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花儿户外路上偶遇的野花

夏季爬山,除了锻炼身体,放松心情,欣赏美景外,你是否留意过一路上的陪伴我们的那些野花,它们点缀了草地,美丽了高山;虽然它们只在某个角落里静静开放,默默盛开,但不论多么平凡多么不起眼,都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

随着爬山的频繁,看到的花也越来越多,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拍了很多花,也迫切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回来查了很多资料,也算认识了,当然自己并不是植物学方面的专业人士,再加上有些花本来就很难区分,可能会有些混淆的地方,写这篇文章目的也算是抛砖引玉,如果你真的对某种花感兴趣,可作参考进一步了解。

1、金莲花(毛茛科金莲花属)(茛:gen)

金莲花形状似莲,但并不是莲花,在中国金莲花由来已久,年金世祖完颜雍看到茂盛的金莲花“花色金黄,七瓣环绕其中,一茎数朵,若莲而小,六月盛开,一望遍地,金色灿然”,遂取其“金枝玉叶相连意”,又因为其花形似莲,故称金莲。

金莲花是本人最喜欢的一种花,拍的也最多,所以放在了第一个。它只盛开在海拔米以上的高山,在北京周边高海拔的山上都有,像海坨、东灵、北灵,茶山等等,尤其是小五台,全是金莲花的世界。小五台作为京津冀地区的户外圣地,许多驴友去攀登小五台山的理由,都直接以它为名:“为了去看金莲花!”因为金莲花的花朵有药用价值,经常被当地人和游客大量采摘,前一段时间因为采摘金莲花和挖地皮事件导致小五台已经封山。

年7月,小五台

年7月,小五台

年7月,茶山

年7月,小五台

2、银莲花(毛茛科银莲花属)

金莲花的“妹妹”,拍摄于6月的海坨山,曾一度跟银露梅混了,后来才发现两者最大的区别,银莲花是直立生长的,银露梅是丛生的。银莲花洁白无瑕,也是一种美丽的花儿。

钝裂银莲花

3、银露梅(蔷薇科委陵菜属)

既然提到了银露梅,那就接着放一张吧,拍摄于7月的小五台,可以看出银露梅是灌木上开的花。4、金露梅(蔷薇科委陵菜属)

个人感觉跟银露梅又是一对姊妹花,除了颜色不一样都很像;花、叶可入药,据说也是拉萨市市花。拍摄于8月的冰山梁。

5、华北蓝盆花(川续断科蓝盆花属)

蓝盆花在山上也属于非常常见的花了,颜色鲜亮,随着海拔的升高,颜色会从蓝色渐变成紫蓝色再到紫红色。

6、翠雀(毛茛科翠雀属)

又名飞燕草、鸽子花、百部草、鸡爪连、鹦哥草等;蒙古族信天,认为蓝天是最纯洁、高尚的,因此以蓝色作为兴旺发达的象征,蓝色的飞燕草就深得蒙古人喜爱。在草原上,翠雀花也叫贝尔其其格(其其格——蒙古语中译为:花朵),意为媳妇花。据说姑娘有了意中人,先把翠雀插在小伙子的马鞍上。如果不是被随意丢弃,而是被收了起来,就说明有继续发展的可能;若小伙子当面接受了姑娘送的翠雀,就必须娶她,不能反悔。

年7月东灵山

年7月茶山

7、石竹花(石竹科石竹属)

常见的紫红色的花,英文名“Chinapink”,美丽而清雅,美得如同剪纸艺术。

年7月东灵山

年10.17拍摄于黄草梁,枯黄的草原上绽放着粉色的石竹花,其他花都已经凋谢,不禁慨叹石竹花生命力的顽强。

8、有斑百合(百合科百合属)

多年生草本,花期6-7月,拍摄于7月的茶山。与下面的山丹百合如同亲姐妹,区别在山丹百合的花瓣是外卷的,而有斑百合的花瓣是放射状的,花瓣上有细小的斑点。

9、山丹丹花(百合科百合属)

