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的核心内容就是生态农业,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五台县阳白现代农业循环园区为例,探讨了以酿酒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并提出了其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构建和保障措施。
1前言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模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施循环经济理念、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性基础环节,有助于实现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洁净化、产业链接生态化、废物循环再生化和大众消费绿色化,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之一,越来越受到我国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酿酒产业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产业,也是部分地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酿酒产业由快速增长转入平稳发展。年,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阳白乡通过村民股份制模式创办了五台山酿酒厂,设计年产原酒吨。在酿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副产物酒糟,如不能有效利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且长期堆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阳白乡积极探索酒糟的资源化利用模式,创办了五台县阳白现代农业循环园区,并委托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编制园区总体规划。本文将以五台县阳白现代农业循环园区规划为例,探讨以酿酒产业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及产业体系的构建。
2以酿酒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2.1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综述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农业资源投入、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体系。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农业经济活动。
农业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就是生态农业,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2阳白以酿酒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五台县阳白现代农业循环园区以五台山酿酒厂为龙头,充分利用区域有利的资源条件,探索出“种—加—养—销”一体化的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当地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该模式以酿酒产业为核心,并配套饮品加工,产前对接高粱、林果等原料的种植,产后对接品牌销售;加工废弃物通过饲料加工环节对接养殖产业;畜禽养殖废弃物用于沼气工程和有机肥的加工;再通过“三沼”的综合利用,为种植产业和酿酒产业提供肥料和能源。
图1阳白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图
2.3各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2.3.1种植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1)秸秆的综合利用
推进秸秆的综合利用,对于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减轻环境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秸秆的综合利用途径主要有秸秆肥料、秸秆饲料、秸秆制粒燃料、秸秆沼气等。规划该园区秸秆主要对接畜牧养殖产业,用作家畜饲料,采取青贮和加工干草两种方式。
青贮饲料具有多汁适口、气味酸香、消化率高、营养丰富等特点,是饲喂牛羊等家畜的上等饲料,秸秆青贮大多采用窖贮法。园区可用于青贮的秸秆主要为高粱和玉米秸秆,综合考虑园区高粱和玉米秸秆的总产量、园区牛羊饲养量及饲草的种植规模等,规划建设青贮池m3,可保证常年均衡供应饲喂家畜。青贮过程就是利用乳酸菌发酵饲草的过程,将粉碎后的新鲜、含水量足的高粱、玉米等秸秆,贮存在不透气的窖中,在密闭无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厌氧发酵和化学作用,制成青贮饲料,经过40-50天封存后即可开池饲喂。
干草具有营养好、易消化、成本低、简便易行、便于大量贮存等特点,在草食家畜的日粮组成中,干草的作用越来越被畜牧业生产者所重视。谷子的秸秆富含碳水化合物、半纤维素和纤维,其养分较麦秸、稻草都高,在禾谷类饲草中,谷草主要用来制成干草。综合考虑园区谷草的产量、饲草的种植及牛羊饲养对干草的需求量,规划建设干草加工仓储车间平米,从而达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和养殖饲料的供给。将刈割后的新鲜秸秆,通过自然或人工干燥的方法,使秸秆迅速处于生理干燥状态,即秸秆含水量在17%以下。在这种状态下,秸秆细胞的生理作用停止,多数细胞已经死亡,呼吸作用停止,且所有细菌、霉菌均不能在其中生长繁殖,从而在保证秸秆营养的同时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2)蔬菜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蔬菜产业的废弃物主要是采摘后的枯枝烂叶,其含水量大,如不及时进行统一处理,既污染环境、传播病虫害,又不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设施蔬菜种植示范区应加强对蔬菜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
规划在设施蔬菜种植示范区配套建设一座容积为m3的沼气池,对枯枝烂叶进行收集、挤压、固液分离,液体收集入沼气池,固体收集送往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统一堆肥生产生物质有机肥。
2.3.2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畜禽养殖废弃物包括病死畜禽尸体和畜禽养殖粪便。
病死畜禽尸体采用“化尸窖+化尸菌”的无害化综合配套技术处理,在园区养殖区的下风位建设化尸窖,通过添加1‰比例的化尸菌剂进行处理。
园区内畜禽养殖粪便的综合利用是以堆肥生产生物有机肥为主,沼气发酵工程为辅,综合利用模式见图2。畜禽粪便进行固液分离,干粪通过有氧堆肥,生产有机肥,粪污通过沼气厌氧发酵工程,得到“三沼”(沼气、沼液、沼渣)。
图2园区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利用示意图
2.3.3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园区内农产品加工废弃物主要包括酿酒产业产生的酒糟和果蔬饮品生产产生的果渣,其综合利用主要以饲料加工为主。
(1)酒糟的综合利用
酒糟中粗蛋白含量在25%左右,是玉米的2-3倍,但直接饲喂动物,其营养价值得不到充分利用,且口感很差,采用乳酸菌发酵剂发酵后可使营养全面、口感更佳。以酒糟、玉米粉、麸皮以5:3:2的比例混合,再添加乳酸菌发酵剂0.5-1‰,混合均匀后密封发酵3-5天即可饲喂(秋冬时间可延长一些)。储存采用与0.3%的氯化铵混合均匀后窖贮,可显著提高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和纤维降解率。饲喂采用均匀拌入青贮饲草中,同时根据酒糟的使用量加入适量的“苏打”(碳酸钠),调整酒糟的酸度,防止发生酸中毒和口腔及肠胃疾病。肉牛长期饲喂酒糟,因酒糟氮、磷比例失调,维生素A、D和微量元素缺乏,出现代谢障碍使肉牛生长速度降低,应在日常饲喂时按比例添加肉牛专用预混料和维生素A、D。以育肥牛每头每天酒糟混合料的饲喂量为15kg计算,全年可满足余头育肥牛的饲料需求。
