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读完后“无用的知识又增加了”的系列文章:那些永远买不起的价值几百万的超跑,在马路上开起来是啥感觉?“买菜车”的调校工程师,开过之后会怎么说?接上篇:法拉利F8
阿斯顿马丁DB11
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阿斯顿马丁这个品牌,对它的了解很少,能回忆起来的仅有系列电影中的场景,留在脑海里的也许只有“高贵”的英国血统吧。而且实际上马路上能见到它的机会,也比其它几辆车都要少的多。
朋友拿到这台DB11后,在前面带路,我还是开着跟在后面。在“尾行”中我的第一印象:这车开起来应该很舒服。恰好我们走过的这段路,有道路施工。路面上隔不远就有一条挖开后又回填不够平整的横槽凹陷。你要说开着跑车走进了这种施工烂路,不能深踩油门体验推背和声浪,是不是会很懊恼?恰恰不是,这正好给了我一个仔细观察它们悬架动作的机会。
在放低速度驶过这些路面凹陷的时候,马丁的车身起伏居然是肉眼可见的。这给了我第一个信号:悬架的控制不是很生硬的那种。开着(悬架在舒适模式)跟在后面,驶过同样的凹槽时,体感上跟看到的马丁的悬架起伏量差不多。
坐到驾驶座上之后,转动方向驶上马路,第一印象是方向蛮轻的,开起来很轻松。车身的起伏控制的很舒缓,没有很紧绷的感觉。减振器从软到硬有三个模式可选,不过就算是把它调到最硬的那一档,也还很ok,不是特别的紧绷,表现出了一个大型GT车的水准,可以说是很得体。整体上的表现是跟很相似的水平,甚至是要更偏舒适一些。
稍微有些美中不足的是,感觉轮胎比较硬。在一些尖锐的路面冲击下,比如滚到井盖边缘时,或者当驶过一些路面接缝时,会感觉触感比较的“脆”。不知道是不是胎压比较高的原因,可惜也没有什么条件来复验胎压了。好在也就那瞬间的一下下感觉会不太好,之后的缓冲还是可以的。开着马丁也确实不需要躲井盖。这些车里面貌似只有开迈凯轮S的时候需要躲井盖。
悬架的好感度很不错,转向的也是。马丁的转向很轻,绝不是硬桥硬马需要抡起胳膊用力转的那种。在狭窄的地方停车也绝不是难事,单手搓盘很轻松。
幸好是马丁。如果是迈凯轮要挪进这个车位,我就哭了。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马丁的转向响应性能非常好。虽然我在开马丁的时候,由于计划有变,只能在市内的地面道路兜兜转转,连高架快速路都没来得及上去。在这种正常的城市道路中低车速行驶时,马丁的转向响应就已经表现出很不错的水准,小角度打方向变换车道时,车头的跟随非常好,延迟几乎感知不到。在这一票车中,这台DB11的中间点响应都能算得上是最好的了。它甚至给我唤起了阿尔法罗密欧Giulia的一点点儿感觉。
另外,马丁的声音很好听。那种“轰隆隆隆”的内燃机的声音,是我最喜欢的那种机械的味道。虽然高转自吸法拉利的那种高频高亢的声音也很好听,不过现在F8这种其实也算不上很好听。
狭路相逢,勇者胜
总的来说,对这台马丁的印象是非常好的。悬架放松舒适,转向轻盈灵动。同时还有雄浑有力的声音,和动感风骚的外形,真是一台把妹兜风的好车!日后马路上能见到的话,必定是羡慕连连。
兰博基尼HuracanLP-2
这五台车里面,这小牛我开的最少,印象却是最差。除了那拉风的造型和炸裂的声浪,好像就没有优点了。当然,这其中还有个故事(后面说),所以不用单独开一篇了,就在这里一起写了吧。
对它最早的印象,也是跟在它后面的时候,看起来它的悬架有些偏紧。这个在保时捷那一篇里已经说了很多了。不过作为一台外形凶狠酷炫的超跑,悬架稍微紧一点儿,车身动作稍微快一些,也都是符合正常的预期的,不会是差评。
真正的差评是从我坐进驾驶座打的第一把方向才开始的。当时的感觉就是一脸的黑人问号:what?方向这么轻?力矩这么平?赶紧又打了几把方向确认了下,没错,就是“筷子搅水”,轻的离谱,而且毫无反馈,我根本不知道方向打到了哪里。这tm不是一台跑车么?这tm不应该是一台蛮牛么?怎么这转向手感像一台廉价国产车?