没错,唱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就是它了,跟有斑百合都是这样的火红色,又称山丹子、细叶百合,刚开始拍摄时还以为它俩是一样的花,后来才知道有不同的名字;仔细区分,可以看出她的花蕊是下垂的,拍摄于7月的茶山。

10、野罂粟(罂粟科罂粟属)

又称山大烟,花期6-7月,亚高山草甸生长,花色有白色,粉红色,红色或紫色,花朵在夏天开放,种子在秋天成熟;全草可入药,有镇静和镇痛的作用,中药治神经性头痛。

实际上它与被称为恶魔花的鸦片罂粟确有着很近的亲缘关系,但野罂粟并不能制造毒品。它只有娇艳美丽,是著名的观赏花。野罂粟在我国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传说是楚霸王的爱妾虞姬的鲜血化生而出的,野罂粟的故事从“霸王别姬”里出来,因此中国人以虞美人给它命名。野罂粟是比利时的国花。加拿大纪念阵亡将士也用野罂粟。宫崎峻有电影《虞美人盛开的山坡》,莫奈的名画有《野罂粟》

11、胭脂花(报春花科报春花属)

既然是报春花科的,那在高海拔的山上五月就开始开花真是属于特别早的了,拍摄于5月底的海坨山。

12、高山瞿麦(石竹科石竹属)

北京东灵山、百花山等山上都有,石竹科的代表,它的茎上有黏汁,昆虫沿着茎向上爬时会被粘住,保护上面的花,只能说“好有心机”的花,全草入药,清热、活血通经之效;英文名叫“Fringedpink”,所以花就是紫红色,花瓣边缘细裂成流苏状,也是很漂亮。

其他石竹科有名的野花还有前面的石竹、剪秋萝等,经过栽培的有种著名花叫有香石竹,不过它又叫康乃馨,这个名字大家都比较熟了。

13、火绒草(菊科火绒草属)

又叫雪绒花,多生长于海拔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去茶山、大五台山上有很多。奥地利人说,高山火绒花顽强而且独立,她们不惧怕恶劣条件和孤独。在奥地利,高山火绒花象征着勇敢,因为野生的高山火绒花生长在条件艰苦的山上,常人难以得见其美丽容颜,所以见过高山火绒花的人都是英雄。从前,奥地利许多年轻人冒着生命危险,攀上陡峭的山崖,只为摘下一朵高山火绒花献给自己的心上人,只有高山火绒花才能代表为爱牺牲一切的决心。

14、糖芥(十字花科糖芥属)(芥:jie)

在山里行走时,常常在远远望见星星点点的橘黄色的小花,走到近处仔细一看,原来不是一朵花,而是十字花科的花序——糖芥,英文名叫orangesugarmustard。拍摄于7月茶山。

拍摄于北灵

15、河北假报春(报春花科假报春属)

假报春花期较早,是生于山地林下的矮小花卉,不经意间就会错过,只有静下来欣赏景色时,才会领略到它的芳姿,拍摄于芦芽山。

16、华北耧斗菜(毛茛科耧斗菜属)

与耧斗菜是两种花,又叫五玲花、紫霞耧斗,区别在于华北耧斗菜的雄蕊不外伸,花形奇特,专为适应长嘴昆虫传粉而生。

年8月北灵

年6月海坨

17、蓝刺头(菊科蓝刺头属)

很形象的名字,是高海拔草原和山地特有的一种野生花卉。一般蓝刺头刚开到一半的时候比较好看,毛茸茸的。照片拍摄于茶山。

下图拍摄于北灵,蓝刺头全开之后就显得没那么“刺头”了

18、石生蝇子草(石竹科石生蝇子草属)

拍摄于去年的北灵山,多年生草本,花期7-8月。

19、地榆(蔷薇科地榆属)

Gardenburnet,蔷薇科中比较特殊的种类,其小叶像榆树叶,出生时布地,故称地榆,它的花是穗状花序,很像廖科植物,但我感觉很像桑葚,在湿润多雾的亚高山草甸生长最好,也会开花,图一是拍摄于小五台,还未开花的样子,图二是北灵山顶的花开的地榆。另外地榆的跟有凉血、止血的作用。

20、花锚(龙胆科花锚属)

