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平山党史,传承红色基因晋察冀边区

专业的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pf.39.net/xwdt/171005/5740834.html

年11月,晋察冀第四军分区成立了游击司令部,与平山县委一起开展对县内土杂武装的收编工作。首先派韩一钧、王昭、冀时新等人,通过关系与民团联庄会的韩植庭、韩永年、韩贵选等进行接触,经过多次谈判、教育,使这些民团首领终于赞同共产党主张,愿意接受领导,共同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

当时,国民党军队在滹沱河防线被日军击溃的残部,有许多流入了当地民间。这些游杂武装,奉行“有枪就是草头王”的信条,打着“抗日”旗号,借口“筹措军需”,大肆扰民。八路军与地方党组织联合派人,多次与驻南甸区所谓六大“司令”谈判,晓以民族大义,使其先后接受八路军收编。此次行动,总计收编各种武装人员余人,获枪余支,同时吸收参军民众一部,混合整编为游击司令部,亦称平(山)井(陉)正(定)获(鹿)灵(寿)游击司令部,下属三个营,12月奉军区命令,改编为四分区第八大队。年3月24日,军分区又将辖区内的第七、第八、第九3个游击大队,在平山县东黄泥村整编为晋察冀军区五团,团长陈祖林、政委萧锋,全团多人,长期驻扎在南甸区一带,担任滹沱河北岸防务。这支队伍拔碉堡、反“扫荡”、袭扰破敌,保卫群众和党政机关,成为冀西根据地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

为广泛动员群众抗日支前,年10月,平山县抗日总动员委员会在洪子店成立。主任由冀西特委组织部长栗再温担任、副主任为开明绅士齐学韶。主要任务是为抗日战争做人力、物力的筹措准备工作,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号召有人出人、有钱出钱,各尽其力,全力以赴,支援抗战。当时的军属优抚条件就是,除了村里在春秋两季代耕外,还拨给每个参军入伍青年的家庭斤麦子。年12月27日,平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洪子店正式成立,首任县长徐达本。据徐达本回忆:“平型关战役以后,罗荣桓同志率领一一五师到了洪子店,准备在平山休整一下再向南进发。他感到平山县建设巩固根据地的条件很好……在平山县境内,日寇仅占了县城,根据地大,我们部队活动的地方也大,物资丰富,在四分区甚至在边区都数得着。

罗荣桓到了以后说,‘你们搞红军运动搞了这么多年,怎么在抗日根据地里抗日民主政府还没搞起来呀?’这么一催,特委和分区立即研究决定成立平山县抗日民主政权。”当时的政府机构设置主要有:秘书、军用代办所、民政科、教育科、实业科、司法科、财政科。不久,为集聚私人资本,促进物资流通,以保障军民供给,又专门建立了一个贸易局。次年初,成立了县武装总队部,其中包括少先队、妇女队、老年队,共有47个中队,个分队,计多人,可谓是全民皆兵。

平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对全县区域重新作了划分,将原来的四个区扩为七个区,一区小觉、二区郭苏、三区南甸、四区孟家庄、五区洪子店、六区回舍、七区城东。除城东区被日军占领建政稍晚外,其他6个区很快建立了区级政权。在此基础上,年初,在晋察冀边区率先着手对旧村政权进行改造,抗日积极分子当选为村干部,改变了政权性质,从而使共产党的主张和各项抗日政策得到广泛推行。

年初,在洪子店还建立了“平山县妇女抗日救国会”,并组建了妇女自卫队,主要任务是动员参军参战、制作军鞋军袜、慰问伤病员等。同时还在青救会的领导下,成立了一个“铁血剧社”,后来改为“群众剧社”,一帮年轻人根据形势发展和党的政策,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自编自演一些文艺节目,走村串乡进行巡回演出,在战争年代发挥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

年8月,聂荣臻司令员来平山视察,看到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共产党长期奠定的群众基础,高兴地称赞滹沱河沿岸洪子店一带是“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随之,边区领导机关即由五台县和阜平县迁往平山县蛟潭庄地区。当时的晋察冀省委驻拦道石村,军区司令部驻蛟潭庄村,边区政府驻马串村,军工部、供给部、卫生部、医院和修械所迁至卸甲河、柳林河一带,并在秋卜洞建立了边区银行印刷厂,在回龙沟建起制造手榴弹和地雷的兵工厂。

与此同时,四分区也由洪子店迁至深山区的柏岭村。不久,新华社华北版记者陈克寒到平山采访,随后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一个平凡的县”的专题报道,介绍了平山根据地的大好形势,赞扬党组织领导人民积极抗日的精神。随后李公朴等民主人士,也从大后方相继而来,专程到平山参观考察,撰写文章鼓动宣传抗日。一时间,平山成为了全国人民观察、认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一个窗口。

边区党政军机关在平山蛟潭庄一带驻扎期间,聂荣臻司令员完成了他的第一部著作。他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年1月,我写了一份关于晋察冀初创时期的工作报告,涉及的内容比较多,约有10万字。其中着重叙述了我们在晋察冀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情况。毛泽东同志看到后,确定把这个报告单独成书出版,亲自为它题写了书名:《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3月上旬,毛泽东、朱德、王稼祥还分别为它作了序。3月18日,毛泽东在给我的信中说,这本书“是十分宝贵的”,准备在延安、重庆两处出版。希望我们努力奋斗,加深研究,写出更多的新作品来。