差评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了。之前说过,南昆山山路的水泥铺设质量并不好,很粗糙颠簸。开小牛之前开的是,能感知到路面不好,但是路面的颠簸还是被圆滑弱化了,峰值被削矮钝化了。而这台小牛一动起来,之前那弱化、钝化的路面颠簸又变的尖锐起来了,车身明显的被上下拉扯的感觉也接踵而来,体感明显的变差了。
不知怎么回事,前轮的抓地似乎也不够强。顶着孱弱的烛光般的大灯,我本来就不敢开快,毕竟能看多远才能开多快。可即便如此以并不是很激烈的方式在驾驶,在制动入弯的时候,还是能经常的触发ABS。这跟我们对于超跑的期望也差的太远了吧。相比起法拉利F8那种非常晚才能触发的ABS,这小牛的制动极限显然来的也太低了点儿。也许是这车车况不够好?这前轮的磨损看起来还可以啊,而且看DOT是20年第24周的轮胎,也不老。
再继续仔细一看,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真是WTF!前轮装的这是一个名为“Lanvigator”品牌的Catchpower系列轮胎。搜索了一下,这是山东昊华轮胎厂的一个叫做“莱维特”的轮胎品牌。
于是乎,一切似乎都明白了。转向的手感,转向的响应,前轮转弯和制动的极限,前轴的舒适性,所有的抱怨,可能很大一部分都来自这条廉价的轮胎。
不知道原厂配的是什么胎,后轴上是倍耐力的PZero。这种买廉价轮胎的做法,以及前后轮胎只看尺寸不看品牌的混装的做法,真的是可以毁掉一台车。千万别在轮胎上乱省钱。在轮胎上省下几百块,在驾驶体验上可能会亏上百万。
总之,这台小牛真是让我有些意外。除了炸裂的外形和排气声浪,似乎找不到其它优点了,很失望。好在我可能已经找到了造成这种抱怨的主因,希望这都是因为这破轮胎导致的吧。但是小牛真正的水准,我就不得而知了,交给以后的驾驶体验吧。
总结
这个系列拖了也太久了,最后的总结也都放在这篇里一起解决吧。
综合排名最高的,还是法拉利F8。性能强,极限高,槽点少,日常走街也完全没有问题。而且,法拉利本身就是王者的金字招牌。
排名第二的是保时捷()。各个方面的性能都是上等,各方面性能都很亲民,车内电器便利性也是最高的,典型的精良工程之作。尤其是,当你考虑到它的售价比同行的那些V8猛兽们的一半还要便宜时,你会情不自禁的赞叹保时捷爸爸的实力。
阿斯顿马丁DB11排名第三。风骚的外形,雄浑的声浪,敏捷的转向和舒适的悬架。前面两点满足了我对马丁这个车型的期望,后两点却是超出我的预期。要不是那落伍的上个世纪般的中控设计,要不是那亲民的价格,它甚至可以排到更前面。
排倒数第二的是迈凯轮S。这车在赛道里开应该是很爽的,我从不同的(玩赛车)朋友那里都听到过这个结论。但是我开的这台在马路上的日常实用性几乎没有,又硬又累又不方便。
最后是这台装了廉价轮胎兰博基尼LP。在这里给它最后一名,对于兰博基尼来说,显然不太公平,我相信兰博基尼厂家的真正实力不会是这样的。这其实更是一个反面的例子,说明了轮胎是多么的重要。
路边脏摊儿集合小憩
要声明的是,S的差评部分,也可能是车子个体的车况的因素。迈凯轮的文章发布后,大家的反馈里说硬和说不硬的都有。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再开别的车子确认一下。
就以打油诗的形式结束本次的超跑体验系列吧:
横刀立马法拉利;温润如玉保时捷
风流倜傥骚马丁;钢铁直男迈凯轮
横批:六月飞雪小兰博(冤啊!)
THEEND
ps:接下来我打算开启一个新的系列,是关于车辆评价的。试着把专业的评价条目,和用户日常的感知,尽可能的做个对应。争取让有驾驶经验的人都能看懂,都能试着科学的评车。
相关阅读:
1.San叔
一口气试了五台超跑(1):迈凯轮S跟五菱宏光又有什么关系?
2.San叔
一口气试了五台超跑(2):保时捷“爸爸还是爸爸”
3.San叔
一口气试了五台超跑(3):法拉利F8“毕竟是王者”
安宁的三叔支持三叔,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