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人物玉米仙子陈永欣

“玉米仙子”陈永欣

“我看玉米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它!呵护它!哪一个玉米都有它的亮点”。陈永欣这样定位自己和玉米的关系。甜糯玉米,具有营养丰富,蒸煮后子粒透明,柔软清香,甜糯适口,冷却后不易变硬等特点。因此,该品种的果穗鲜食风味极佳,所以被称为水果型玉米。为此,它成为一个新兴农业产业。

“陈永欣,一个致力从事甜糯玉米品种选育和栽培保鲜加工技术研究的人,愿与天下有识之士共同探讨甜糯玉米这个领域的事宜。为甜糯玉米事业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这是陈永欣的自我介绍。在诸多甜糯玉米学科当中,有一位先后取得二十多项科研成果的年轻育种专家,她就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甜糯玉米研究室主任陈永欣研究员。

陈永欣,女,年10月出生,山西省五台县南坡村人。年7月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毕业后被分配在五台县农牧局工作。年3月,调入山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主要从事甜、糯玉米育种、栽培、保鲜加工技术研究工作。现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甜糯玉米研究室主任、二级研究员。全国鲜食玉米产业大会专家,山西省现代玉米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山西省专业技术学术带头人,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山西省玉米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农科院甜糯玉米专题负责人,山西省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农科院院党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山西农业科学》第三届编委会委员。

她致力于甜糯玉米新品种的育种、栽培、保鲜加工技术的研究,对我国特别是山西省、忻州市的甜糯玉米生产、加工、实现产业化做出了较大贡献。

年,她随同原所长杨亚凡、办公室主任田福海和丈夫翟广谦一起搞速冻甜糯玉米加工。在加工甜糯玉米期间,她发现甜糯玉米加工在国内几乎是空白,原因是当时甜糯玉米品种非常缺乏,而专门从事甜糯玉米育种工作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在暗暗佩服杨所长有超前意识的同时,她心想:“如果把甜糯玉米品种选育的难关突破,就可以大面积的种植,大规模生产加工,玉米种植结构就可以由自给型向经济型转换,就能改善农民的经济状况了。”于是,她下决心把甜糯玉米品种的选育与应用作为自己一生努力的方向,从此,陈永欣踏上了人生奋斗的旅程。这些年来,从种子播到地里以后,她是看着幼小的玉米苗出土,然后放苗、定苗、拔节、抽雄、吐丝、散粉、成熟、收获到玉米果穗脱粒,每一株玉米她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摸了多少次。在成千上万的玉米材料中她能够清楚的记得哪一类玉米,从种子、幼苗、开花、成熟到果穗、子粒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她钻在玉米堆里一干就是三十年。“我看玉米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它!呵护它!哪一个玉米都有它的亮点”。她对玉米这份特殊的感情始终没变,她执着的爱着玉米育种工作。

陈永欣在试验田认真观察玉米

在陈永欣的记忆里,年是她玉米育种事业的起点,当时年仅30岁的陈永欣开始主持玉米育种课题研究工作,是当时玉米所最年轻的课题主持人,山西农科院青年基金项目“鲜食玉米新品种选育”是她主持的第一个项目。项目实施3年间,她既当主持人,又当执行人,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年的项目验收会上受到院领导的大力表扬和高度重视,科研处张处长当场表态继续支持工作并建议学习升造上台阶,这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年工作有了起色,品种有了苗头,她再次申报了农科院青年基金项目。年至年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她忙里偷闲参加了中国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生班的学习,圆满结业使自己在业务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玉米授粉是培育良种至关重要的环节,授粉的最佳季节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季,玉米开花散粉就那么关键的几天,如果错过了时间不仅配不成组合,有的材料自交果穗也保证不了,几年的辛苦将前功尽弃。玉米杂交选育采用花粉人工授粉技术,按照玉米开花习性,将母本雌穗吐丝前用羊皮纸袋套住,相应父本散粉开始后,授粉前一天用羊皮纸袋套住父本雄穗,第二天用父本花粉进行授粉,一般每年要做两千多个组合,有苗头的配制大组合,一个大组合要做几十穗。夏日高温酷暑,也正是玉米的最佳授粉季节。太阳刚刚露头,玉米植株叶上还挂着晶莹般的露珠,大家就得在地里忙活。进行认真观察、记载玉米特征,悉心分析如何有效利用每一个玉米材料,紧张利索的给玉米一株株套袋、一株株授粉。一天她要在田里走7—8个小时,汗水湿透衣服,太阳晒黑脸皮,整个人都累的腰酸腿疼。她常说“玉米育种虽然很辛苦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每给一株玉米授粉就觉得希望在这里,奇迹会出现!疲乏和劳累就荡然无存了。”

