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五台老乡俱乐部”,再点击“ 干粮礼品都有它
过年做下白面饺
油炸山药和豆腐
配合烩菜也凑乎
各位游客走累了
坐一坐,歇歇脚
美味小吃价不高
吃啦木有问候到
吃腻珍馐和佳肴
你来五台走一遭
好吃好喝好招待
小吃种类我来报
豆腐丸子
豆腐丸子可以说是咱们五台的特色,其他地方很少有做的,即使叫豆腐丸子,其原料和做法也与五台的不一样,所以,要是你们有小伙伴到五台游玩,可以让他们品尝一下的。
五台的豆腐是浆水豆腐。豆腐丸子以豆腐为原料,先将豆腐捏碎,揉制,团团,成型,以糖上色,入油锅炸制,外焦里嫩后,以汤菜炖煮,入味而食。也当做烩菜原料加以烹制,是年节家家必备的传统美食。正宗的五台豆腐丸子咬的时候比较精,但是咬开后里面的白豆腐却鲜嫩美味。它,值得你品尝!
烩菜
五台大烩菜是五台的特色菜,由豆腐、丸子和烧肉等烩制而成。口感极好。特别是天冷的时候,人们忙了一天,回到家,吃一锅热乎乎的烩菜,加上一杯好酒,舒服极了!烩菜的特性,就像五台人骨子里那股子坦诚直白、友善相处的性情一样。因而,我常想由烩菜想到我的五台,那是家的味道!每次回家的五台娃,妈妈都会做一大碗烩菜!豆村的烩菜就很有特色!
糜子粉
糜子粉大概就是糜子凉粉的简称。
一大早在五台县城溜达,就会看见路边数个塑料大桶里泡着的一坨坨的吃食,那就是糜子粉。一坨一块钱,可凉拌,可炒食。糜子面加水,卸好后,下锅熬制,熟后置于碗中冷却,成型即可。
不烂子
炒不烂子,是五台有名的小吃,并且也可以作为主食食用,主要原材料为土豆、面粉,然后加作料炒熟即可,可根据个人喜好调味。炒熟的不烂子很酥软,口感甚好。这种美食发源于五台旧社会的穷人家庭,买不起菜,主食又不够吃,所以也叫苦累。看来美食都源自劳苦大众。五台山下的台怀镇就有一家炒的很不错!
砍三刀
五台特产之砍三刀,又名油布袋,色呈金黄,绵甜利口,是五台山人春节期间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年年关,家家制作,户户蒸食,代代相传,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五台劳动人民生活贫困,常年以玉米为主食。为了改变这种单调乏味的饮食,五台人便创制了一种粗粮细作的食品。炸制时,为使麻油渗入其中,要在上面砍三刀,故称“砍三刀”。又因其吃起来油香四溢,故又称“油布袋”。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油布袋”的口感人们在原来料的基础上加入黍米面(俗称黄米面),这样再蒸出来口感劲道绵润。更能激起你的食欲。
焖面
焖面不得不说也是五台的又一道美味,将油、酱、葱姜蒜等炒几分钟,随后放入土豆和豆角,再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将擀制好的面条放入锅内,盖上锅盖焖制数分钟即可。焖面的难度比较大,一不小心做出的面就会半生不熟,但是成功的焖面色香味俱全,面条微硬但有嚼劲儿,面条浸透了汤汁,非常有味儿。
高粱面鱼鱼
在五台,高粱是当地的主要农作物,经过多年的历史延续,高粱面早已成为五台人的大众食品。高粱面的吃法五花八门,其中高粱面鱼鱼最具代表性,是五台的特色食品。旧时婆家常把“搓鱼鱼”当作考察媳妇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所以姑娘在出嫁前必须把这门技艺作为重点厨艺加以掌握。要想使高粱面食精致、上口,其制作过程十分讲究,“煮、泼、搓、蒸、调,这五个字即可概括整个面鱼鱼的制作流程。
莜面
“莜面栲栳栳”是用莜面做的一种面食,属于粗粮。将莜面加开水和制,熟练的妇女们用手掌在菜刀上一推,食指一卷,做成筒状形,做好后挨个站立并排在笼屉内蒸熟,然后配以羊肉或者台蘑汤调和即可食用。
其工艺讲究,成形美观,并且食之香醇异常,令人回味无穷,就连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时,也以品此为人生一大快事。
锅盔
锅盔,也叫锅馈、光奎,是一种面制炉烤的糖馅饼子,是五台的一大特色。圆边长方形,每个重2两,多用于宴席待客;也有不包馅的,称空心锅盔,烤熟后一切两半,手捏两边,自然张口,可夹卤肉吃。空心锅盔,也叫半锅盔,戏称“蛤蟆含蛋”。还有一种叫玫澄锅盔,更是锅盔中的上品。锅盔表面呈黄红色,具有香甜酥脆等特点,利口不粘牙,存放色味不变,始终酥脆如初。成品锅盔外表黄白相间,内瓤起层,入口细嚼,又酥又脆,甘美香甜,久存不坏,便于外出携带。
揪片儿
揪片儿融合了大烩菜的多样性和面食的易消化性,再添加进了汤的饱和感,让人看着就忍不住流口水。揪片儿将面和好以后,擀成薄饼状,然后切成一寸宽左右的面条,再一片一片的用手揪到煮沸的锅中,煮熟后配上各种哨子食用,也可以先将豆角、西红柿、茄子等炒至七成熟,然后加水煮沸后揪入锅中食用。
因为做揪片儿和的面比较软,所以揪片儿吃着很是筋滑。只要你招呼一声,保证一大盆揪片让您吃的再也忘不了这种美味。
油糕
