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
对
文
学第9期(总第期)
生命的思考
文/郭秀根
又一个雨季来临,在广袤的草原上,水草丰茂,一群角马正在大口嚼啃着脚下的嫩草,时不时有几匹警惕地抬起头环顾一下周围的环境,确认安全之后,继续埋头吃草。之间有一匹刚出生不久的小马颤颤巍巍地站立在地上,他的母亲爱怜地给它舔掉身上的杂物,整理好皮毛。在它的眼里一切都是那样陌生而新奇,它向前走出几步,停下来扭头望了望身后,发现母亲正一步不离的跟着自己。它似乎觉得该吃东西了,于是低头钻入母亲的胯下,将母亲的乳头吞入口中贪娈地吮吸起来。这是一幅多么唯美的画面呀!
然而就在百米之外的草丛里有一双罪恶的眼睛正在紧紧地盯着角马群,已经把目标锁定于这对角马母子,这是超级狮群里的一只壮年雌狮,是有着丰富狩猎经验的顶极猎手。为了把自己尽量隐蔽起来,它把身体压得很低,正在蹑手蹑脚匍匐前进,一步步向目标靠近,就在这时角马突然发现了这个危险的家伙,一声嘶鸣,受惊的马群奋蹄狂奔起来,小角马虽然不懂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动物的本能让它随着马群奋力奔跑起来,但是在狮子这样强悍的猎手面前,它的一切只是徒劳!几秒钟后,可怜这只才知乳香的小角马便丧生狮口......
我身旁的小外孙害怕的用手遮住了双眼不敢看屏幕上这一血腥的画面。但又忍不住从指缝里窥觑着事态的发展。此时角马妈妈意识到小角马已遭不测!痛失爱子或是产后虚弱使它的速度慢了许多,已经与马群明显分离开来,然而身后是另一只疯狂追来的狮子,距离在一点一点的缩短,只见狮子纵身一跃跳上了马背,角马拼尽全力原地几个盘旋同时将自己引以为傲的铁蹄用力踢出,狮子瞬间失衡而甩在地下,但马背上已然皮开肉绽。但它顾不了这些,求生的本能让它极速狂逃而去。但狮子即刻调整自己而穷追不舍。今天对于这匹角马来说是最霉运的一天,本来可以甩掉这只狮子而拣来一条活命,可偏偏这时那只刚刚猎杀小角马的狮子从侧面包抄过来,让它没有了一线生机。受血腥的刺激,发狂的狮子骤然提速,以绝对压倒之势从背后向角马扑去!几乎同时另一只狮子瞅准要害一记漂亮的锁喉绝技给角马以致命的一击!刺穿咽喉的钢牙使角马发出极其痛苦的呻吟,四肢激烈地伸缩,在一阵抽搐之后痛苦地死去!以母子双双葬身狮口而离开了这个世界。
血腥的猎杀过后,一切又回归平静,阳光依然明媚,湖水还是那样清澈。就连远处的角马群也丝毫不因同伴的消失而有所改变,依然悠闲地吃草。只是天空多了十几只等待分得一点残羹剩汁的秃鹫在来回盘旋。
这时我的外孙扑闪着大眼睛看着我说:“角马太可怜了!要是没有狮子,角马就会幸福地生活快乐地成长。为什么要有狮子呢?”面对小外孙天真的疑问,一时间我不知如何跟他解释。我拉起他的小手慢慢对他说:就在这片广阔的草原上,不仅生活着象狮子、鬣狗、猎豹等凶猛的肉食动物,同时也生活着角马、野牛、羚羊、野猪等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数万年甚至数十万年来它们共同生活,生生不息。彼此之间似乎水火不容,但是其实是相互依赖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啊,在这片草原上如没有这些凶猛的肉食动物存在,那样象角马、铃羊、野牛等植食动物就会无限制的繁殖,从而使得这片草原上植食动物的数量成倍或成数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增加,这样成千上万的动物可能会在瞬间吃光或践踏致死所有的牧草!失去牧草和居所后这些动物还能活下去吗?所以有了这些肉食动物就能使植食动物的数量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值,从而保证了它们的生存空间。当然这些植食动物也为那些肉食动物提供了食物。小外孙似乎听懂了我说的话,不时的点点头。
在自然界中,无论是森林、草原还是海洋、湖泊都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份和光、水、土壤、空气、温度等非生物成份所组成。其中每一个成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成为一个统一的综合体。它们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这种平衡实际上就是在每一生物群落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消费、分解之间的一种较长时间的稳定。如果其中某一成分过于剧烈地发生改变,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此外某种化学物质或某种化学元素过多地进入生物圈,超过了自然状态下的正常含量,也会影响以致破坏生态平衡。
然而自地球上出现了人类之后,他们凭借聪明的大脑,在进化的过程中利用自然渐渐地使自身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数量之多遍布全球各地。于是在很长时间里他们对其他物种展开了肆意的践踏,他们只要是看上了某一种动物,便会无情地猎杀它们!有时为了获得动物身上的一张皮、一对角、哪怕是一颗牙...也会对它们痛下杀手!