夏季的天气变化莫测。一次,陈永欣她们在前一天刚浇了水,从第二天开始一连下了一个星期的雨,雨刚停,陈永欣迫不及待地赶到试验地,因为怕误了玉米的最佳套袋授粉时期,她顾不得积水和泥泞,脱掉鞋踩在泥泞中就开始给玉米授粉,结果一进去才发现,泥几乎没到她的膝盖。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从未想过放弃。为了加快育种进程,每年的冬天又义无反顾的去海南育种基地观察材料、套袋授粉。

人常说,有得必有失。放得下,才能走得远。有所放弃,才能有所追求。就这样,忙了科研工作,就拉下了照顾家人和孩子。孩子小的时候,正是陈永欣甜糯玉米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她每天要早早赶到试验田,只好把孩子放在邻居家,让邻居帮忙照顾。当孩子上了小学后,别人的家长提前半小时就在校门外等候接孩子,只有陈永欣接孩子最晚。有一天中午,当陈永欣忙完手头的工作,才想起孩子还没去接,赶忙骑上自行车往学校跑,结果孩子在学校等不及自己步行回家了,她到学校一看孩子没在就急忙往回走,回家后邻居告诉她,孩子知道她已经去学校了,就又去学校了,于是,她就骑车又去学校找孩子,就这样,两个人走了好几个来回终于在路上相遇了,孩子又冷又饿,脸上挂着泪痕,当陈永欣看到孩子的可怜样时,心里一阵酸楚,抱紧了孩子,泪水悄悄落下。如今儿子长大成人,对妈妈的工作很是理解与支持,他为有这样的母亲感到骄傲。

对于一个事业型的女性来说,兼顾事业与家庭就成了问题。她觉得对丈夫照顾的很是不够,而是丈夫的理解、支持和鼓励成就了她。她的丈夫是单位领导也是科研骨干。在最忙、最累的时候,这位身兼管理、科研双重任的大丈夫总是放下身段,默默地承担起家务,打理好家里的一切。由于有了丈夫的支持与帮助,让她有了外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的机会,有了全身心工作的心情与精力。年的9月间丈夫由于劳累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就在他最需要照顾的时候,陈永欣却因撰写山西玉米产业调研报告而不能陪伴在他的身边。由此可见,一个做好一件事情并长期坚持下去是何等的不容易!

为了做强做大甜糯玉米这项事业,她从品种的选育、遗传规律、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鲜食期品质变化规律、采后保鲜技术、速冻保鲜加工技术、真空保鲜加工技术、产业化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阐述。她撰写了“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利用研究”、“糯玉米主要性状遗传规律研究”、“糯玉米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及加工利用”、“甜、糯玉米适采期的确定及采后保鲜技术”、“玉米穗真空包装保鲜加工技术”、“晋单(糯)41号玉米及其产业化开发”、“发展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糯玉米”、“黑色糯玉米种质的创新与利用研究”等60多篇学术论文,论文被下载和引用多次,极大地指导了科研育种、种植、生产和加工。

发表的论文期刊

我们说十年磨一剑已经很非凡,而陈永欣是三十年磨一剑。这真正是为了中国的甜糯玉米事业的发展砥砺奋进的三十年。她的艰辛付出换来了累累硕果。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后主持国家、山西省、农科院科研课题40余项,先后取得科研成果21项,其中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山西省星火科技特等、一等、三等奖各1项,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奖4项;制定山西省地方标准2个,在省级、国家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论文被下载和引用超过六千多次,对我国甜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种植、生产和加工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30年的辛勤努力,陈永欣育成黄、白、黑、甜糯玉米系列新品种10个,成为山西省甜糯玉米学科带头人,全国年轻的甜糯玉米育种专家,大家都亲切的叫她“玉米仙子”。