五台的糕与此不尽相同。五台的糕,特指用黍子面或黍子去皮后的黄米面做成的块状食品。黍子耐干旱、抗盐碱、适宜贫瘠土地耕种,是晋北一带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五台,糕在百姓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它好吃和好看,更重要的是“糕”与“高”谐音。在五台家家户户的词典里,“糕”是吉祥的象征,富贵的希望。
万卷酥
五台山万卷酥历史悠久,久负盛名。相传清朝乾隆皇帝朝山拜佛,耒至五台山,寺庙僧人献上万卷酥,乾隆食后,赞不绝口,于是五台万卷酥的名字,也不胫而走。其原料讲究,用上等精制面粉加酵面、碱水、胡麻油和面,然后擀压成薄皮,涂以麻油,卷成圆卷,切成小截,再将每小截反复几次推擀卷合,每卷一次上一层胡麻油,最后卷成8寸长条。经炉火烤熟,即成万卷酥。其外色油黄,形如纸卷,重约2两,入口酥绵清香,味厚醇美,称为食中佳品。
台蘑炖土鸡
“台蘑炖山鸡”被称为五台山景区的特色菜。据悉,10五台山特色菜“台蘑炖山鸡”在当地酒店要卖多元至多元不等,引发“定价太高”的质疑。但是尝尝还是美味啊!
煎山药
大多数五台人都喜欢吃山药。这里说的山药,学名马铃薯,又名土豆,们习惯了称它为“山药”,五台话读作“山燕”。它不仅是菜,更是饭,在主妇们手里,它还能演变出好多待客的好吃的来。最普通不过的就是“煎山药”,在五台,几乎家家户户的午饭,主打肯定是“煎山药”,山药是主料,配料依季节不同而变化,最好吃的当然是夏秋时节的豆角煎山药了,豆角洗净别成小段,山药洗净削皮切滚刀块,胡油入锅加热,擦麻花炝锅,下葱姜蒜爆香,放少许酱面(这也是五台人的特有吃法,用黄豆炒糊,加适量炒糊的杏仁碾碎,用作调料,既上色又添香),豆角山药下锅,翻炒片刻,(如果有炒熟的猪肉,一起放入翻炒,那就更美了)加盐调味,注入适量冷水,盖锅焖十几分钟,再放入粉条豆腐,小火烩一会,起锅时撒些葱花蒜末香菜段味精,一锅喷香的煎山药就做好了,接下来就是一人盛一碗,各人端着吃,有主食吃点,没有也无所谓,假如这一碗煎山药还不饱,再添一碗就是了。
摊饭
五台人可能都有“摊饭”情结,一提到“摊饭”就激动、话多。“摊饭”是五台人一生中认为最好吃的食物,它充满了我童年的欢乐与记忆,在我内心深处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记得每次过年前几天,娘娘把小米放在盔子里用水泡软后,再用小石磨磨成糊糊。做“摊饭”的过程:拿麻绳蘸点油抹在“凹子”上,舀一勺子面糊,往“凹子”上一淋,冒着热气的滋滋声和飘出的香味让人非常兴奋,我眼巴巴的守在旁边看着。做好的第一张摊饭归我吃,吃到嘴里高兴的直跳,真香啊……做好的“摊饭”对折合在一起,放在瓮里冻上,过年的那几天馏着吃。盼过年吃“摊饭”,“吃摊”饭如过年,过完年后再盼下一个年,过年就能吃“摊饭”,这可能就是我“摊饭”情结的根源。
看看,有木有流口水
有没有想家
老家的饭,就是棒!!!
都是满满的家乡味!
咱们今天就一起留言
聊一聊们五台的地道小吃吧!
投稿
合作请联系!???????????????????????????????????????????????????????????????????????????????????????????????????????????????????????????????????????????????????????????????????????????????????????????????????????????????????????????????????????????????????????????????????????????????????????????????????????????????????????????????????????????????????????????????????????????????????????????????????????????????????????????????????????????????????????????????????????????????????????????????????????????????????????????????????????????????????????????????????????????????????????????????????????????????????????????????????????????????????????????????????????????????????????????????????????????????????????????????????????????????????????????????????????????????????????????????????????????????????????????????????????????
五台老乡点下面
五台老乡俱乐部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