象冰川时代的巨兽猛犸象就是因为人类的大量狩猎而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17世纪,印尼的爪哇岛上生活着数量十分惊人的爪哇虎,有上万只,当欧洲殖民者进入岛上之后便对它们的领地展开了掠夺性的占有,并长时间大量捕杀爪哇虎,到了20世纪50年代,使岛上爪哇虎的数量锐減到20只!随着年最后之一爪哇虎在动物园内死去而灭绝。北非曾经大量生活的猛兽巴巴里狮和生活在北大西洋沿岸的美丽的大海雀也是因为人类的大量捕杀而灭绝...
此外人类凌驾于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之上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设施建设、人居条件改善、科学实验等在不同程度上也造成了水源、土地、空气的污染,使一些生物的生存条件遭到破坏。据一家国外媒体报道:人类仅用50年的时间就毁掉了地球上三分之二的生物!目前,环保问题,生态问题已经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保护地球上一些珍稀生物,各国政府建立了很多自然保护区。然而人类即使有回天之力又怎能让那些灭绝的动植物复活呢?
进入二十一世纪飞速发展的经济刺激了一些人的某一根神经,吃饱穿暖己不再能满足他们那种来自动物本能的欲望,对食物的追求变得让人不可思议。不知那一位大伽想出了一种近乎原始的食用方法叫什么″生吃猴脑”,即把一只活蹦乱跳的猴子卡在餐桌上,用钝器残忍地敲开猴子的脑壳,几个人围着桌子用馒头等蘸着血糊糊的脑浆吃得津津有味,令人作呕!为了口腹之欲,大到飞禽走兽,小到昆虫蝗蛾都纳入他们的食谱之中。把追求野味变成一种时尚。那昼伏夜出的“穿山甲”被人类当作药物和食物平凡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那呆萌可爱的″果子狸"也屡屡遭到人类的猎杀出现在餐桌上成为人们的下酒菜。就连躲在峡缝中连一丝光线都与世无争的“蝙蝠"也被人搜出来试着尝尝鲜。这里我想说,如果真的有上帝,那么他最后悔的一件事大概就是创造了人类吧!
由于人类对生命的肆无忌惮,史上曾受到瘟疫的多次惩戒,但还是不能引起人的警惕。年暴发的巨大瘟疫″非典"以其流行时间之长(1年零8个月),蔓延面积之广(32个国家和地区)让人负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惨痛的教训似乎没有让人真正觉醒。依然还有人一次次地触碰生态平衡这根红线,时隔17年的年(农历庚子鼠年)一场更大的瘟疫___"新冠肺炎”暴发之后迅速蔓延全球,人们象蜷缩在洞穴里的老鼠一样闭门宅家。陷入谈“新冠"而色变的恐慌状态。我国政府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负出了巨大的代价使疫情得以控制。目前至疫情暴发己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了,但是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冠病毒仍在疯狂的蔓延,严重影响了生产和人民的生活。从今天的疫情报告可以看到全球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已达1.14多亿,而死亡人数高达多万!再看全球的经济巨头美国感染人数高达.9万多,在全国人口中占比10%!然而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还在与日俱增。
生态平衡是生物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生殖繁衍的根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会使各类生物濒临灭绝。这次疫情的暴发很可能就是因为人类伤害到了这些病毒的原始宿主或是中间宿主而引发的。
面对一次又一次的瘟疫,尤其是本次尚未得到控制的新冠疫情,人真的该静下心来怀着一颗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心认真地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愿人类携起手来共同创建一个文明和谐、低碳绿色、环保美丽的地球村!
郭秀根部分作品荐读★驮者★石磨★我的第一支钢笔★父亲的土地情结★社办高中:教育的奇葩★戏台院儿的灯会★逆行者★故乡的学校★春节前夕话春节作者简介郭秀根,男,山西省五台县人,年生,年毕业于忻州师范学校。大专学历,爱好书法、写作。就职于五台建安学校。
《绝对文学》征稿函
一、推文时间:原则上每周一三五推发作品,如遇重大节假日或平台重要活动,随时调整推出时间。二、栏目设置:平台开设:精品小说(推发优秀的短篇小说,原则上不超过字。如遇优秀的中长篇,平台可以考虑以小说连载的形式推出),精美散文(原则上不超过字的美文),诗歌精选(推发50行以下的现代诗,古体诗要确保三首以上),佳作赏读(阅读平台推文后的感想,评论文学创作倾向等),专题报道(采访文学艺术界重大活动,报道优秀的作家、诗人先进事迹),杂文精选(推送有的放矢的言论、杂谈、小品文)等栏目。三、投稿要求:1、本文学平台不讲关系,以质取稿,严禁抄袭和一稿多投,所有来稿文责自负(投稿作者务必添加主编)。2、因人手有限,本平台概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投稿15天内未刊发或未接到用稿通知,稿件可另行处理。3、稿件必须是原创作品,未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