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不记得多少次朝台了,可每一次朝台都有不同的感受,有成功也有失败,期间的喜怒哀乐只有自己能够体会到。朝台被驴友称为自虐,我认为更是一种户外的修行方式。如果你没有好的装备、没有好的体能,我建议你就不要参加朝台活动,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一种责任。五台山是中国佛教第一圣地,大五朝台是横在驴子门前门的一座山,检验驴子们意志力、体力和脚力的最好去处。
朝台是佛教信徒礼遍全山佛寺,亲临五座台顶,对佛的崇信凝结在对自然山体的崇拜之中的一种佛教巡礼活动。隋文帝曾下诏在五台各建一座寺庙,供奉名目不同的文殊菩萨。早在唐朝,僧人就有朝台活动,至今延续了千余年。
朝台是佛教徒们永久不变的心愿。耸立的嘛呢堆和飘曳的经幡,代表着无数信徒的虔诚信念。这五座台顶上,分别供奉着文殊菩萨的五个法身,又称五方文殊。据说朝遍五个台,走遍五台山的山路,有五百年的修行。
五台山是我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峰顶虽高却平故名“五台”。东台望海峰米、北台叶斗峰米、中台翠岩峰米、西台挂月峰米、南台锦绣峰米,五台山的布局像佛的手掌,五指是东南西北中五台,五指环抱的掌心是台怀镇。其中北台海拔米是华北地区最高峰,被称为“华北屋脊”。五台顶上供奉着5个不同的文殊菩萨,到五个台顶朝拜五方文殊菩萨,被称之为“大朝台”。
五台山的位置五台山位于山西省的东北部,属太行山系的北端,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五台周长约公里,总面积2,平方公里。
五台山主要分布在忻州市的五台、繁峙两县,南台在五台县境内,西台在繁峙县境内,东、北、中三台则在五台、繁峙两县交界处。五台山的部分支脉还延伸到了代县、定襄县和原平市。
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台内以台怀镇为中心。台怀镇属五台县,距五台县城78公里,距繁峙县砂河镇48公里,距忻州市公里、距山西省会太原市公里。
五台山气候五台山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但具有山地小气候特征。天气以变化无常、气候凉爽而著称。虽然它纬度和北京接近,但气候特征却和中国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差不多。据气象资料记载,台顶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44.8度,极端最高气温为20度,全年平均气温为-4度,7至8月最热,分别为9.5度和8.5度,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18.8度。
台怀地区比台顶早1个月入春,迟1个月入秋,温差相差6度左右,全年平均气温为2-3度,最低气温-30度,最高气温为30度。台怀地区夏季空中云层较低,湿度大,常有雨水。
朝台需要带点啥东西越少越好,便于轻装前进。
服装:推荐冲锋衣裤,轻便防风防雨。其实一般休闲服装均可。夏季最好长袖,防止晒伤,要带雨衣。冬季里面推荐抓绒衣裤,毛衣毛裤重,湿了不容易干,另外最好带羽绒衣,寺庙室内也很冷,休息时穿。
鞋和袜子:最好是登山鞋,一般运动鞋也可。袜子要厚,多带两双。
登山杖:很有必要,可节省不少体力,特别是下上时能有效保护膝盖不受伤。两根更好。
水壶:夏季以外或肠胃不好的最好带保温的。瓶装的矿泉水或饮料也可。冬季铝制水壶装水后不可挂在外面,容易冻裂。
洗漱用品:夏季可带,冬季不必,带几块口香糖和湿巾足也。
相机:有啥带啥,准备好备用电池,台顶没法充电。特别是冬季,电池很不经用。
手电或头灯:即使你不走夜路,台顶晚上去WC也很需要。
手机:要带。虽然台顶无信号或信号微弱,一但可能,就要及时和亲朋好友联络,以免牵挂。
手台:有就带上,队员间互相有个照应。有时还能和其他队伍取得联系。
药品:可带点感冒类,肠胃类、创可贴及跌打扭伤类药品。
零钱:食宿或捐功德都需要。当然,你想给大钱人家更欢迎。
垃圾袋:不在沿途丢弃垃圾,不能因为累和气候环境恶劣就降低环保意识。
背包:能放下以上东西的双肩背包。
食宿条件如何五个台顶和吉祥寺狮子窝均可食宿,但条件一般。客堂斋堂通常都由居士来打理。投宿于台顶寺庙,男女不可混居一室,不可食肉,不可饮酒,与僧人交谈时不要抽烟。
吃斋饭注意:斋堂不分男女,但男女必须分桌而坐,吃饭时不要喧哗,不能剩饭,吃完饭后需要自己收拾碗筷。
五个台顶物资缺乏,斋堂的许多食物也是由居士捐助的,食宿于此的居士和游客较多,因此,吃过斋饭后,应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对此,台顶各寺庙的规矩不尽相同,西台和北台要求相对严格一些,最好事先询问清楚,钱也不要放入功德箱,当面交到负责斋堂的居士或僧人手中。
最佳徒步时节春秋两季尤其是六月和九月为最佳,这样可以免受冬季严寒、夏日暴晒之苦,但尽管如此,五台山的小气侯仍然难以保证有适合徒步的天气。
精彩图文欣赏清晨,东台顶东方地平线处,染上微微霞光。霞光从微白,到橙红,再到金黄,向两边延展,直至将地平线环抱。朵朵白云,泛出微紫、深红,又旋即褪去。天地间一片苍茫。终于,半边日轮跃出地平线。
初升的太阳,照在东台的牌匾上,铺满朝阳的金光。
东台的望海寺更是一片金黄,真是万紫千红,壮观极了!