花锚也是在一种在高海拔才能找到的野花,它的花实在有趣,活像船上的铁锚。

21、藜芦(百合科藜芦属)

这是藜芦的叶子,还未长出幼苗的状态。

22、牛扁(毛茛科乌头属)

又名扁桃叶根、黄花乌头,花期6-8月。生于海拔-米间山地疏林下或较阴湿处。据说全草有毒,只可远观不可采摘,但凡有毒的东西又是可入药的,它的根可以入药。总结来看但凡名字跟“乌头”沾边的,基本都有毒性。

23、柳兰(柳叶菜科柳叶菜属)

柳兰的花比较美,让人不相信这是一种野花,它区别于其他易于混淆的花的特点是:花的子房细长,好像花的花梗一样,这是区别于柳叶菜、千屈菜的地方,柳叶菜、千屈菜也是紫红色的花,容易混淆。

24、黄芩(唇形科黄芩属)(芩:qin)

黄芩叶对生,披针形,花序顶生,紫红色或蓝色,花萼二唇形,结果时闭合。黄芩的根入药,可治上呼吸道感染及肠胃炎。照片拍摄于北灵。

25、拳蓼(蓼科蓼属)(蓼:liao)

多年生草本,又称紫参、拳参,生长在海拔米左右的高山草甸,花序穗状,白色或带粉红,它的根茎入药后称“紫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照片分别拍摄于北灵和茶山。

26、美蔷薇(蔷薇科蔷薇属)

SolitaryRose,蔷薇科的花真是特别多,有月季、玫瑰、海棠、樱花、梅花、桃杏苹果梨枇杷等;美蔷薇叶片较薄,其边缘为锯齿状,果实椭圆形,外面有腺毛,红色。去过海坨山的朋友都知道,从大海坨村上山的路边有很多美蔷薇。

美蔷薇的果实,拍摄于北灵。

27、缬草(败酱科缬草属)(缬:xie)

缬字在辞海中是彩结的意思,从它的花序形如彩结来看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也是草本植物,北京周边一般在海拔超过米山上;去过茶山的朋友一定知道,满山遍野的缬草星星点点很漂亮。

28、狭苞橐吾(菊科橐吾属)(橐:tuo)

植株高大,花黄色,花序长,去过小五台的都知道,从北沟上山的路上有很多,一般长在山沟水湿的地方,图片为今年小五台手机拍摄。

29、小丛红景天(景天科景天属)

在亚高山草甸大多数植物不能生长的山顶附件,在高山流石滩地带的石缝中,常常生长着几种景天科的耐寒、耐旱的植物,小丛红景天就是其中之一,它的花白色或淡红色,非常美丽,景天科的植物大多数茎、叶肉质,跟一些多肉植物很像。它的根状茎或全草入药,称为凤尾七。

30、蓝花棘豆(豆科棘豆属)

夏天的蓝花棘豆是高山草甸上开的最为绚丽的一种花,蓝色的,紫色的,白色的都有,它虽然是一种不高的小草,但凭着顽强的生命力成为干旱寒冷的亚高山地区较为普遍的植物。最主要的特点是叶丛生直立,总状花序长于叶上,花多数为紫红色。照片为北灵,总以为以前拍过,都没怎么拍仔细。

31、糙苏(唇形科糙苏属)

又名苏子,它的茎直立,有分支,叶对生,成圆形或卵圆形,轮伞花序,花萼桶状,花冠粉红色。糙苏的全草入药,有祛风活络,强筋健骨的作用。照片分别拍摄于北灵和茶山。

32、瓣蕊唐松草(毛茛科唐松草属)

瓣蕊唐松草花色洁白,由于花多密集,在野外也比较醒目,远看像菊花,仔细看才会发现它的花瓣是由雄蕊特化而来的。照片拍摄于北灵和茶山。

33、白苞筋骨草(唇形科筋骨草属)

生河滩砂地、高山草地或陡坡石缝中,茶山上特别多

34、狼毒花(瑞香科狼毒属)

