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县晋剧团曾经的辉煌,现在的追忆

五台县晋剧团成立于年,剧团自成立以来艺术硕果颇丰,该团行当齐全,剧目丰富。十七生(郭殿福)、马喜才、生瓜(智文成斗)、河边红(曲隆福)、鲜鲜旦(李鲜枝)、孙秀英、孙秀文、三百六(张瑞仙)还有鼓师和连俊等一大批名流都曾加盟该团,使剧团锦上添花、人才辈出、好戏连台。

该团年演出的《下水牢》曾轰动省城,益满晋阳大地。年自编自演的现代戏《跃进之花》曾代表忻州地区参加省城调演受到观众好评。

五台晋剧团历来重视选拔和培养人才,为了使晋剧后继有人——年本团从五台等地招收了一批学员,全团上下极大的热情关心学员们的成长,在忙于演出的同时,始终坚持在排练中学习,在演出中提高,学演结合,以演促学,成绩斐然。一团体又分为两班,分为五台县晋剧一团、二团。一团主要有王金爱、智文成斗(生瓜)、曲隆福(河边红)、张彩莲、侯香莲、荣淑兰(扁嘴旦)、大玲香、徐玉英(甲子湾旦)、张四清、闫国荣(沙窝黑)李有仁、等。二团主要有侯反仙(青衣)、高计青(青衣)、梁爱仙(须生,人称建安红)、郑俊寿(沟南生)、崔存秀(花脸)、毛反梅(青衣,老旦)、胡云莲(小旦)、康桂兰等一大批优秀演员,同时还从一团调过去李鲜枝(鲜鲜旦)等进行辅导、传艺,还有白黄文(司胡),孟贵万(司鼓)等一批演职人员,一年后又合并为一团体。名师出高徒,该团先后两次从太原请来著名演员张瑞仙(三百六)进行“传、帮、带”,受教于张瑞仙的50多名演员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演唱水平和表演技巧。回顾历史,五台剧团有过可歌可泣的辉煌,也有过艰难曲折,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愿五台晋剧团再抖雄风,新苗生机旺,红花满天香。

二排右起第六位智文成斗(生瓜),二排左起连站的第八位曲隆福(河边红)二排左起第一位荣淑兰(扁嘴旦)二排左起第四位老艺人马喜才,第五位王金爱,第六位郭殿福(十七生)第七位张二毛(司鼓)二排左起第九位王云怀(团长),第十位田成明(文化局局长兼团长),二排右起第二位张彩莲(小生),左起第三位李有仁(三花脸),右起第五位刘德玉(大花脸),三排右起第一位侯香莲(大舌头旦),三排右起第二位黄瑞卿(司胡,太原兰村人),第四位宁计真(司胡),三排左起第二位闫子义(三花脸,师承文成斗,后调入定襄晋剧团),三排左起第三位张四清(武生),第四位戎干卿(导演,鲜鲜旦之夫),第四排左起白黄文(司胡),四排左起第三位李树基(三花脸,妻韩香凤),四排右起第二位王桂兰(须生),第三位徐玉英(甲子湾旦,夫黄瑞卿),第四位孟贵万(司鼓),第五位大玲香(小生、武生),第六位李鲜枝(鲜

鲜旦),第五排第一位韩香凤(须生),第二位史来虎(司鼓,娶妻侯香莲),五排左起第七位闫国荣(沙窝黑)。

王金爱(——)艺名“白果子”山西孝义人,本人从小天资聪明,嗓音洪亮。十二岁时,因家贫父母将其卖于当地一娃娃班,专攻须生,后因戏班缺旦角便改学青衣。

王与其夫郭殿福(十七生)前半生以奔走江湖,搭班唱戏为生,曾北上京包沿线,多与名角同台演出。夫妇二人共知共进,故戏路宽,功夫深。“七·七事变”后王随夫西奔宁夏,后套、窜杂班游散数年,日军投降后,返内蒙一带,年,由集宁市桥东人民剧院聘来五台县晋剧团。

王天赋一口好嗓,又兼吐字清晰,以唱工戏为主,旧时乡下三开戏,王一演数日,日连三场,竟嗓不变音,故人称“铁嗓子”,王做功亦佳,如《女忠孝》、《教子》、《莲花庵》等苦戏,虽属门前戏,但一经王表演,观众有日观不厌之感。年大演现代戏,王饰《跃进之花》一剧里的三婶子,其扮相诚朴忠厚,被省戏剧专家称之为现代戏曲化的典型。五十年代后,王先后赴省区汇演三次均获佳评。

