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时期五台地区防务设施

“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诗句把我们的思绪引入了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的中国长城。曾经让世人为之震撼的宏伟建筑。它的历史让蓝眼睛长鼻子的老外们为之瞠目结舌,直呼:长城(TheGreatWall)太伟大啦!!它的悠久历史与历史传说,让国人们想起它的战国七雄的秦始皇,因为该建筑就是他在位的时候修筑的,它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古长城地图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其中河北省境内长度多千米,陕西省境内长度千米。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五台古长城

1、古长城:位于五台县石咀公社与河北阜平交界的长城岭,长城岭关险从城垣通过。关险东下10里为龙泉关。

2、古城:位于五台县城关公社古城村,为汉代滤泗县县城、地处滤泗河之北,又叫泗阳城。城垣周长达10华里以上。部份城垣尙存。此城依山傍水,易于扼守。

五台古县城

3、五台城:建于元魏,旧城环周3里20步。东面断崖棲堞,南面东半断崖棲堞,西面通垣,北面据崖为垣,置南北西三门。

公元年(明代隆庆3年),知县张绍芳始建南北2楼,外筑郭垣护围。

公元年(明万历24年),知县高数仞增修大垣高3丈2尺,厚2丈5尺,跺口,敌台25座,营层25座,门8座。

公元年(万历33年),知县李养才増修城楼4座。

公元年(乾隆31年)知县王家正奉文领帑两,修理4面城垣,筑石台3层,长余丈。

公元年(万历33年),知县李养才増修城楼4座。公元年(乾隆31年)知县王家正奉文领帑两,修理4面城垣,筑石台3层,长余丈。

五台县城小而坚,地形陡险,高不可攻,宜于防守。清朝顺治初年,张还初、高山农民起义军,围城期年而攻不下,可谓易守难攻之地。

年日军侵入五合时,民兵们为防止日军利用城垣固守,把城垣拆毁。至今,城市护建,面貌一新,古城垣今已无存。

4、仓城:建于北魏以前,为官方储存粗食之城。位于东冶公社永安村北。

5、张公城:旧志载位于城北,确址不详。

为避兵防守用。据旧志载:有东冶堡、槐荫堡、豆村堡、东峡堡、高家庄堡、穑头口堡、建安堡、两涧堡、泉岩堡、郭家寨堡。日军侵占五台时,分别在西关、田家村等据点筑堡墙。至今堡迹尙存。

堡寨为避兵和防守用。主要堡寨有:

张还初的石门

摩天寨,位于耿镇,在县东北90里处,嵴壁插天,高20余里,顶部平坦,地有数顷,古时有楼、榭、洞、屋,清代顺治时拆除。此寨會为反清农民起义军张还初据守,后被清军围困而败。

曹寨,位于县南70里边家庄,崚峋拔起,四面石壁,滹沱河绕其下。年,反清农民起义军高山被清兵围团于此寨,数月不下,后清兵重偿募人潛登破之。

元黄寨,位于豆村东山,高峻可守。

杨武寨,在县东40里,地势险峻,古时居民常在此备寇。

柏寨,位于石盆口东山,年會为反清起义者据守。

避事垴与国都殿相连的崇山峻岭

国都殿寨,在县东南40里,险峻可守,但未能容纳多人。

水月堂寨,在县东北70里处,形如覆甑,险峻可守。

三台寨,位于耿镇公社摩天寨北。

堑壕工事

东山工事,南起东峪口,北至铜钱沟公社的李家庄,约90公里的山脊线上,凡是关险、垭口、鞍凹部及易通过地方均筑有野战工事,现已大部倒塌。该工事系阎奉战爭爆发后,阎锡山为了加強防守,由第六军丰玉玺12师及炮兵3个团占领阵地时所构筑。

南神瑙山顶工事,解放战争时晉绥军39师2团的一个连筑的工事,有堑壕、堡垒等。其余还有大关山、西富山工事,均系日伪、晉绥军所修。

日军修建的炮台

碉堡。修建碉堡始于日军侵入时,后晉绥军又有增建,其所建碉堡特点是,大都修在交通要道的制高点和扼守一个和几个地段的高地。

日军修建的有大关、凤棲岩、济胜桥、东冶、孤峪沟桥、郭家庄、南头、殿头、五台城、大王、大石岭、田家村、上阳、大峪口、回龙梁、少军梁、阎家岭、黃土咀、杨柏峪、台山、鸿门岩、石咀、狐峪口、芦家庄、榆林,西梁、橫岭、耿镇、松岩口、照吞口、高洪口、河口、南坪、满井、马头山、天和、橫墙湾、五里坝、阁子岭、白家庄、教场、沙崖、柴塔、坪上等45个。晉绥军增修了南神瑙、文昌山、东建安、檀村、大梁等碉堡。解放后碉堡一并拆除,不复存在。

