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药茶产业作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重要抓手,打造中国第七大茶系。发展药茶产业是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的具体举措,是推动农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深入推进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走特色发展之路的新业态。
跳出忻州一域看药茶,站位全省大局谋发展。市委市政府聚精会神在“龙头带动,全域兴起,集群发展”上做文章,因地制宜引深优化药茶产业布局,推进药茶高质量发展,合力打造药茶产业发展新高地,推动全市药茶产业在改革中育新机、在创新中开新局。为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药茶产业作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全市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五个转变”,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促进全市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明确了“抓特色、育龙头、出精品”的工作思路和举措,有力推进忻州药茶产业乘势崛起、快速发展。特别是4月28日中共忻州市委、忻州市人民政府以忻市发〔〕12号文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六大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成立了由郑连生书记和朱晓东市长任组长的忻州市农产品精深加工六大产业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忻州市饮品和药茶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药茶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布局及重点工作。在推进六大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全市将杂粮食品和药茶产业作为突破口,先行先试,打造产业集群发展样板,为其他产业集群探索出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发展路径。在提质增效、高起点发展思路的指引下,今年以来,市里先后依托山西农大、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北大学、忻州师范学院等科研院校,在药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使药茶加工工艺不断完善。针对不同加工原料的独有特性,在杀青火候、揉捻力道、发酵温度、干燥方式等各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进,形成了独特的忻州药茶制作工艺,相关发明专利已有7项。
神达朝凯芦芽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茶叶生产车间目前,全市药茶产业发展呈现出“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五大特点。已注册了“甚喜”“芦芽贡”“五爷府”“汤朝尚品”商标,开发了“甚喜茶”“五台山佛茶”“道茶”等系列的“中华神韵”“福禄双全”“五台山佛茶”等20余种产品,产品以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保健功效销往全国各地及韩国、日本等国家。大企业引领:药茶产业乘势而上走进位于宁武县阳方口村的县扶贫农业产业园,由神达朝凯芦芽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18亿元、占地百亩的百亿茶健康产业园场面壮观。这块采煤区复垦后的土地,将是神达朝凯今后的“大本营”,于近期正式投产。神达朝凯芦芽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完成“汤朝尚品”商标注册。该公司将在现有的茶产品基础上,延伸建设毛健茶、桑叶茶、沙棘茶等生产线,逐步开发茶点、饮料、含片、果醋等系列产品。“药茶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周边村庄贫困人口就业问题,为实现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作出贡献。”神达能源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任国庆说。神达集团加快打造“万亩毛健茶种植基地”建设步伐,把产业扶贫作为一项最大惠民工程来抓,利用宁武县阳方口镇、化北屯乡农民流转土地和神达朝凯煤业复垦治理的土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方式,计划到年全面完成建设生态环境优良、基础设施完善、品种结构合理、良种良法配套、适应机械化作业和标准化管理的万亩药茶园、千亩毛健茶试验基地、百亩温室大棚毛健茶育苗基地,不断提高毛健茶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精深加工水平,加强品牌建设。药茶产业兴起托起脱贫新希望。事实上,在宁武,毛健茶的带贫效果已经显现:截至年底,神达朝凯公司在下属煤业公司复垦区和化北屯郭家窑基地等地种植亩毛健草,带动多户农户参与种植;累计收购芦芽山周边农户采摘的毛健鲜叶74万余斤,沙棘、桑叶10万余斤,共发放收购茶叶款余万元。其中,毛健茶收购价由年每斤2.5元,涨到了现在的每斤6.5元,直接带动周边多贫困户脱贫增收。忻州药茶以毛健茶、藜麦茶、黄芪茶、沙棘叶茶为主。其中,五寨县甚喜茶(毛健茶)制作技艺和宁武县毛健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忻州有得天独厚的道地药材优质自然资源,原生态、多野生的岩青兰、金莲花、沙棘叶等野生植物丰富。发展药茶产业,是精准把握农业产业“特”“优”禀赋特点,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变的有效途径。“我们现有茶园基地亩,两条现代化生产线,年产量可达50吨。我们的药茶以毛健草为主要原料,拥有十大系列品种开发专利,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今年公司的药茶销售特别火爆。”7月初的一天,五寨甚喜茶园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秉政高兴地向记者介绍了茶园的发展情况。甚喜茶园是集种苗保护、示范种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企业,产品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地方特色,实现“线上线下”双重销售,构建了顺畅的现代商品流通渠道。全域推进:夯实集群发展基础忻州是传统农业大市,特色农业发展先天条件得天独厚。全市有野生中药材多种、人工种植中药材10余种,总面积40.5万亩。其中岩青兰主要分布在管涔山海拔-米的地带,野生储量较为丰富。沙棘在我市海拔米以上地区分布广泛,全市现有沙棘面积万亩。五台山金莲花草木植物先天条件好,分布密度广。科学检验表明,沙棘叶茶、桑叶茶具有降“三高”的功能;酸枣叶茶、红枣叶茶具有改善睡眠的功能;毛健草茶具有健胃消食功能。“忻州药茶”与健康消费新时尚高度契合,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发展前景广阔。忻州药茶发展历史悠久。据宁武、五寨、岢岚一代民间流传,从明代起,当地百姓就有采摘岩青兰制作毛健草茶的传统习惯。目前,全市利用优势资源,形成以毛健草茶、沙棘叶茶、酸枣叶茶、红枣叶茶、桑叶、藜麦以及多种中药材生产的复方茶为主的药茶产品9类22种60余款。全市有5家企业16款产品获得山西药茶区域公共品牌授权。其中,宋家沟沙棘药茶专营店落户省城太原,成为山西首家药茶专营店。