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正值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在陕西举行之际,西安音乐学院定于年10月25日—10月29日举办“中国民族器乐系列音乐会”活动。本次活动隶属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活动,由陕西省文化厅、西安音乐学院承办;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西安音乐学院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西安音乐学院艺术处协办。系列活动安排音乐会6场,3场学术讲座及研讨,旨在展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力求在传承和保护我国优秀音乐文化方面发挥西安音乐学院的作用,展示中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无论对于“非遗”传承保护,还是高校学术学科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本次展演活动邀请了上海国乐研究会(江南丝竹)、广东“粤成荟”广东音乐小组、山西晋北鼓吹、山东菏泽丝弦组合、辽宁复州鼓乐、西安音乐学院青年鼓乐团、陕北大唢呐常家班、新疆艺术剧院民乐团、内蒙古艺术学院潮尔艺术团、安徽唢呐周家班、中央音乐学院“龙之吟”笛埙乐团十一个团队组合参加,全国优秀的地方乐种聚集古城,必将为古城西安带来一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民族音乐的艺术盛宴。
中国民族器乐系列音乐会视频展播将在本平台进行,今天推送的是“晋北鼓吹”展演视频和闭幕音乐会视频。“晋北鼓吹”展演视频
“晋北鼓吹”闭幕音乐会
晋北鼓吹系晋北民间吹打乐的简称,传统俗称有“响工”、“鼓班子”、“鼓房子”、“鼓匠”、“响打家”等。一九五三年山西民乐代表队参加了全国“三民”(民歌、民舞、民乐)调演之后,逐渐统称为“八音会”。
晋北鼓吹乐曲繁多,大体可分为四类,即:社火曲牌类、戏曲唱腔类、民间小曲类、庙堂音乐类。吹奏什么曲目,由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来定。因为要满足多种服务需求,竞争性又很强,所以从业人员的吹奏功夫必须过硬,艺术表现能力必须不断提高。缘此,明清以来,忻定原五等县出现过不少吹奏名家。这些名家又带出很多徒弟,使晋北鼓吹这一民间音乐艺术蔚为一种文化大观。
《八大套》是有名的晋北民间吹打乐乐曲,主要流布于五台、定襄、忻州、原平等县(市)。因由八首各具型制、各成章法的套曲组成,故名《八大套》。
据老艺人们口耳相传,《八大套》至少在17世纪末(清初)业已基本形成。到20世纪初,乐风几近臻于尽善尽美,社会影响很大。
“七七”事变后,日寇肆虐华北,《八大套》销声,民间音乐艺人匿迹,《八大套》珍贵资料佚散。
年以后,有专家如海政文工团任贵和老前辈、著名管子演奏家张计贵老前辈等曾致力于《八大套》的抢救,但终因工程浩繁而艰巨,以致《八大套》一直未能以完整的乐章重返民间。
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中国艺术之乡评审委员会命名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为“中国八音之乡”之后,以忻府区卢补良(艺名小苟儿)为领军的忻州市八音艺术团,付出了多方面的艰辛努力,使失传将近一个世纪的《八大套》,已可称恢复在望,甚至在吹奏上还可能较前人有所突破。
青天歌介绍
青天歌是《八大套》的第一首,属于庙堂音乐,时间时长8分钟,主奏乐器是管子、笙、海笛和堂鼓等。此曲速度缓慢节奏松弛,旋律缠绵,很少用强烈的打击乐,所以也叫细吹细打。旋律悠扬,却意境幽深,听此曲,令人不禁会沉浸在一种玄冥的遐想之中。
该曲在年河北省组办的全国首届民间吹歌大赛荣获山花奖。年获国际太极奖提名。
声明:本音视频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本平台仅作分享请各位笛友不要用作商业,否则一切后果与本平台无关。此音视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