英文名ChineseStellera,狼毒的花密集,头状花序顶生,非常漂亮,但有剧毒,飞鸟走兽均不占,人吃了也会致死,所以不适合一般观赏;狼毒花根系大,吸水能力极强,能适应干旱寒冷气候,周围的草本植物很难与之抗争,极具侵略性,现已被视为草原荒漠化的一种灾难性的警示,一种生态趋于恶化的潜在指标;在高原上狼毒的泛滥,最重要的原因则是人们放牧过度,其他物种少了,狼毒乘虚而入。所以不要认为在草原上这花多了就有多好。

去年五台山从南台下山去佛母洞的路上,牛羊成群,全是狼毒花,说明放牧有点过度,以往在中台西台很难看到,今年在西台也看到了狼毒。

年五台山,狼毒在花苞时是红色的,开花后雪白

五台山南台

今年7月的茶山,也陆续出现了狼毒。

35、紫花碎米芥(十字花科碎米荠属)

十字花科植物,海拔米以上分布较广,拍摄于小五台山。

36、勿忘我(紫草科附地菜属)

非常喜欢的一种蓝色小花,精致、淡雅,但容易跟同是紫草科的附地菜、钝萼附地菜及斑种草混淆,本人也一直混淆了一年多,直到现在才算大致能区分,主要是他们都太小,太不起眼了,不注意观察就混了,:

附地菜的叶子是从茎基部生出,有贴伏毛,为镰状聚伞花序,花比较小,花的喉部有五个黄色的附属物;钝萼附地菜是附地菜的“近亲”,花稍微大一点,它的萼是花的组成部分之一,包在花瓣外面,花开时托着花冠,也是镰状聚伞花序,喉部也有五个黄色附属物;勿忘我也是镰状聚伞花序,也是喉部有五个黄色附属物,但它的附属物会形成五星状;斑种草则是总状花序,喉部有五个白色附属物。所以下图一目了然就是勿忘我了,拍摄于芦芽山。

为了便于区分,从网上找了些图片供辨认:

附地菜

钝萼附地菜

斑种草

勿忘我

37、钝萼附地菜(紫草科附地菜属)

拍摄于年的后河,花真的是非常小,极容易拍虚。

38、中国马先蒿(玄参科马先蒿属)(蒿:hao)

显然这是中国特有,它的也狭窄,羽状浅裂,边缘重锯齿,花冠黄色,盔部前段半环状弯曲。照片为五台山。

39、穗花马先蒿(玄参科马先蒿属)

穗状花序顶生,叶四片轮生。

年8月北灵

年7月五台山40、卷耳(石竹科繁缕属)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这也是《诗经》里提到过的著名植物呢,古时采集它的嫩苗,用来食用。诗中描绘二千年前的一位女子,心不在焉地采集卷耳——心在哪里,在远行的爱人身上。

41、秦艽(龙胆科龙胆属)(艽:qiu)

龙胆科主要特点是叶对生,单叶全缘,花萼4~5裂。秦艽又称大叶龙胆,是著名的中药材,根可入药,有祛风除湿、退虚热之功,可治风湿性关节痛。

42、华北乌头(毛茛科乌头属)

北京山区多见,习生于海拔~米山沟阴湿之地,也入山坡林下。一般乌头属的植物都有毒,最好不要尝试。看网上的帖子说北京就发生过在云蒙山游人误食北乌头的叶子中毒事件,致死1人,中毒数人。(户外一般常见的有毒植物有铃兰、“见血封喉”毒箭木、天仙子、曼陀罗、藏红花、断肠草等等)。照片拍摄于茶山。

43、旋花(旋花科打碗花属)

又名鼓子草、旋子花,多年生蔓草,生于海拔~m,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这种旋花纹状,以图案形式应用在器物的装饰上,早在汉代出土的瓦当上就发现了。据现存实物考查,宋辽时期旋花变形图案就已使用在建筑彩绘上。

44、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属)

蒲公英在高山上开的一般也比较早,它的果实个个都有一把天生的小伞;蒲公英的特征是头状花序,花序内全是舌状花,黄色,叶片呈长圆倒披针形。全草可入药,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

45、野草莓(蔷薇科草莓属)