(2)果渣的综合利用
园区果蔬饮品加工生产线加工后的主要剩余物为果浆、果核、果皮等,果渣中营养物质丰富,通过生物技术对果渣进行加工,可生产优质和蛋白质饲料。果渣和果园中的落果、次果、虫果(不腐败变质),可经过绞碎或磨碎后与干原料(糠麸)混合,添加蛋白饲料固体发酵菌,在30℃条件下,以通气发酵的方式,经24-36h可生产出优质的蛋白质饲料产品。
2.3.4三沼的综合利用
畜禽养殖区的畜禽粪便和设施蔬菜种植区的枯枝烂叶,经固液分离后产生的液体废弃物,通过沼气厌氧发酵工程,得到沼气、沼液、沼渣(统称“三沼”)。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三沼的用途不断扩展,并形成了一整套的沼气和沼肥综合利用技术。详见图3。
图3沼气工程“三沼”综合利用示意图
3阳白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构建3.1特色种植业
阳白农业园区建有优质粮食生产示范区、设施蔬菜种植示范区和特色林果种植示范区,形成了“平地粮食、坡地蔬菜、丘陵林果”的种植结构。
3.1.1优质粮食生产示范区
以生产示范、原料供给、特色种植为目标,依托园区内酿酒、畜禽养殖、杂粮种植等产业基础,以村民企业自有基地或合作基地形式,建设优质酿酒原料生产示范基地、饲料专用玉米生产示范基地和精品谷子生产示范基地,进行优良品种、标准化栽培模式的示范,并且对“粮-加-畜”循环链条中平衡施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实用技术提高粮-畜废物循环利用率和粮食增值的循环模式进行示范;提高粮食原料产量及品质,实现园区农产品特色化、市场化经营,通过园区带动本地农民增产增收,农业提质增效。
3.1.2特色林果种植示范区
以生产示范、产业带动、生态休闲为目标,依托园区坡地、二坡地等资源环境,因地制宜发展干、鲜果产业,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认证,打造品牌,增加产业效益,提高产品知名度,带动阳白乡林果产业发展;同时,实行果品分级销售策略,优质高档果品以礼品销售为主,中档果品进行批发销售,次等果品用于加工。在发挥其生产性功能的同时,注重景观的打造,使其兼具生态休闲的功能。特色林果种植示范区主要包括优质核桃种植示范基地和阳白特色梨果生产示范园两个项目。
3.1.3设施蔬菜种植示范区
以种苗供应、有机蔬菜生产、园艺休闲、体验采摘为目标,结合阳白乡扶贫开发规划,继续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丰富蔬菜品种、提升栽培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健全蔬菜质量安全检测和技术服务体系;重点加强优质种苗繁育一体化,且利用有机肥进行生产,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做好产品认证,树立产品品牌,打造高端蔬菜生产基地。设施蔬菜种植示范区主要包括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有机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和特色有机蔬果采摘园3个项目。
3.2以酿酒产业为核心的加工物流业
农产品加工物流区以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展销服务为目标,依托园区丰富、优质的农产品原料基础,开发农产品附加值,打造农副产品的集散加工中心,并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带动园区农业产业快速发展,提高当地就业率和经济效益。农产品加工物流区主要包括五台山酿酒厂、矿泉水及果蔬饮品生产基地和阳白农产品商贸物流中心3个项目。
3.3生态养殖业
以畜禽养殖、饲草种植、饲料供应和废弃物高效利用为目标,依托园区现有畜禽养殖合作社,基于“优质饲料—畜禽养殖—粪便—有机肥/沼气”的循环链条,以优质畜禽养殖为核心,带动优质饲料生产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充分体现园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优势,深入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畜禽养殖示范区主要包括精品肉牛养殖基地、肉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生态蛋鸡养殖基地、优质饲草种植基地、饲料加工中心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6个项目。
建议养殖基地以“村民股份制公司+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形式运营,公司提供一系列保障服务,如技术培训、良种供给、防疫服务、市场营销等服务,合作社组织或雇佣农户养殖,实现合作共赢。
4结论与讨论农业的生态系统与产业结构系统本身就是天然形成的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产业链与耦合体,农业各产业之间的“天然联系”,使农业产业结构具有不可分离的整体特征,这正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措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酿酒产业为主要产业支柱的地区,建立以酿酒产业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并构建相应的产业体系,加快农业循环经济步伐直接关系到全社会的消费和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席丽霞,白春明,王柟,张天柱
文章来源:第六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01.以品牌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北京“昌平草莓”为例
02.新型农业运营体系的建设,必须健全五大要素
03.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以临沧市花果山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为例
04.略谈草坪建植管理及案例分析
05.草地畜牧业在我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
06.基于SWOT分析的遵义县辣椒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07.浅谈国内外肉牛产业模式
08.郑州惠济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发展探究
09.县域农业中资本运作的再认识
10.园区盈利模式的探讨
11.县域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浅谈——以莘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例
12.洛阳市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3.“三区同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探析——以衡水市枣强县八里庄项目为例
14.地方政府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重要职能
15.特色农庄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以“三易兰花”特色休闲农庄为例
16.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提升性规划研究探讨——以湖南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17.农业实现现代化路在三产融合
-END-
农业规划,欢迎咨询
吴老师
米老师
中国农业规划网北京治疗白癜风好专科医院云南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