上,从崖底的下院开始,凿石为阶梯通道,在凸出的石壁上盖有亭子和殿堂僧舍,石径的崖壁边缘护有红围墙,迤逦伸向上院石洞前的大殿,形势十分险峻。传说观音洞的岩洞是观音菩萨显示灵迹的地方,故缘洞建寺。

观音洞寺宇创建于清康熙年间(—年)。下院方整,围墙高筑。以下殿的当心间穿堂而过,便是此登崖壁的石台阶。石阶中段的六角亭处于突出的石岩上,此即“飞来亭”。横檀上,有三幅观世音救难图,故又称观音亭。横檀上的三幅面为:一是观音显圣救一被歹徒捆住举刀要杀的人;一是观音显圣救一被歹徒搬起石头要砸的人;另一是观音端坐云端救一将被猛虎伤害的人。三幅面集中表现了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天性。

中段旁壁筑有七间殿堂僧舍。从小门入内,墙壁与石壁之间十分贴近,院道不足三尺。中间一段墙壁上画有十八罗汉,十八罗汉是六位一组的佛家生活画,或坐于石上,或骑虎,或骑鹿,或肤坐修行,或头枕经书而卧,富有情趣。石阶云梯终端是观音洞的上院。院里正殿之间,内主供观音菩萨,故称观音殿。观音为八臂十一面,头上有头,最上面的头部沿额鬓又排有小头型,故称“十一面”,面部着白、红、绿、蓝等色,表示种种应化的法像。两侧还供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和黄教祖师宗喀巴。大殿后洞壁左右各有一小洞。左洞口小内大,下积清水,这就是所说的“圣水”,佛教徒认为口饮此水能够“免难消灾障”。五台山观音洞(栖贤寺)为五台县文物保护单位。

五台山毛泽东路居纪念馆

五台山毛泽东路居纪念馆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毛泽东路居纪念馆位于五台山塔院寺方丈院中,室内按原样陈设,炕上铺一床军被,地上摆一张木桌,桌上放有一方砚台,桌子前面有一把木椅,木桌和炕沿中间方台上放有大盒,上架一只铜茶壶。後院东跨三间,左右两间分别是周恩来、任弼时当年路居住室。年春天,毛泽东率党中央机关离开延安,路经晋西北,开赴河北省西柏坡。4月9日傍晚时分,来至台怀镇塔院寺。第二天早晨,毛泽弃、周恩来分别由地方干部陪同,观看了寺院文物。毛泽东视察了塔院寺、十方堂寺和蒙藏合作社等处,一路上他亲切地与僧人交谈,关心他们的生活和佛事活动,并勉励地方干部一定要保护好文物,要忠实地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团结爱国僧人,把五台山建设好。毛泽东在五台山路居,虽仅有一宿,但在五台山的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春到五台”的美好回忆。

作者简介:胡立成,笔名虹雨,山西五台人,医教世家之后。文化传媒人,品牌创意人,抗战红色文化传承人,百家号乡村文化创办人。北京市写作学会会员、国际摄影协会会员、文字友情新媒体总编、中国网特约编辑、《旅游作家》专栏作家、山西新闻网慢游山西专栏作者、国际摄影杂志记者等。曾荣获仓央嘉措国际诗歌奖全球位优秀诗人奖,“旅约全球杯”佳作奖等。多次在全国刊物上发表并获奖。

文化主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可治嘛
白癜风有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wtxfc/44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