其实叫野草莓一点都不严谨,真正的名字应该是东方草莓,5-7月开花,7-9月结果,照片拍摄于茶山,中途也摘了很多野草莓吃,我怎么能告诉你茶山满山坡的全是野草莓。

46、河北石头花(石竹科石头花属)

特产于河北省,因生长于石头上而得名,照片也都是河北茶山拍摄,花粉红或淡紫色。

47、猫眼草(大戟科大戟属)

别名乳浆大戟、乳浆草、烂疤眼,虽为野草,但仍具有观赏价值,药用价值特别高,具有防癌的功效,英文名叫cateyegrass,果然是很直接的翻译。

48、祁州漏卢(菊科祁州漏卢属)

有个怪名叫大脑袋花,它的头状花序比其他菊科都要大很多,外层苞片是干膜质,很容易辨识。它的根可以入药,可清热解毒、排脓消肿;不过我没有拍好,花已经要落了。49、旋覆花(菊科旋覆花属)

在古代又叫金钱花,跟蒲公英很像,也是总状花序,舌状花冠,金黄色,由于没有拍到全株,还有些许不确定性。

50、小花草玉梅(毛茛科银莲花属)

多年生草本,开在林下的草丛中,有5个白色花瓣状萼片,形似梅花,花朵极小,拍摄于北灵,下次应该补个全株的样子。

51、龙牙草(蔷薇科龙牙草属)

龙牙草又叫仙鹤草,地仙草,其来历有种种传说,比较流行的是:古代两个秀才进京赶考,路途劳累,其中一个人流鼻血,山野里没有医生无法止血,忽见空中飞过一只白鹤口衔一种草,将草丢在二人休息之地;流鼻血的人拿起草放在口中咀嚼后,竟然止血了,为了感谢白鹤送良草止血,就把这种草叫作仙鹤草。传说归传说,龙牙草确实有止血作用,而且也是一种山野菜,可以食用。

龙牙草顶生总状花序,多花较小,花瓣5,黄色,叶子是羽状复叶,便于大家辨识。照片拍摄于年8月的北灵。

52、粗根老鹳草(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牻:mang)

老鹳草也分好几种,有粗跟、毛蕊、鼠掌老鹳草,百度百科了一下区别,完全蒙圈状态,鼠掌老鹳草是路边的一种杂草,花比较小,粗跟老鹳草的花比鼠掌要大,花丝无毛。下图是茶山拍摄的粗跟老鹳草,花冠偏紫色。

拍摄于去年北灵的粗根老鹳草。

53、毛蕊老鹳草(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

因为它的花丝基部有长毛,所以叫毛蕊老鹳草,花也比较大。照片时手机拍摄于茶山。

54、柳叶菜(柳叶菜科柳叶菜属)

它跟柳兰同科同属,又是一种不好区分的花,它的花瓣是4个,粉红色,关键是它花冠出来的柱头是4裂,而且它喜欢生长于山沟水边湿地,正好我也是在后河水边拍的,生长环境吻合;另外一点,它也是一种野菜,幼嫩茎叶洗净后可以炒菜、做汤,还可以火锅或下面的蔬菜。

55、蓝萼香茶菜(唇形科香茶菜属)

拍摄于去年北灵山,当时并没有仔细拍摄,因为花比较小,现在来看再小的花也是有名字的;蓝萼的花是“顶生的圆锥形花序,花萼蓝色圆筒状,花冠白色或蓝紫色,二唇形”。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治感冒、咽喉痛和扁桃体炎。

56、细叶婆婆纳(玄参科婆婆纳属)

名字很特别的一种花,不知道跟婆婆有什么关系,不过它也有另外一个好听的名字“追风草”;它的特征是花序顶生,长穗状,淡蓝紫色,地上部分全草入药,具有清肺、化痰、止咳、解读的作用。57、蓬子菜(茜草科猪殃殃属)

北京各山区都有,百花山、东灵山海拔较高的山坡上都有。“茜”字意思是大红色,因此茜草科的根茎均含红色染料,所以得名。蓬子菜的花小而密集,顶生圆锥花序,全株具有新鲜的禾草香。叶片可泡茶,有强肝、利尿、镇定的作用。

