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普佛的意义

普佛属于佛教忏仪的一种,内容包括香赞、佛号、忏悔文、赞佛偈、拜愿、三皈依、回向。

可按普佛的不同目的而更改赞佛偈及拜愿的所赞所拜之佛菩萨圣号。例如有延生普佛、往生普佛,或特别为了某一尊佛菩萨的纪念日而打的普佛,即有释迦普佛、弥陀普佛、药师普佛、观音普佛、地藏普佛等,延生消灾是礼药师普佛、往生追荐是礼弥陀普佛,求愿则多礼观音菩萨普佛等。

普佛仪轨的主要内容

普佛仪轨的主要内容是忏悔文,此文由谁编成已不可考,其内容以八十八佛、忏悔文偈颂为主体,八十八佛的佛名,是结合了两部经的佛号,其原因是《佛说决定毘尼经》举出三十五佛,说是若人犯了五逆的无间罪业,当于三十五佛边哀乞忏悔,即可灭除。

又于《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中的药上菩萨曾说,修行者若能称五十三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人至心敬礼五十三佛,即能除灭犯四重禁戒、五逆恶业、谤大乘方等经典的极恶诸罪,因此二经所列,共为八十八佛,合并称诵并礼,忏除罪业。至于忏悔偈颂,是录自《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等。

为何名为普佛?

由大众共同修行的佛事,不像其它的忏仪须设忏坛,限人数,普佛则是全体参加,不必特设坛场。有如禅宗丛林称出坡工作,原名为“普请”,是沿百丈遗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上自和尚下至每一位清众乃至净僧行者,必须全员出动,往山坡上去耕作。

普佛则是遇到佛菩萨纪念日,或为特定的人员往生追荐、庆寿祝愿,便由方丈主法,全体参加,以一炷定香的时间,完成一场隆重的忏愿佛事。

普佛原来是出家僧众修行的佛事,后来寺院也接受在家信众的要求,为他们消灾或荐亡而打普佛,信众称为斋主,除了他们及其眷属,也亲自参加礼诵之外,必备斋赔供养,即是打斋供养饮食,同时以衣帽等日用品,见像结缘,每人一份。

晚近以来大家都以金钱现款代替实物。打完普佛,斋主必定供养,多少不拘,表尽诚意。若无供养,至少也会于佛事终了,由带领的斋主高呼:“诸位居士,一同向上,感恩方丈和尚及大众师父,顶礼三拜。”尚通常会说:“一拜。”信众们则应:“阿弥陀佛。”

普佛的忏仪主要是以敬礼诸佛,忏除业障,供养三宝,增福增慧。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原著作权无法考究。本文不代表福圣寺传媒、佛法禅定的观点和立场。

五台山福圣寺乘车路线:

福圣寺在五台山西门收费站外,即西线进山路的路东边(清凉寺山脚下)。

1、北京方向的在六里桥坐大巴到五台山景区下(全程高速);

2、从其它地方来的,到太原汽车东站坐大巴到豆村。

3、飞机:可坐到五台山机场,或者太原机场(汽车东站有大巴直到豆村)。

对公帐号: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五台支行

客户名称:山西省五台县福圣寺

账号:

五台山福圣寺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wtxls/62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