让她引以为自豪的是,年她主持选育的山西省第一个糯玉米新品种晋单(糯)41号(鲜糯1号)以其穗型美观、籽粒金黄、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鲜食有糯中带甜、清香可口、皮薄无渣之感的特点,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20年,深受种植户、加工厂家、经销商、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我国黄糯玉米经典品种。年选育成山西省第一个加强甜玉米新品种—鲜甜2号;年育成山西省第一个黑糯玉米品种—晋糯8号。最近育成的黑糯玉米领航品种晋糯10号、晋糯20号,居国内领先水平。10品种熟期上早、中、晚搭配;色泽上黄、白、黑搭配;风味上集甜、糯、香于一起;用途上既可鲜食、真空、速冻保鲜加工,又可干籽粒利用,这为山西省及我国甜糯玉米产业发展提高产品档次、丰富产品种类、拓宽加工渠道提供了品种保证。极大地满足了生产和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其中晋单(糯)41号、晋糯8号、晋糯10号、晋糯20号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是众多单位模仿的对象,赶超的目标。因此山西成了全国有名的甜糯玉米生产加工基地,山西的甜糯玉米产品在全国遥遥领先。

她率先研究的“速冻、真空包装甜、糯玉米栽培与保鲜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成果让鲜嫩甜糯玉米保持原有形态、色泽、风味及营养成份,周年供应市场,并形成了一项积极的产业。甜糯玉米产业发展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带动了食品加工、造纸、塑料、机械设备、物流运输、通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吸收就业人员,培养了一批甜糯玉米市场经济人,拉动了山西地方经济。甜糯玉米产品备受人们青睐,在天寒地冻的北方让人们吃到甜糯香鲜的糯玉米。

为了使所育品种发挥最大生产潜力,实现轻简节约化栽培,为了规范甜糯玉米鲜穗市场。进行了鲜食甜糯玉米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膜侧播种机的研发,鲜食糯玉米果穗等级划分。她制定了《鲜食糯玉米栽培技术规程》、《鲜食糯玉米等级划分标准》,还研制发明了《一种玉米地膜垄铺侧种播种机》。

为了将甜糯玉米优良品种、优质高效栽培、适期采摘、速冻、真空保鲜技术推广应用,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甜糯玉米,让甜糯玉米成为城乡居民家常饭,同时做好、做大、做强甜糯玉米这项产业,上讲台、下田间、进厂房进行技术培训、实地指导、网络平台宣传,大大加速了人们对甜糯玉米的认知度。

获得的荣誉

一份辛劳,一份收获。她的认真、执着、帮人助人受到大家一致好评。多次评为五台县、玉米所、山西省省农科院、忻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忻州地区“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优秀妇委会干部、“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百佳女性”、“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三八红旗手、优秀女企业家、经济女性年度人物创新奖;山西省科技奉献一等奖;山西省专业技术学术带头人;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全国鲜食玉米产业大会联盟评为产业贡献奖。带领的团队成员团结一致,爱岗敬业,刻苦攻关,走出了一条硕果累累的研发之路,构建了一个和谐的玉米育种研究室。连年评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推广模范课题组,玉米研究所先进集体,给所在单位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连续16年评为玉米研究所先进集体;连续6年评为省农科院成果转化先进课题组;年评为山西省三八红旗集体;年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入编《中国杰出女性名典》,《中国优秀农业专家》,《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等,是我国年轻的玉米育种专家。作为甜糯玉米事业带头人,被《山西工人日报》、《经济日报》、《山西妇女报》、《科学导报》、《忻州日报》、《山西电台》、《农产品加工》、《忻州网》等媒体特别报道。

面对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迫切需要生产出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玉米品种,由此,她会在甜糯玉米育种路上一直走下去,带出一支好队伍,向着更高的育种目标迈进,她将带领她的团队向着更高的育种目标迈进,她将奉献出更多更好的甜糯玉米新品种为全国、为山西省、为忻州市甜糯玉米产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胡立成,笔名虹雨,五台县东峪村人,医教世家之后。文化传媒人,品牌创意人,抗战红色文化传承人,乡土文化宣传人。北京市写作学会会员、国际摄影协会会员、文字友情新媒体总编、中国网特约编辑、《旅游作家》专栏作家、山西新闻网慢游山西专栏作者、国际摄影杂志记者等。曾多次在全国刊物上发表并获奖。邮箱:

qq.







































北京白癜风治疗价钱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wtxls/1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