58、益母草(唇形科益母草属)

从名字可以知道,益母草入药后是一种妇科良药,英文名motherwort,轮伞花序腋生,花冠紫红色。

59、短尾铁线莲(毛茛科铁线莲属)

短尾铁线莲远看容易与瓣蕊唐松草混淆,其实仔细看还是不一样的,短尾铁线莲的花由4萼片与多数花丝组成,而瓣蕊唐松草的花的花丝为瓣状,看不到萼片。照片拍摄于北灵。

60、零零香青(菊科香青属)

非常喜欢它的名字,又称铃铃香,英文名叫HancockEverlasting,零零香青是一种天然的香料植物,全株有香气,花序可提炼芳香油,多生长于海拔以上的高山草甸。图片拍摄于大五台。

61、胡枝子(豆科胡枝子属)

灌木,植株高达2米,羽状3小叶,花紫红色,照片拍摄于北灵。

62、亚麻花(亚麻科亚麻属)

蓝色的花特别漂亮,也是找了好久才找到的名字,北京地区竟然也有亚麻。茎直立,叶片线形或披针形,叶互生,为重要的纤维、油料和药用植物。

63、河北荛花(瑞香科荛花属)(荛:rao)

又称野瑞香,具有芳香气味,能驱虫,有毒,其纤维可以用来造纸。它的叶子长圆状披针形,单叶对生或近对生,花被管状,黄色,裂片4.

64、红丁香(木犀科丁香属)

由于丁香已经被引入园林中观赏,很少有人知道在北京野外也有很多种丁香,木犀科的主要特点是木本,多为灌木,叶对生,花冠4裂。照片拍摄于海坨。

65、土庄绣线菊(蔷薇科绣线菊属)

个人觉得容易跟三裂绣线菊和小花溲疏混淆,与三裂的主要区别在于叶子没有明显三裂,且也下面多柔毛;跟小花溲疏主要从花上看,绣线菊是伞形总状花序,小花溲疏为伞房状花序,其实这么说完,还是很难区分的。照片拍摄于海坨山,闫家坪上山的路上。

66、大花溲疏(虎耳草科溲疏属)(溲:sou)

小花溲疏没拍过,大花溲疏拍了不少,基本都是初夏爬长城时拍的,它们开花比较早。

67、小叶梣(木樨科梣属)(梣:chen)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状。当年生枝淡黄色,密被绒毛,渐脱落。拍摄于长城附近。

68、岩青兰(唇形科岩青兰属)

因长期生长在岩石缝隙中而得名,它是一种矮小的草本植物,叶子较大较厚,花深紫蓝色,花冠二唇裂,岩青兰的叶子可以代茶用,嫩叶最好,民间成为“毛尖茶”。

69、黄毛橐吾(菊科橐吾属)

多年生草本。根肉质,多数,簇生。照片拍摄于五台山东台附近。

70、魁蓟(菊科魁属)

菊科这种相似的植物就有很多,就我知道的就有大蓟、小蓟、魁蓟、泥胡菜、麻花头、漏芦、飞廉等,只要你去网上搜一下这几种花,肯定蒙,真是太难以区分了。漏芦的花托鳞片状,好区分一些;简单总结来说:

(1)大蓟小蓟魁蓟飞廉叶子都有刺,泥胡菜麻花头没有刺;

(2)大蓟小蓟:大蓟叶片开裂较深,锯齿状,边缘有针刺,茎比较光滑;小蓟叶片长椭圆披针形,叶全缘或疏齿裂,其裂程度远比大蓟为浅,每齿具金黄色小针刺。

(3)飞廉魁蓟:飞廉刺密集,茎上有刺,但是刺不是很大,总苞显密集的小刺,而且飞廉花偏白色,而魁蓟的总苞是针状的长苞片,魁蓟茎上无刺。所以下图应该是魁蓟。

71、麻花头(菊科麻花头属)