市农业农村局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年上半年,全市现有涉及药茶生产企业21家,其中有4家药茶重点企业已上报省领导组,分别是山西神达朝凯芦芽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五寨县甚喜茶园食品有限公司、山西百草绿源中药材有限公司、山西宋家沟功能食品有限公司。特别是市里确定山西百草绿源中药材有限公司为山西省药茶标杆项目实施单位,预计总投资万元,主要用于建设1万亩党参标准化野生抚育基地及平方米药茶生产加工车间。同时,将结合药茶加工企业实际情况,优选2个企业实施山西药茶重点项目,将其培育成示范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药茶龙头企业。企业是产业兴起的源头,是集群发展的基础。目前,全市药茶企业的分布情况是:忻府区1家,忻州马仑商贸有限公司;定襄县1家,瑞锦隆丝绸家纺有限公司;原平市1家,原平市明珠种植专业合作社;五台县2家,山西五台山沙棘制品有限公司、山西百草绿源中药材有限公司;代县1家,山西滹沱河鑫盛野生植物科技有限公司;繁峙县2家,繁峙县恒宇天然草本资源有限公司、山西省繁峙县万象农林畜牧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宁武6家,山西神达朝凯芦芽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武县九峰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宁武县双明种植专业合作社、宁武县银盘蘑菇土特产有限责任公司、宁武县圪廖乡黄岭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宁武县云雾野生毛健加工合作社;静乐县1家,山西燕乐行粮油公司;五寨1家,五寨县甚喜茶园食品有限公司;岢岚县2家,山西宋家沟功能食品有限公司、岢岚县荷叶坪毛健茶种植有限公司;保德县2家,山西西府海棠酒业有限公司、保德县连香硒玉种植专业合作社;五台山风景名胜区1家,国大科技有限公司五台分公司。高位推动:蹚出特色农业转型发展新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发展,把药茶产业作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强化整体推动,强化统筹部署,空间上全域发展,范围上全面展开,力度上全力以赴,形成了全市一盘棋生动局面。把先行先试工作作为向省委交账、向人民交卷的“惠民工程”,高位推动。——创新工作机制,成立了市长任组长的认证领导小组。4月24日,忻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以忻政办函〔〕52号文下达了《关于成立岩青兰(毛健草)标准及认证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由朱晓东市长任组长的岩青兰标准及认证工作领导小组。为加快推动岩青兰列入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山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纳入国家新食品原料目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等工作,为其他同类食品加工企业标准认证工作,建立我市特色食品、优势农产品生产许可证申领工作机制蹚出新路。——成立市药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人民政府于年3月9日以忻政办函〔〕25号文成立了由裴峰副市长任组长,共有18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忻州市药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小组负责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药茶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统筹协调解决全市药茶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指导、督促和考核药茶产业发展工作。——加快标准认证。5月13日,副市长王月娥、裴峰召集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市疾控中心、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领导,召开全市药茶产业发展专题会议,对忻州毛健草、金莲花加快列入山西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作了安排部署。宁武神达朝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经开展毛健草的认证工作,市里将大力推动金莲花的认证工作。截至6月底,全市有5家药茶生产企业获得了山西药茶区域公共品牌授权。——召开专题座谈会。4月1日,忻州市召开药茶产业发展专题座谈会。邀请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西省工商联茶业商会负责人及16家企业代表,忻州市药茶产业工作推进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县(市、区)分管副县(市、区)长和相关药茶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座谈会上,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郑国建,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产品检验室主任、高级工程师邹新武围绕药茶产业的开发生产、标准制定以及品牌打造等相关议题分别讲话,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岳利文就全市药茶产业发展情况作了详细汇报,相关药茶企业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出台扶持政策。4月18日,忻州市人民政府以忻政办发〔〕46号文下达《关于印发忻州市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通知中为进一步促进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聚力打造杂粮食品、中药材、肉制品、药茶、酿品、保健食品六大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制定了详细的扶持政策。——加快基地建设。一是宁武县政府投资万元,用于毛健草育苗和种植示范基地,目前已育苗万株,今年建立毛健草标准化示范基地0.1万亩,“十四五”期间基地面积将达到2万亩。二是五台县山西百草绿源中药材有限公司投资余万元,建设连翘标准化基地0.1万亩。三是五寨县甚喜茶园食品有限公司在五寨县标准化种植岩青兰亩。建好药茶基地、抓好药茶质量、做好药茶产品、讲好药茶故事,助力全市决胜全面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开创药茶产业新局面。市药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副市长裴峰谈到全市杂粮食品和药茶产业创新发展时表示:“今年忻州组建了药茶产业分会接轨山西药茶产业联盟,高效对接科研、技术、种植、加工、品牌、营销等专门团队,制定了药茶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布局及工作重点;积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引领、联盟支撑、社会参与’的药茶产业发展格局。今年的发展目标是,龙头加工企业带动、规模化生产基地保障、标准体系支撑的产业模式基本成型;在科技驱动、品牌建设、市场营销上初见成效;全市将实现药茶加工总产量2吨,总产值2亿元的目标。”本期编辑:康馨月
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