智文成斗(—)艺名“赤金生”,绰号膏生瓜”,本县豆村镇小豆村人。文成斗自幼好戏,十五岁时在台山、豆村店铺当伙计,常持菜刀、扁担为兵器仿戏习练。十七岁时,背其父拜“鱼儿生”为师,始随戏班,专工生角,不久便学会了《双合印》、《七星庙》、《过山》、《五郎出家》等剧目。并于五台、繁峙、代县等地崭露头角。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地戏班被迫四散,文成斗即回村组织宣传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一九三八年、一九三九年连续两次参加全县剧目审定演出,受到好评。一九四六年又率豆村镇文艺演出代表队参加全县文体大检阅,自编自演剧目《杀奸》受到大会表彰。一九五一年,文成斗被聘为五台县晋剧团主演兼业务副IiI-E。他一专多能,不仅管理业务有方,本人对生、旦、净、未、丑各行当均有研究。其表演独特,别有韵味,深受群众欢迎。一九五四年,文成斗与忻专北路梆子剧团名角赵玉凤合演的《下水牢》,参加全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后,受到全国著名剧作家田汉和山西省表演艺术家丁果仙的赞赏。一九五五年,五台剧团再度赴并演出,文成斗主演《金沙滩》中的老令公,表演稳健、洗练,深受省城观众的好评。一九五六年,文成斗应选参加忻专戏曲演出代表团,在省城演出《双合印》后,再获赞誉,并得演出奖金二百元。文成斗戏德高尚,从不保守,收徒授艺,诲人不倦。知名徒弟有虎头生、王贵兰、韩香凤、张四清等。、,一一“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传统剧目被赶下舞台,文成斗忿然退职回乡,一九六八年病逝,终年六十二岁。

曲隆福(艺名河边红)男,须生。定襄河边村人(原归五台县管)。其天生一副宽厚雄洪,清爽脆亮的歌喉,乱弹戏唱的满宫满调,公尺准确,挥洒自如,河边红的拿手戏很多《芦花》、《斩子》、《法门寺》等都是脍炙人口,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鲜枝(鲜鲜旦)女,主攻小旦,彩旦。山西左权人,其扮相秀丽可人,真切传情,做戏分流俏皮,活泼动人,她嗓音一般,但字正腔圆,尺寸工稳,梆板清理,唱腔委婉缠绵,听后余味无穷。其常演的戏有《红霞关》、《白素贞》、《游花园》等,都很出色极受观众欢迎。

闫国荣,河北省沙窝村人故得艺名(沙窝黑),大花脸。其嗓音宽厚洪亮,震人耳鼓,扮起戏来体态雄伟,分度十足,其拿手戏有《打金枝》、《明公断》等,其中《游西湖》中扮演贾世道叫人看了毛骨速然,在观众中有相当影响。

张彩莲,女,太原人。攻小生,其身材适中,圆盘大脸,十分富态俊秀,英气逼人。扮起戏来丰姿绰约,端庄俊美,飘逸洒脱,她的唱腔刚柔并济,韵味十足。其能手戏有《何巧娘》、《绣莲图》、《火焰驹》、《洞房》等,其中《告御状》中扮演寇准唱做并重,神形皆备,成了她的拿手戏。

侯香莲,女。人称(大舌头旦),在团里受到十七生、马喜才、鲜鲜旦的精心指点艺事更趋精熟。该主攻刀马旦兼小旦。她演的《百花点将》曾受到王玉山(水上漂)的亲自指点,排练。其嗓音较好,颇有韵味,表演舒展落拓,绘声绘色。擅演《杨八姐游春》、《七星庙》、《何巧娘》、《绣莲图》、《红梅阁》、《杀宫》等戏,在雁北一带享有盛名,其配夫鼓师史来虎,后来一同参加了定襄县晋剧团。

王桂兰,女,攻须生,老生。师承十七生。她心诚志坚,潜心深造,得益匪浅,较好的继承了师父的技艺,所演的《斩子交印》、《芦花》、《两狼山》等都能刻画出较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给观众留下深深的印象。她扮相大方,做派洗练豪放,演唱梆板清楚,尺寸准确,尤以大板乱弹让观众叫绝。后调入定襄晋剧团,曾以现代戏《山乡风云》获省优秀演员奖,年以《程咬金让位》之李密获地区表演一等奖。

荣淑兰,女。主攻小旦兼刀马旦,人称(扁嘴旦)。她演的《百花点将》、《朝阳沟》、《破洪州》等戏曾赢得广大戏迷的赞赏。《跃进之花》是根据五台县罗家庄青年妇女罗金芳战天斗地,兴修水利的事迹创作的中路梆子剧目。编剧:戎干卿、田成明。导演:戎干卿,于年由五台县晋剧团演出,荣淑兰在此剧中扮演了主演罗金芳,塑造了罗金芳英勇顽强为民造福的感人形象。被省戏剧专家称之为现代戏曲化的典型。

徐玉英,女。(甲子湾旦)原籍五台县甲子湾村。工青衣,其身材苗条秀丽,圆圆的脸蛋粉白细嫩,妩媚俊俏,足有十分人才。嗓音清脆嘹亮,唱腔吐字清晰,韵味浓烈,。做戏生动传神,感情真挚。她擅演的剧目有《莲花庵》、《算粮登殿》、《茶瓶记》、《明公断》等戏,演的都很出色,极受观众好评。其配夫黄瑞卿,太原兰村人。当时在五台县晋剧团也拉主弦。

还有很多优秀的演员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后来都成为剧团的主要骨干,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本文撰写过程中曾得到父亲白黄文的深刻回忆和大力帮助,父亲今年七十有二,原在五台县晋剧团司胡,后改行.所以本文中难免有纰漏和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导。本文还曾得到在那个年代曾多次看过五台剧团的演出戏迷爱好者李福喜先生的大力帮助,特此感谢!

本平台法律顾问:山西五峰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胡煜律师咨询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最好
北京治白癜风症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wtxms/23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