(4)泥胡菜基生叶羽状提琴状分裂,叶背面有白色丝状绒毛,茎生叶互生,无柄,羽状分裂,花期5-6月;麻花头麻花头无刺,花小而多。下图看花的话,不是魁蓟和飞廉,花托没刺,看叶子的话,没有刺,既不是长圆披针形也不是羽状深裂,说明不是大蓟小蓟;叶子也不是羽状提琴分裂,说明也不是泥胡菜,因此推断是麻花头(黑白色的全株照片也能证实是麻花头)。

全株照片上面是泥胡菜,下面是麻花头。

72、翠菊(菊科翠菊属)

把菊科的这几种放在后面,是因为看到它们就傻傻分不清,习惯上一般把具有头状花序、中心为管状花、外部为舌状花的花卉统称为野菊花,其实严格来说它又是分成好几类,就我知道就有:翠菊、红菊、狗哇花、紫苑、马兰等等,为这些花纠结了好长时间,至今还有些迷糊。

翠菊,ChinaAster,头状花序较大,常单生茎端,边缘舌状花,雌性,紫蓝白红色,1~多层;中央为管状花,两性,花冠五齿裂;茎上有白毛,叶子跟普通菊花很相近。

73、小红菊(菊科菊属)

小红菊植株较矮,高不过20~35cm,花粉红色。

74、萎软紫菀(菊科紫菀属)(菀:wan)

稍不注意就能念成紫苑,其实叫紫菀;多年生草本,根茎细长,茎高达30(-40)厘米,下部叶密集,全缘,稀有少数浅齿;茎生叶3-4,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单生茎端,舌状花,舌片紫色,稀浅红色;管状花黄色。照片为茶山拍摄。

注意跟翠菊的区别,翠菊茎上有明显白毛,也有叶子,这里的萎软紫菀茎上不长叶子。

75、狗哇花(菊科狗哇花属)

其实到最后也不太确认是不是狗哇花,也有说可能是紫菀的;网上也有很多区分狗哇、紫菀、马兰这三种花的,真是非常非常接近,看了之后更晕了,网上的帖子说作为一般花友还是别分了,本来想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给大家区分一下,结果完全处于懵逼状态,简直崩溃掉。等过了几天平静一下心情,发现还是有些区别,狗哇花的管状花冠的5个裂片有一个较长,紫菀的花冠的裂片等长;狗哇的叶子是狭长的,偏细,花偏白色或淡紫色,而马兰的叶子椭圆形,偏圆一些,当然说了半天也好像不是重点,重点是区分不出来。

下图看样子是狗哇花的可能性较大。

76、紫苞风毛菊(菊科凤毛菊属)

又叫紫苞雪莲,也是高山草甸上一种比较醒目的花,不过引人注目的不是花瓣,而是外面的苞片,花是紫黑色,毫无观赏价值。

77、狗舌草(菊科狗舌草属)

除了前面有叫狗哇的,现在又有一个叫狗舌草,一种黄色小花,跟雏菊挺像。

78、橙舌狗舌草(菊科狗舌草属)

这个相对比较好辨认,花是橙黄色或橙红色。图片拍摄于芦芽山。

79、委陵菜(蔷薇科委陵菜属)

纠结完了菊科这些花,还有相当一部分黄花也让人很崩溃;单就一个委陵菜就分90多种,真是崩溃。

拍摄于北灵的委陵菜,黄色的花瓣5片,每一片好像一个小心形,可能叫匍枝委陵菜。

80、黑柴胡(伞形科柴胡属)

黑柴胡的根用于感冒发热。

81、北柴胡(伞形科柴胡属)

也是根入药,药名就叫柴胡,把根挖出来能闻到一股中药味,花太小没仔细拍清楚,叶子是细长的,照片拍摄于北灵。

82、墓头回(败酱科败酱属)

又名臭脚跟、脚汗草。多年生草本,常生长于土坎、墓头上,故名“墓头回”。根粗壮圆柱形,具一种臭脚丫味。花期7-9月,生于海拔-米。

83、毛茛(毛茛科毛茛属)

