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频道文化周刊丨五台八大套活着的音

医院订阅哦

文化周刊

启迪思想温润心灵

五台《八大套》主编朱生和

朱生和:五台八大套是五台县土生土长的地方音乐的经典,是一个大型套曲,它一共由八套套曲组成的,每一个最少的有四十多个曲牌,最多的有七十九个曲牌。演奏下来规模宏大,而且曲调优雅,人民群众特别喜欢。说是在清朝皇宫里面,也有五台八大套这个演奏班子,最盛行的时候是清末,在五台基本上现场演奏达到极盛时期,当时比较有名的就是牛为贵、赵成贵这两位音乐大家。

牛为贵家谱

牛为贵族孙牛六聚

牛为贵家传乐器

五台《八大套》工尺谱

牛为贵玄孙牛玉堂

牛玉堂:工尺谱没谱子,就是点几个点点,你还得拿着调背,晚上两个小时不叫你睡觉,背。

作为民间乐种,五台《八大套》最早也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于五台,因为有了学校、有了教程,五台《八大套》也有了谱本。

五台《八大套》田家班传承人田林文

田林文:鼓班没有谱本,都是用口传,谱本是我们过去建立了一个音乐班,收集了很多的古代曲,把部分鼓曲就组成了八大套。成立学校以后,我们就把资料储存起来,一代一代传下来。

田林文的曾祖父田德义曾经营民间鼓坊,因一次“事宴”看中了牛为贵高超的演奏水平,出巨资聘请牛为贵担任鼓坊教头,开启了“牛氏”历时半个世纪的执教生涯,并编写了“民间鼓乐教材——《八大套》教程”。

五台《八大套》俗字谱

五台《八大套》传承了千年,然而今天却面临着种种冲击。为保护、传承五台《八大套》,从年开始,白俊章、朱生和、韩先平、李福堂等经过六年的调查研究,搜集了宋、清、民国时期以及当今的《八大套》乐谱23种和年以来大部分的音像资料,并组建了《八大套》演奏培训班,结束了半个世纪以来五台县无人吹奏《八大套》的历史。年11月10日,牛家班与田家班首次完整演奏了五台八大套。

牛家班

田家班

原国家文化部艺术局局长曲润海

曲润海:我感觉五台八大套比较清雅,是要坐下来品的。作为一个文艺作品,关键的问题是保护特色,如果光片面讲做大做强,没有特色,你说的大和强,实际上不存在,所以保护母本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母本保护好,就会生出生命力更强的东西来,所以成立个研究会,继续收集整理、恢复原貌,功德无量。

年7月11日到15日,第二届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在海口举行。五台《山西八大套》乐队演绎的八大套曲目之一《鹅郎套》,以及《大得胜》“一带一路”吉祥颂,以其高雅、明快的曲调,高超的技艺赢得在场观众及专家评审的赞扬。

中国音协打击乐协会会长金纪广

金纪广:这个节目是山西的传统的节目,无论是从形式上,编制上,曲目的内容上,都是民族民间乐种的精品,所以我们当时在选节目的时候一致的要把这个节目选上来。

五台《八大套》传承至今,从它的曲调里,我们不仅可以直观其实际存在的古代音乐形态,还可看到当今《八大套》顺应社会潮流、恢复振兴、蓬勃发展的昂扬态势,这是古老乐种鼓乡五台人民的才华积淀,更是传统音乐艺术在当下的现代表达。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在视频中发现......

每周日晚18:50

山西公共频道《文化周刊》

不见不散

文化周刊

启迪思想

温润心灵









































治癜风
病毒式营销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wtxls/14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