东台望海峰,海拔米,在台顶建有望海寺和佛塔。寺内供“聪明文殊菩萨”。每到夏季的晴日,拂晓时登上望海楼向东眺望,这时在你眼前出现的是云雾蒸腾,犹如海洋,烟云缭绕,旭日东升,霞光万道,胜似在海上观日出。
看完日出,便沿着下山的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继续向前。
清晨,北台下的山坡上,一匹马儿在悠闲的吃着草,好像没有看到我们的到来。鸿门岩前往北台的小路。延着清晰的小路前行,平缓的草甸,感觉真是舒缓,此时天气也给力,清凉无风,非常适合爬山。
山下,通往台怀镇的公路蜿蜒曲折。
法云寺近在眼前,五台可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每个寺庙门前必不可少的就是狮子—菩萨的坐骑。
过了法云寺庙,沿着左面的小路继续前进。当然右边的公路也是可以选择的。
上切华北屋脊的朝台古道,目标清晰、机具挑战,有挑战就有激情,一鼓作气把它踩在脚下。
新建的华北屋脊牌匾近在咫尺,以前的在去年11月被大风吹倒。
前往北台的路,来个最后冲刺。
北台顶的海龙王寺。
北台顶华北屋脊山上绿草如茵,空气纯净,故明无垢,无垢文殊菩萨,心地纯净,一尘不染。
北台叶斗峰,台顶海拔高度为米,是五台山的最高点,也是华北地区的最高峰。台顶上有石砌的灵应寺,寺内供“无垢文殊菩萨”。立于台巅北望,茫茫苍苍中,可见北岳恒山山脉峰峦层叠,接踵而来,气魄雄伟壮观。
从北台一路大下坡来到传说中最美好的“草甸园”。
看到松软的草甸很想躺着不想走,尤其是已经疲惫的身心。
北台通往澡浴池的路,沿着山体的左侧行走,也可以走右边的公路。
扩建中的澡浴池,古时,这里有一眼圣洁的泉水,喷琼迸玉,神膏毕沸,人们见了无不喜爱。传说来此朝拜的人们,还可在天光云影之际,或者看到飘飘欲来的天仙,或者看到杖锡而至的沙门,或者看到朵朵盛开的花朵...所以,人们以为这一清澈见底的玉液琼池是菩萨沐浴之所。因此,来此瞻礼灵池的人们,在盛夏酷署之时,就拿香花,拭巾投入池中,让菩萨沐浴净身。
遥望中台,左边是新修的公路,右边是上山的小路。
沿着右边的小路,直达中台台顶。
上中台最艰难的乱石坡,几个小时磨练后,还是很悲催滴。
回牟流连忘返的草甸,就累的更不想向上攀爬了。
快到台顶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用围栏圈了起来。不过很多地方都被大风吹倒了。
中台翠岩峰,海拔米,其台“顶广平,圆周五里,巅峦雄旷,翠霭浮空,因以为名。”有诗赞曰:“群峰面面拥奇观,朝雨和烟积翠峦。策杖千山浑不倦,披裘六月尚余寒。苍崖碧嶂周遭合,古木黄沙四望宽。云雾渐看山半起,却疑身已在云端。”
中台的罗汉还是静静的坐落在冰冷的土地上,已经有3-4个年头了。
造型各异的罗汉。
出东台后,沿着向西的公路继续向西台进发。
通向西台的路是一片草甸和乱石堆,前段很好走。
眼前就是西台了,不过脚下都是乱石路,下山一定要小心。
右侧就是传说中的“八德功水”,只建议晚上西台打尖的驴友去,不然时间不够。
西台牌坊处右手有一条通向西来寺的公路,沿着路一直走,就能到八德功水。正前方巨石西台顶。
五台山八功德水西来寺是一座具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千年古刹,位于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五台山西台的北侧。距西台只有三里,海拔二千五百米。
通往八德功水的路,有一段为土石路。
八德功水:指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之水。又作八支德水、八味水、八功德水。佛之净土有八功德池,八定水充满其中。所谓八种殊胜,即: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同时,包围须弥山之七内海,亦有八定水充满其中,彼具有:甘、冷、软、轻、清净、无臭、沐浴清香、用之不伤体等八特质。
八功德水:具有八种好处的水,即
一、澄净,就是水澄清洁净,没有污秽;
二、清冷,就是很清净凉冷,没有昏浊烦燥;
三、甘美,就是水的味道,富有甜味;
四、轻软,就是水的性质,轻浮柔软;
五、润泽,就是滋润滑泽,有益身心;
六、安和,就是安宁和平,沐浴其中,安稳舒适;
七、除患,就是喝了这种水,不但可以止渴、还可以去饿;