毛茛花细小,喜欢成群开放,分布光放,从地底平原到高山草甸,都有分布。

84、北黄花菜(百合科萱草属)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所以又称为金针菜。初次见到以为是野百合的一种,后来才觉得好像是黄花菜,百合花具有茎和茎生叶,而黄花菜没有叶子,百合花为离瓣,黄花菜为合瓣,底部是筒状。

85、达乌里黄耆(豆科黄耆属)(耆:qi)

又称兴安黄耆,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花期7-9月,生于海拔-米。全株可作饲料,大牲畜特别喜食,故有驴干粮之称。(注:有许多以达乌里命名的花草,达乌里是个地名,是指达乌里山脉。以下引用自度娘:“达乌里山脉指的是贝加尔湖以东(以“外”)的山区。由帕托姆高原和北贝加尔高原向南到俄国接壤蒙古和中国边境,连绵1,公里。由西至东亦长1,公里,覆盖贝加尔湖到石勒喀河和额尔古纳河会合处的中线。沙俄时期属于外贝加尔州,首府尼布楚,后迁赤塔。年为远东共和国一部分。现分属俄罗斯赤塔州和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

86、土豆花(茄科茄属)

你是否也没见过土豆竟然会开花,我就是吃过土豆却没见过土豆开花的那个,不过白色的小花确实也挺好看。

87、短毛独活(伞形科独活属)

又有几种白色的伞形科植物很相近,独活、白芷、辽藁(gao)本,还有一个叫防风的,也是白色的花,写到这我内心也是崩溃的。

独活:伞形科,叶大,叶柄基部鞘状,花白色,外缘花不整齐辐射且2裂。与白芷的区别为:白芷的叶裂片窄,花序无不整齐的辐射状花瓣。夏季走在山沟远远望去一片白云似的白花,那多半是短毛独活。独活的花序成平顶状,也是复伞形花序,花朵比较集中,花朵之间距离较近,便于昆虫采蜜;

白芷是伞形科当归属,有香气,叶2-3回羽状全裂,叶柄基部膨大鞘状,紫色,花白色,复伞花序;辽藁本也是有香气,叶2-3回三出羽状全裂,没有鞘状膨胀物。白芷一直没有拍到过,下次拍到补上。

88、防风(伞形科防风属)

防风的花小,洁白,盛开时如繁星点点,防风也是一种药材。

89、沙参(桔梗科沙参属)(桔:jie)

沙参细分起来也有很多种,展枝沙参、石沙参、紫沙参、狭长花沙参。。。至今仍在迷糊中。

紫沙参,又叫细叶沙参,花序常为圆锥花序,由多个花序分枝组成,有时花序无分枝,仅数朵花集成假总状花序,花冠细小,近于筒状,浅蓝色、淡紫色或白色,花柱伸出花冠较长,见下图

石沙参,花序不分枝而成假总状花序,或有短的分枝而组成狭圆锥花序,花柱稍稍伸出花冠。下图应为石沙参。

90、香青兰(唇形科香青兰属)

别名青兰、摩眼子、枝子花、山薄荷、炒面花、山香

91、白八宝(景天科八宝属)

俗称白花景天、白景天、长茎景天,拍摄于小五台。

**************************************

大自然的花儿其实远不止这些,这里只罗列了自己拍过的花,当然还有很多常见的野花没有专门拍摄,它们也有很好听的名字,如铃兰,秋英,剪秋萝,北重楼,鬼箭锦鸡儿,一把伞南星,林荫千里光。。。如果将来有机会拍到再补上吧。(上述花名如有错误,可留言)

**************************************

PS:工作久了也有些许懒惰,再加上内心的浮躁,很难静下心来写点东西,更没大块的时间去整理这些,不少人跟我说让做一个野花的合集,这也是拖了很久才完成;对于一个学工科的人来说,去找这些花的名字,内心真是崩溃的,特别是那些相近的野花,很是头疼,到最后能大致区分出来,可以说是想尽了各种办法,用尽了“洪荒之力”,要不是兴趣使然,断然懒的去写这些“没用的”,不过还是希望对大家的户外生活增添一些乐趣和动力,说不定待到明年夏天你也会为了看一眼山上的野花去走进高山草甸呢。









































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wtxfc/45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