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作品桐木古今诗选之四楚山八景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http://m.39.net/news/a_5863504.html
黎远城

黎远城(—),字安国,别号石亭。安乐乡蕉源(今桐木蕉源)人。增贡生,清嘉庆七年壬戌冬恩赐正宾。

楚山八景

总咏

昭台远望极云端,古洞探奇眼界宽。

南岸桥头临返照,楚溪江畔涌回澜。

炉峰乍篆岚烟霭,仙韭偏承玉露团。

古岭樵人歌一曲,木天书韵振文坛。

昭台望远

昭台驻栅势崔嵬,王去台荒半草莱。

地险长留斑马迹,巅高不碍白云堆。

山罗大小儿孙列,树绕青苍顾盼来。

尔日辕还香水渡,于今萍实乐悠哉。

楚溪回澜

楚溪清浅下江南,潋滟晴光映碧潭。

旋转如螺分玉水,潆洄似茧挽丝蚕。

片云过处波层叠,孤雁飞来影二三。

寄语村童休掷网,任他澄澈尽托蓝。

仙韭承露

仙人遗韭楚山中,地脉于斯占化工。

倒韭双钩神奕奕,牟珠一串露融融。

休同老衲莳僧圃,不羡金茎立汉宫。

莫作等闲轻易摘,低头无语见芳丛。

木天书韵

一般乐育各村方,风雅争传六一堂。

构得木天堆邺架,挑来灯火夺星光。

悠悠漏静声闻远,卓卓文忠式谷长。

肯许当年曾其事,庐陵宦迹著萍乡。

炉峰篆烟

突兀炉峰势插天,峰头缥缈篆寒烟。

随风上出斜而整,带雨横拖断复联。

树有苍松犹憩鹤,石疑丹窀却非仙。

老僧到此空惆怅,无计移归供佛前。

石岭樵歌

樵歌袅袅度晴晖,声在南山是也非。

板有烂柯敲不断,腔无短笛和应稀。

间闻野鸟鸣高树,牵动萝藤坐翠微。

回首远天新月上,满肩挑得白云归。

南岸返照

楚峰倒晷照空虚,暮色粼粼画不如。

白藕塘清人采后,青山云淡雁来初。

牧童驱犊寻归路,樵子同群认旧居。

西岸斜阳东岸影,几多好景在桑榆。

欧阳洪猷

欧阳洪猷,字东畦。清乾嘉年间人,年前后在世,曾主修楚山欧阳氏八修族谱。

楚山八景

昭台望远

闲来凭远眺,策杖步昭台。

一带江山秀,平原栋宇恢。

高瞻常隐约,顾盼转徘徊。

赫濯声灵振,于今亦壮哉。

古洞探奇

石洞有遗踪,咸知是化龙。

粼粼排玉几,袅袅叩霜钟。

烛照看无数,渊深透几重。

探骊称妙手,千载仰奇峰。

南岸返照

两岸烟波阔,斜阳照岭南。

依闾闲杖履,沽酒载筠篮。

草长童驱犊,霞馀月印潭。

故人因晤对,聊憩此停骖。

楚溪回澜

不尽观澜意,行吟到楚溪。

一湾随往复,九折缕东西。

荡漾翻桃浪,循环引竹溪。

原泉知有本,习坎且留题。

炉峰篆烟

岚烟真耸翠,看拟篆洪炉。

缥缈开还合,霏微淡欲无。

祥光浮宝鸭,瑞气拥金凫。

香润云生礎,兼收入画图。

仙韭承露

春蔬承晓露,秀缀九嶷仙。

湛湛滋培厚,浓浓掩映鲜。

灵根依石畔,细叶茁峰巅。

圣世恩膏渥,祥符凤沼莲。

石岭樵歌

樵夫矜一得,到处析薪多。

乍听阳春曲,旋闻白雪歌。

刍荛供采择,棫朴备搜罗。

讵料干城选,其笑士如何。

木天书韵

木天勤校士,细玩壁中书。

逸韵谐金石,潜心辨鲁鱼。

分阴怜昼短,灯火透窗虚。

遍读秋声赋,宁忘六一居。

欧阳杰

欧阳杰,生卒里籍不详。

楚山八景

昭台望远

峭壁层台近日班,情殷吊古爱登攀。

天开图述离外地,地扑闾阊指顾间。

俯拨烟霞思楚羁,直冲霄汉望昭关。

苍茫云树看无际,最好诗情山外山。

古洞探奇

康良古洞始何年,蛟穴龙宫别有天。

石为嵌空形欲坠,髓经凝积质还坚。

寻幽雅趣探骊得,避暑新诗对客联。

欲识桃源今便是,引人入胜正悠然。

仙韭承露

是何耸翠透芳丛,无限菁华浥露浓。

拔地灵根凝古髓,悬崖翠带拂天风。

滋培不借园丁力,长养性凭造化功。

冒雨剪来香冉冉,相沿奕叶仰仙踪。

炉峰篆烟

炉峰不琢自成规,烟篆峰头一段奇。

腰软半横风摆处,性柔轻袅日斜时。

乍惊香雾迷山廓,遥认断云过水陂。

高卷霜帘凝远望,博山清景静中归。

楚溪回澜

一溪横渡石如磐,水浅沙明数武宽。

济异乘舆讥小惠,功同砥柱挽狂澜。

纹回虎眼随风皱,波叠龙鳞簇锦湍。

自古文章看水曲,漫云有术始言观。

南岸返照

侧岸斜阳衔半山,依衡紫气蔼函关。

数声牧笛青山外,几个人家曲水间。

竹影扶疏摇碧翠,花魂掩映透红殷。

诗情画意看无际,更送清辉月一湾。

木天书韵

高齐几度惠春风,漂泊书声彻远空。

绿草窗前无俗韵,青藜阁下尽文雄。

断断四壁寒蛩外,朗朗三更落烬中。

有客窥帘频侧耳,几回低首躁心融。

石岭樵歌

何处樵歌透野蹊,山鸣谷映岭之西。

和残碧涧听流水,唱罢斜阳过短堤。

只仗析薪肩日月,姑教吐韵遏云霓。

须知俚曲皆天趣,未许郢人肆滑稽。

楚地童谣

