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圣界,佛国五台。在佛教信徒的心中,朝台是一次净化心灵的朝圣旅程。在徒步爱好者心中,五台连穿是一条体验华北屋脊高山草甸自然风光和千年佛教圣地历史文化的经典路线。徒步五台山的最佳时间应该是每年在六月到九月。过了十一,山上就开始下雪了,已经不太适宜徒步。
年5月末,与亲友四人相约徒步五台山,走进这清凉佛国,开启人生中第一次五台山之行。五月时分,平原地带已经开始步入夏季,五台山上气温仍然较低,山上的草甸还未从枯黄中觉醒。周五(28日)晚乘坐北京到五台山的绿皮火车,次日凌晨4点多到达繁峙县的火车站,转乘广场上的中巴车上山,抵达海拔米的鸿门岩。这处垭口距离东台仅有三公里,也是去北台的必经之路。
在鸿门岩下车,天已经大亮,虽然阳光已经洒在山野,山风还是让人感到几分寒意,整理好行装,向东台进发。从鸿门岩到东台的这段路程算作整个徒步的热身。抵达东台望海寺,瞻仰了寺庙后,原路折返,以鸿门岩为起点向北台出发。
从鸿门岩到北台有约13公里,只有选择走松软的草甸小路才能体验到行走在“草毯”上的乐趣,中途需要翻越数个山丘,隔着山间密密的的松林,回首东台,望海寺已经隐身不见。
东台与北台的途中唯一的寺院是法云寺,这是一座尚未完全竣工,也没有僧人的寺院。这里自然成为驴友们的中途休憩之所。
几匹马儿悠闲的在啃食刚刚泛绿的青草。整个夏季,它们都可以毫无拘束的在山间游走觅食,它们的主人只会偶尔上山查看一下。
要抵达北台,要经过一段艰难的爬升。舍弃盘旋的车行道,沿着乱石杂草间无数驴友踩出的山间小径斜切向顶峰叶斗峰。台顶海拔米的高度,傲视整个华北平原,“华北屋脊”近在眼前。
中午时分,抵达东台顶,瞻仰灵应寺并短暂休息。一只黑黄相间、体态肥硕,拖着蓬松长尾的灵狐徘徊在游客周围,期望得到施舍的食物。作为游荡在五台山的精灵,它深知朝台的游客大都带着一颗佛心,不仅不会伤害自己,还能够得到馈赠的美味食物。
大概是对我们施舍的食物恋恋不忘,当我们离开北台的时候,这只灵狐尾随我们向走向中台。
在爬上一条长坡之后,抵达中台演教寺。大概是因为海拔较高的缘故,弟斌身体不适,我们向寺院的师傅请教可以挂单后,改变原计划,选择在中台住宿。
寺院中宝塔前磕长头的僧人。每一次站立、下跪、俯身、起身,都心无旁骛,虔诚向佛。
每个朝台之人的一块石头,在山巅聚成玛尼堆。
台顶的气候变化莫测,说变就变,刚刚还是的晴朗天空,突然飘起雪花,傍晚时分又是万里无云,可一览落日余晖。
第二天,又是万里无云的好天气。在寺院用过早餐后一行五人出发。
由于昨天少走了一段路程,下午还要在台怀镇搭乘长途汽车返回北京,我们按照寺院师傅的指点在一处小路下撤。
俯瞰山谷中的风林禅寺,寺院掩映在密密的松林之中。
经过风林禅寺,短暂停留后,沿着山谷的公路在下午两点半左右抵达台怀镇。距离长途汽车发车还有一点时间,匆匆瞻仰了车站附近的普化禅寺,寺院的影壁、砖雕、斗拱非常精美。
这处影壁下方隐隐露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的红色标语。建国初期声势浩大的支援抗美援朝运动的浪潮在古老的寺院留下的历史痕迹。
这次五台之行,没有走完计划到狮子窝的行程,留下些许遗憾。不过,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全新的旅程,在人生旅途哪有事事圆满呢?这次留下的遗憾或许是下次再次朝台的缘起吧。
时年5月29日—5月30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