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随着书写的行为越来越少,我们对于真实的笔迹也越来越陌生,而每当我们有机会看到前人的手迹,一张书法、一副对联、或者几页书信、一本日记、甚至一条便签,多少都会在心中泛起一丝涟漪,这是书写带给我们的温度。
#书写的温度#
近代名人手迹
董桥先生
董桥先生有一本集子《文字是肉做的》,他说“人心是肉做的,我相信文字也是。人性的光辉发诸文字,文字也沾染温暖。反之呢,从文字的温度里能否测量出人心的温热或冰冷?”董先生的文字总是耐人寻味,回味悠长,如同他的书法一样。白谦慎说:“董先生的字,像宋词,有韵致,有意境。”还说“董先生的字不汲汲于点画结构的精准严整,在自由挥洒中展现作者的胸怀和学养。”
董桥行书韩翃诗
纸本镜心
尺寸:28×16cm
释文: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款识:韩翃《寒食》,董桥。
钤印:董桥
作者简介:董桥,福建晋江人。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曾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研究多年。历任《今日世界》丛书部编辑、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制作人及时事评论、香港《明报月刊》总编辑、《读者文摘》总编辑、《苹果日报》社长等职。出版作品三十余种。
董桥行书李白诗
纸本镜心
尺寸:28×16cm
释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款识:李白《早发白帝城》,董桥。
钤印:董桥
傅申与白谦慎年
张充和与白谦慎年
“年8月,我和妻子驱车至首府华盛顿。此行的目的除了旅游,便是拜访傅申先生。傅先生时任佛利尔美术馆中国部主任,是著名的书法史学者。早在年春,当我还是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四年级本科生时,就曾写信向他请教海外书法研究的一些情况。8月6日,我和妻子与住在华盛顿的老同学许之微、张向欢夫妇一起前往傅申先生府上拜访。”
——白谦慎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