坑道、洞穴。坑道有解放战争时期修的沟南公社王家庄地道。年备战时修的沟南地道,五台城地道,槐荫村地道,阎家寨地道。

天和下鸡窝矿坑2个,中庄臥牛湾新建大窑坑一个,此洞高25米,宽2至3米,深米,通风灵好,较安全,可防空,较大隧道有一个,位于神西公社水泉湾北侧,此隧道长米,高8米,宽7.5米,系河白公路过山隧道。此隧道便於隐蔽车辆。天然洞穴、溶斗较多,较大的天然洞穴有36个,分布于高洪口、铜钱沟、蒋坊等公社。

其中麻岩占的石花洞,面积约平方米;王家庄西北处夜蝙蝠洞,面积约平方米。这些洞穴的特点是隐蔽条件较好,但交通不便,仅可以供人员疏散、隐蔽、储备物资等。在广大山区村庄的深沟窄谷,有历代保存下来的“反窑”,为备乱所用。在抗战期间有群众挖的防空洞、坚壁清野筑洞。

烽堠

烽堠及递铺。烽堠系古代通讯联络用,火号为讯。据旧志载:境内设墩台42座,每座以二夫守之。递铺有10个:即河边、东冶、西村、王村、岗上、下庄、杨岭、龙王堂、马桥、石家湾。每铺兵2名、夫1名。递铺任务主要是传递四方文书。古时10里、15里、25里置一铺,50里置邮,但五台未设置邮。

黑山关

黑山关位于黑山坪之东,与平山县连接。五台县旧志载,西面山路不甚峻,东面陡甚,盘旋直下,行五里入平地,路在崖边,下临绝涧,险仄可畏,山顶有关为晋冀客商往来要道,是河北入台境之咽喉。黑山关风景区地处太行山深处,位于平山县西北部,黑山关与山西五台县接壤,距石家庄市公里,因明代修有长城并在此设关而得名。

牛道岭战斗遗址

牛道岭位于陈家庄乡韩家楼村的正南方向,岭南为盂县境,坡陡直下,石阳公路从此经过,可通平山、阳泉、石家庄、张家口等地。

五台县古城墙(图来自五台人大网)

清代驻军清康熙二十六年(年),五台县置军营4所,汛地19处,本区域防兵属东路营,有国都殿村、耿家庄村、陡寺村、教场村、中庄村5处汛地。防兵驻扎情况是,国都殿村驻步兵5名,陡寺村驻步兵25名,教场村驻步兵10名,中庄村驻步兵15名,耿家庄村驻步兵15名。

光绪年间,五台县境内19处汛地调为15处,本区域内的汛地有陡寺村、教场村、耿家庄村3处。

新二师原系察哈尔以北伪蒙古德王部队李守信部,原是一支土匪队伍,年被阎锡山收编,番号为“新编第二师”,乙种师编制,师长金宪章,全师余人,下辖第四、第六两个步兵团。新二师作战骁勇,有民族意只,但纪律松弛,常骚扰百姓,不少官兵吸食鸦片。年10月3日,五台城失陷,新二师退驻移城沟,师部驻砂崖村,年10月上旬被日军打散,经过修整,缩编成一个游击支队,驻扎于胡家庄村、罗家庄村。

白羊关

白羊村民国时期就有阎锡山的藏兵洞。一个团驻守在东峪口村,另一个团驻守在明查湾村。保安队阎锡山在晋东北发展的军队,师级编制,司令部驻东冶镇,下辖5个游击队。其中有3个支队系甲级编制,兵力相当于一个团,下辖3个营。有两个系丙级编制,其兵力相当于一个营。还有一个修械队,吸收兵工厂的老工人50多人,归司令部军械处指挥。

作者简介:胡立成,笔名虹雨,山西五台人,医教世家之后。文化传媒人,品牌创意人,抗战红色文化传承人,百家号乡村文化创办人。北京市写作学会会员、国际摄影协会会员、文字友情新媒体总编、中国网特约编辑、《旅游作家》专栏作家、山西新闻网慢游山西专栏作者、国际摄影杂志记者等。曾荣获仓央嘉措国际诗歌奖全球位优秀诗人奖,多次在全国刊物上发表并获奖。文化主张: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点状白癜风
白癫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wtxfc/4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