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作人员轻轻分开模具,一朵粉色莲花跃然而出,她娴熟地装上黄色花蕊,插上灯芯,一盏栩栩如生的石蜡莲花灯便展现在眼前。这是近日笔者在五台县茹村乡毛家村平安蜡坊看到的场景。
平安蜡坊建于年。谈起蜡坊的创建,负责人毛志强讲了这样一个小插曲:年初,妻子从五台山买回了一盏蜡做的莲花灯,对于这朵“莲花”那是赞不绝口,爱不释手。毛志强看了看莲花灯说:“这有什么难的,我做的比这好,不信我给你做两朵看看。”
毛志强不是吹嘘两句就了事的人。他说干就干,从太原买来了石蜡、模具等原材料,关上门琢磨起了莲花灯。虽然他小时候跟随爷爷做过传统蜡烛,对蜡烛制作过程十分熟悉,但制作莲花灯是第一次。那段时间,连他自己也说不清失败了多少次,仅去太原购买原料的高速过路费就花去多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次次失败后,毛志强摸出了门道,不仅做出了莲花灯,还做出了葫芦灯和元宝灯。
“做的这么好,为什么不拿去卖呢?”妻子的一句话点醒了毛志强。年7月,他先后投资8万元,购买了原料,请了3名工人,在自家三间瓦房里开起了蜡坊。然而,由于对市场不熟悉、用料成本太高、缺乏技术指导,8万元赔了个精光。
“开弓哪有回头箭!折腾半天又放弃,岂不让村里人笑话。”毛志强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个样子来。他先后去了五台山、天津、广东潮州等地进行考察学习,了解市场行情。最终把产品定位在制作莲花灯上,并将莲花灯进行精细化处理,丰富了花样、颜色、尺寸,样品拿到五台山一个朋友那儿,便接下了16.8万元的第一个大订单,净利润7万多元。”
随着第一批商品上市,平安蜡坊的名字渐渐在五台山叫响,不仅本地订单源源不断,天津、陕西、河北等外地的订单也陆续而来。毛志强介绍:“这几年,我做的莲花灯系列产品占据了五台山70%的莲花灯市场份额,年营业额达到多万元。”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为了让更多贫困户增加收入,毛志强又投资万元对蜡坊进行扩建,总面积达到㎡,并加大了产品研发力度,目前共研制出25种莲花灯,工人由原来的3名增加到40多人,其中固定工人15人,涉及12户贫困户,他们有的来自本村,有的来自周边村庄,50岁左右妇女居多。
去年刚刚脱贫的蔡芬是蜡坊老员工,她说:“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外出打工没人要,这里上班既方便照顾家人,还能挣到钱,生活有了保障。”56岁的金双莲告诉我们:“这里工作比较灵活,工资按件计算,一个月能挣到元左右。”
如今,平安蜡坊有了一定规模和稳定订单,但毛志强并没有因此闲下来。他一边研发环保型蜡烛,用上环保色精,换上无烟灯芯,回收废旧莲花灯底托二次加工利用;一边考虑产业拓展升级。他说:“我打算依托五台山旅游市场,逐步开发石蜡经文经卷、六道木禅语饰品等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产品,争取带动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县新闻办)
来源:五台扶贫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