八、增益,就是喝了水,或者在水中沐浴,可以增长人们的善根。
上述之八功德水,充满于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和须弥山与七金山之间的内海中。
返回的路上看到大师闭关修行场所,不知道那位大师在此闭关修行,不敢打扰,匆匆离去。
通往西台的小路,满身疲惫的向上爬去。
近在咫尺的西台,坚持一下就上去了。时间不够的驴友,晚上可以在此打尖。
西台法雷寺,是山西省五台山西台顶的一座寺院。隋文帝诏于台顶建寺的。
西台名挂月峰,海拔米,西台峰“顶广平,月坠峰巅,俨若悬镜,因以为名。”有诗赞曰:“西岭巍峨接远苍,回瞻乡国白云傍。孤峰岭翠连三晋,八水分流润四方。晴日野华铺蜀锦,秋风仙桂落天香。当年狮子曾遗迹,岩谷常浮五色光。”
正对面左手是西台通往吉祥寺的公路。
对面山体的公路就是通向狮子窝的道路。我选择直接下切,快速到达狮子窝。也可以走左面的公路到吉祥寺,再沿着公路走到狮子窝。
爬山这面山体,就到了通向狮子窝的公路。
“万佛琉璃大宝塔”是狮子窝大护国文殊寺的代表性建筑。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新皇帝登基年龄甚小,其母李娘娘,整日为国事担忧,恐江山有变,为祈愿国泰民安,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忽一日,娘娘似来到一处,周围有五座大山,近前有一对绿色狮子,狮子后有一宝塔,巍巍而立,千万诸佛绕塔而坐,佛光万道,祥云缭绕,一片祥和之象。塔平面八角形,十三级,高35米,基座石质,束腰须弥式,雕仰覆莲瓣,塔身中空,可登至五层。塔身外表全用黄绿蓝三彩琉璃装饰,除脊兽瓦垅外,周身镶嵌琉璃佛像约万尊,故又名《万佛塔》。各像侧面雕刻有施舍者姓名,既有太监,内官监,也有商贾,平民。塔刹极顶在仰莲座上设风磨铜宝珠一枚,风力磨擦,光泽晶亮。五层内镶有琉璃塔铭一块,是“直隶真定州王庆州孙等人于万历二十七年烧制”。
晚上可以在狮子窝打尖。
清晨,出狮子窝右侧,沿着围墙继续前进。看到路口左侧走。
在秋季凉风吹过,走在铺满金黄色叶子的路上,心里还是非常的惬意。望着那一片片黄色的树林,犹如一串串金色风铃,挂满树梢,沙沙作响,摇曳生姿。这些深秋里的可爱精灵,如风中金蝶翩翩起舞,装点着人间秋色,演绎着金色浪漫,散发着黄色诱惑。
经过莲花禅寺,看到这块石头,沿着左侧的小路直接下去。
为了朝台者的安全,沿途安装了很多地标救生牌子。
前方是个检查站,过了这个检查站,右手公路一直走,可到金阁寺。
眼前就是金阁寺的围墙。走到墙根前沿着围墙左转继续走,可到金阁寺大门。
金阁寺位于山西五台山南台之北,中台之南,除五座台顶的寺庙建筑外,金阁寺所处的地势最高,海拔米,距台怀镇约15公里。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金阁寺与中国密宗的传播和密宗创始人之一的不空法师有极密切的关系。
出金阁寺沿着右手公路走,便可看到南门收费站,由于是出山不收票,但要在这里开具反山票,不然下一步去佛母洞的时候又要收费。
南门检查站的牌坊,也是五台山景区的标志。
牌坊左侧20多米处,有一条上山的小路,体力好的驴友从这里走,可以节省很多路程。体力不好的可以一直沿着公路走。
路的左侧,可以看到五台山气象站。
过了气象站,沿着公路继续行走。
接近南台的时候,终于看到了可爱的小狐狸。要打此路过,留下买路财,无奈,只好翻出随身早已预备好的零食买通。
沿着公路转了几个弯后,南台终于出现在眼前。
沿着公路一直走,直到看到新修的朝台古道的石碑。
按石碑指示的方向,踏上朝台古道,一直爬升。
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来到南台的牌坊下。
南台名锦绣峰,海拔米,此峰“顶若覆盂,圆周一里,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故以名焉。”著名诗人元好问赋诗赞曰:“沈沈龙穴贮云烟,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将人境比,谁家随步得金莲?”
经过2天的痛苦磨难,终于要离开五台仙境了,大五等着我,元旦我还会再回来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