年4月,因为斗争形势需要,边区机关迁移至阜平、唐县驻扎。后来,聂荣臻在回忆录中,记述了他在年9月率领边区机关,突破日军围堵封锁,再次回到平山的情况:“我们仍然不走大路,穿行在荒山野岭间,从龙泉关南出到漫山,又从漫山到达二分区与四分区交界的地方。……从这里突出去,就跳出了敌人的最后一道封锁线,到了平山的蛟潭庄一带。”然而,这一次他们并未在蛟潭庄一带驻足。聂荣臻率大队人马,缘卸甲河顺流而下到了滹沱河畔,在东、西黄泥同迎头撞上的一股日军打了一仗,然后经洪子店、西柏坡折而向北,又将边区大本营驻扎在了平山县的瓦口川一带。在这里,他们和当地老百姓一起,度过了晋察冀历史上最困难的几个年头。除去年春季反“扫荡”斗争中,边区机关因为游击转战离开一段之外,一直在瓦口川的寨北、韩丁、陈家院等村庄驻扎,直到年才最终移至他处。

年11月下旬,日军两万余人从平绥、平汉、正太和同蒲路沿线出动,分八路进攻我初创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2月中旬,正太路日军第五师团和一〇九师团各一部共余人,对四分区指挥机关驻地洪子店实施三路围攻。周建屏、刘道生刚在11月13日被八路军总部任命为四分区司令员和政委,而分区部队只有一个连,号称“三支队”,另有人的工作团,多属政工人员。11月25日虽然成立了“游击司令部”,但刚搭起架子,作战实力不足。面对敌众我寡的严重形势,周建屏赶忙报请聂司令员派兵协助反击。军区遂调一一五师三四四旅,由五台之东冶镇进至洪子店地区,协同三支队御敌。

15日,西路日军一〇九师团余人分别由平定、寿阳出发,拟合击盂县后,东下洪子店。三支队以有限兵力,在盂县城南之清城镇歼敌余人,迫敌退回。南线,三四四旅六八七团一个营,于井陉矿区北部紧靠平山的小寨地区设伏,歼敌余人,击退由井陉北犯之敌。21日,日军第5师团二一联队千余人,由平山城出动,向洪子店西犯。三四四旅主力与西线返回的三支队,在温塘地区设伏,痛歼日军余人,迫其狼狈逃回平山城,战役的第一阶段胜利结束。

气急败坏的日军经过一天休整,又纠集兵力,重新从井陉和平山城两个方向朝洪子店扑来,并于23日一度攻入洪镇。但时隔不到两个小时,八路军部队就发起猛烈反击,并一直追赶逃敌至石家庄近郊,再次胜利地粉碎了敌人对洪子店的进攻。

年1月21日,日伪军纠集0余人,兵分两路,又从平山城和井陉方向对洪子店发动进攻。沿途遭到游击队阻击袭扰,搞得敌人心惊胆战,当晚平山一路敌人夜宿屯头村,井陉之敌则住宿于马冢。趁着夜色掩护,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在陈锦秀团长率领下,急速赶到马冢与温塘间之清凉山一带设伏。次日上午,日伪军陆续进入伏击区域,陈锦秀团长待敌完全进入有效射程以后,立即下令开火。顿时,步枪、机枪一起开火,子弹、手榴弹泼向山下。日伪军被堵截在三里多长的山路上,东奔西跑,乱作一团。日军急忙向平山城驻军求援,其援军却又遭到六八九团伏击,只能在回舍西部的马王爷庙岭架起大口径火炮,进行火力支援。突然,一发炮弹击中团部指挥所,团长陈锦秀和一营长刘国清壮烈牺牲。政委刘震请示旅部后,主动撤出了战斗。此战共歼灭日伪军余名,八路军也有多名战士殉国。当日傍晚吃了大亏的日本侵略者,竟对手无寸铁的辛庄群众寻衅报复,共杀害人,重伤15人,烧毁房屋间,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辛庄惨案”。

在日伪军发动的一次次进攻中,虽然也曾数次侵入洪子店,甚至将其焚烧为一片废墟,但却一直未能占领,更未能让这里的人民屈服。日伪军来了,大家就坚壁清野,把所有能吃能用的东西全部藏起来或统统带走,撤进山里同敌人周旋;将日伪军赶跑了,人们就回到村里重建家园,修缮房屋或搭起席棚,一如既往地赶集、唱戏。从延安来到晋察冀的西北战地服务团的记者,目睹了敌后抗战中这颇为奇特的一幕,遂在《抗敌报》发文称:洪子店是不可摧毁的叫嚣的集市。

来源│平山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刘小峰

责编│李巨涛

监制│邢建军

让火患远离森林,让绿色点缀人间。

冬春草木干,防火要当先。

万人防火不算多,一人疏忽惹大祸。

防火意识人人拥有,绿色家园天长地久。

野火香烟,星星点点都是敌,谢绝点燃。

火源不入山,森林才平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wtxfc/8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