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区庄边镇萍湖村是革命老区村、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扶贫村,村域面积1.7平方公里。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萍湖村立足乡村实际,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电商平台销售等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从贫困村到小康村的路子越走越宽阔。
乡村振兴路越走越宽
近年来,庄边镇萍湖村充分激活“党建+”活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吹响同心“集结号”,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有序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枇杷是萍湖村的名优特产,更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种植历史悠久,以果实特大、外观艳丽、肉厚味甜、早熟、耐储运等特点而闻名。记者了解到,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着名果树栽培种植专家郑少泉博士就在萍湖村中引种“早钟六号”枇杷,目前,全村有近多亩果园,枇杷年产量可达约30万公斤。
去年,受疫情影响,萍湖村枇杷遭遇销售困境,相关部门在萍湖村开展了以枇杷销售为主的助农直播活动,帮助果农拓宽枇杷销售渠道。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把萍湖村的枇杷全部销售完毕,还带动了周边村的枇杷销售。尝到电商直播甜头的萍湖人,在今年枇杷成熟季,又通过“平台基地直采+直播带货”的方式,把萍湖好枇杷通过“零接触式”配送到全国各地消费者手中。
除了传统的枇杷种植,萍湖村还种植无花果亩,引进庄边真如台湾花果基地,启动“四花四果”现代化农业项目,形成了生机勃勃的生态产业。
萍湖村党支部书记陈维樵向记者介绍,以往,村民种植的农产品,都是“单打独斗”,运到镇上贩卖,或者等着商家来收购,价格不高,销售过程中损失也高。为了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强村富民,萍湖村成立了“庄边萍湖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注册登记“萍湖”商标,村民实现抱团发展。萍湖村还积极对接市振兴乡村集团、京东物流等,着力打造农副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培育“农户+电商平台+快递配送”现代农业销售模式。
在萍湖村“党建+”邻里中心,这里的电商直播平台不定时开通直播,不仅销售萍湖村自产的枇杷、无花果、枇杷蜜、枇杷膏、线面、豆腐皮等,还代销全镇优质的农副产品。电商直播既提高“萍湖”商标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又帮助果农拓展销售渠道、增加经济收入,为推进萍湖村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随着“萍湖”品牌的影响力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涌入这个小山村,寻找原汁原味的乡土味、文化味、人情味等多元味道,这使得萍湖村旅游持续升温。给村民提供了餐饮、民宿、摆摊售卖土特产等创收方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共享乡村振兴发展带来的红利。
美丽乡村入画来
漫步在萍湖村,只见村庄静谧,村道通畅干净,屋舍整齐、沟渠清澈,一步一景,美丽乡村入画来。而在五年前,这里还是个落后的“山沟沟”,村道泥泞,路边杂草丛生。
依托美丽乡村建设,萍湖村从基础设施、环境卫生上破题,逐步改善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立足山水生态资源禀赋,以水为魂,以绿为基,全力打造“水生态+水经济”协同护水模式。不断推进民生基础设施建设,铺设自来水管道、扩宽硬化村道,安装高清探头,在房前屋后建设部分围墙、清理排水沟、切坡,提升村庄卫生环境。依托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开展收集全村生活污水、修缮环溪步道、建设休憩亭、打造灯光萩芦溪畔夜景工程。投资约万元,建设环村休闲农业步道和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等,打造了萩芦溪畔“醉美河道”的靓丽风景线,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在美丽乡村萍湖村渐次展开。
在萍湖村“党建+”邻里中心,记者看到,村民们有的在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业务、有的在文化活动中心看书、有的在卫生服务中心就医,这里基本汇集了群众日常生活和办事所需的功能。“以前必须去庄边镇才能办的事,如今,在村里就能解决了。”村民陈阿姨高兴地说。据介绍,该中心整合了原萍湖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功能,实现了集党务、村务、事务、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
为调动广大农村党员、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萍湖村创新开展实施农村积分管理项目,将村民在参与农村治理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转换成积分,并凭积分兑换相应的物质激励。“昔日农村脏乱差,如今出来散步,手上有张纸也想着要带回去扔。”正在兑换礼品的村民郑大爷说:“没想到把门前屋后打扫干净,参加村里的活动就能获得积分,还可以换取生活用品,家也越来越美了!”
“山沟沟”成旅游胜地
萍湖村境内风光旖旎,人杰地灵,在城镇化建设迅速发展的今天,这里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自然风貌、古朴的民居、清新怡人的空气。
萩芦溪由西向东经萍湖村中部穿过,横跨萩芦溪的萍湖大桥,两边桥头分别伫立着一棵千年古树,油杉遒劲苍雄,荫盖如伞;榕树盘根错节,青翠欲滴。村中古建筑还完好保留祖厝、顶厝、楼顶、中厝、过垅,均为四百年以上的老宅。南面越山上的越五台可追溯到汉武帝时期。越王山下的南峰寺,建于五代,是闽中有名的古刹,也是闽中广业山区的祖寺。流经萍湖的萩芦溪上有四座陂——曲潭陂、圣钟潭陂、郑雇陂与后洋陂,为明代进士郑球所筑。四座陂历经多年洪水冲刷,至今仍保留明代的风格,可谓是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前,萍湖宫被辟为政府粮仓,储粮几千担,为莆田山区最大粮仓。年初,为迎接全国解放,闽中游击队夜袭萍湖宫,发动数千群众抢粮。
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丰厚的人文底蕴,近年来,萍湖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眼下正值暑假,真人CS、装甲运兵车体验、亲水平台、橡皮艇、竹筏等网红项目吸引众多游客,人们赏美景、品美食、玩趣味游戏,不亦乐乎。昔日的“山沟沟”,如今成了游客心仪的打卡胜地。
庄边镇乡村振兴办主任、萍湖村包村干部谢明聪告诉记者,萍湖村将围绕“一山一溪”自然风光,依托郑樵、郑球等夹漈文化、水车文化,开发乡村旅游。计划建设萍湖书堂、柴火灶自助烧烤区、露营基地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登山步道,对接民宿营运团队,安装一批可移动式的主题民宿,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基础。
近年来,萍湖村先后获得市级文明村、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最美乡村等荣誉,并被列为国家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萍湖村(枇杷)入选年度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未来,萍湖村将以农业为基础,辐射健身体育产业,拓展休闲民宿建设,延伸文化研学空间,打造全新的业态布局,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萍湖样板”。
来源:莆田晚报许伯英
责编:陈恒山
编审:严绍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