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

编按:《家语》卷二《致思第八》载:楚王渡江,江中有物大如斗,圆而赤,直触王舟,舟人取之。王大怪之,遍问群臣,莫之能识。王使使聘于鲁,问于孔子。子曰:“此所谓萍实者也,可剖而食之,吉祥也,唯霸者方能获焉。”使者返,王遂食,大美。久之,使来,以告鲁大夫。大夫因子游问曰:“夫子何以知其然乎?”曰:“吾昔问津于楚,闻童谣云(略),此是楚王之应也,吾是以知之。”又孔子告使者曰:“萍者,浮泛不根之物,乃结而成实,虽千百年不易得也。此乃散而复聚,衰而复兴之兆,可为楚王贺矣。”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载:楚昭王渡江获萍实于此,因名。今桐木有楚王台、楚昭王庙。

韩愈

韩愈(—),字退之。河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公元年任袁州剌史。

楚王台

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木荒。

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昭王。

编按:全唐诗作《题楚昭王庙》。诗中楚王台在桐木楚山与东山交界处,上有旧庙,壁题韩公诗,或为韩公袁州剌史时题。

谢谔

谢谔(—),字昌国,人称艮斋先生或桂山先生。江西新余人。南宋绍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著有《艮斋集》。

楚台

曾向荆州问五台,初无踪迹但蒿莱。

谁知此地登高处,日见烟云万里开。

徐琏

徐琏(—),陕西西安府朝邑(今大荔)人。弘治(明孝宗—)进士。由户部郎中出为袁州知府,宸濠之变,从王守仁倡议平叛,获首功,迁江西右参政。

楚台夜月

萍陵龙旆驻昭王,世往名存事可伤。

夜静东来吴月近,云开四望楚山长。

幽藏野鸟鸣高树,影落荒岩送夕阳。

遥忆登高临惆怅,筑台空负重贤良。

文膺元

文膺元(?—),号服斋,生平待考。有《服斋集》(佚)。

楚昭王庙

昭王遗迹昔曾经,霸业销沉战血腥。

右领岂能亡郡国,孤臣空自哭秦廷。

依然萍实遗呈瑞,未必河禜便有灵。

我掬寒浆酹江水,碧天无际楚天青。

林有席

林有席(—)或(—),字儒珍,号平园。江西分宜人。清乾隆十七年()中进士,授东湖县(今湖北宜昌)知县。著有《铃阳诗征》、《高林诗钞》等。

楚山诗

楚山高出白云隈,

我来览古心悠哉,

渡头香水共徘徊。

昭王霸气久销歇,

古木苍苍风发发,

台畔空照山头月。

编按:《昭萍志略》载“楚山在县北萍实里,距城九十里,高耸峻拔,烟云缭绕,楚王曾经此。后人筑台其上,年久圮。生员欧阳典偕族人重筑。”今属桐木镇楚山村。

杨柄中

杨柄中(——前后),人称葵园先生。安乐乡(今福田清溪)人。拔贡。工诗擅文长画,有《葵园诗钞》。

楚昭王台

三湘七泽有君王,匹马何缘到此乡?

燧象无功离故郢,长蛇荐食避高冈。

至今石上留遗迹,自昔山头祝瓣香。

往事销沉千载后,楚台西望正茫茫。

文鸿

文鸿,字宾叔。生卒待考。嘉庆道光间萍乡归圣乡(今麻山横岗)人。道光五年(年)举人,大挑知县。有《味淡轩诗草》(清道光十七年刻,萍乡图书馆藏)。为文廷式叔祖。

楚昭王庙

河祟云飞事渺冥,能回故国即英灵。

吹箫侭乞三吴市,绝粒终依七日庭。

从古楚台啼宿鸟,而今茅屋走流萤。

湘兰沅芷都留泽,不及秋萍半掬馨。

谢先模

谢先模(——),江西奉新人。曾执教萍乡。

楚昭王庙

依稀庙址草青青,启霸兴邦显地灵。

欲起昭王亲问讯,功成岂食楚江萍?

刘洪贵

刘洪贵(—),桐木村人。教师。萍乡市诗词学会会员,上栗县诗词学会会员,桐木诗社发起人之一。

采风楚王台

楚山楚水楚王台,骚客今朝访古来。

战马驰骋蹄印在,昭王检阅雁阵开。

诸侯争霸民涂炭,历史无歌国受灾。

一统中华无硝烟,江山永固赖奇才。

柳源裕

柳源裕,上栗镇人。教师,后从事新闻工作,现任上栗县电视台编辑。有《再柳堂文选》。

楚山行

亘古演兵场,烟岚万众庄。

河边排新宇,野老著时装。

犬吠来宾客,蛙鸣送稻香。

民安吴楚地,小庙倚昭王。

彭和林

彭和林,桐木枧冲人。萍乡市社保局局长。

登楚王台感怀

楚王台上叹经年,放眼罗霄梓木巅。

臣子哭秦还郡国,枭雄争霸逝云烟。

千峰湘赣两湖水,万里江山一脉天。

儿女归心终夙愿,和谐共济梦团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wtxfc/9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