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门诊
合理用药
热点聚焦
手术日
医学史
手术日手术室里的惊心动魄
按今天,是海上柳叶刀的五岁生日。经过将近三个月的“蛰伏”,从今天(8日)开始,我们终于又回到过往的节奏——
今天,医院安亭病区一共主刀五台手术,其中两台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都是二次手术,难度可想而知;还有一台肝门部胆管癌,一台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和一台胆囊癌。
这五个病人,都来自外地,我特别想说说其中一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节前没有赶上手术,节后又碰上疫情,医院开门在等我“复工”。等待的过程中,肿瘤一直在进展,患者急,我也急。好在今天的手术顺利,努力了一把,做了胰头癌根治。
对于这些“铁粉”,也只有%的负责才对得起他们的这份信赖和等待!
等到五台手术全部做完,已经是晚上九点;然后,我再自己驱车50多公里回家。
辛苦吗?太辛苦了。但是对于一个医生来说,不管怎么辛苦,也不愿意宅在家里无所事事打掼蛋(这说的是谁呢……)!当然,今天也有些许遗憾——太没有仪式感了,竟然忘记了团队一起拍照留念。
对了,早上还接待了一个复诊的患者。他去年四月做的胆囊癌,姑息切除,手术后整整一年。术前已经是肝内多发转移,双肺转移。姑息性切除术后做了基因检测,肿瘤突变负荷12点几。后来用了PD-1治疗。患者现在属于无进展生存,无症状,无进展,算是一个好消息吧。对我们医生来说,这是莫大的欣慰。
最后,再跟大家分享一例肝癌术后CT片。
如上图,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大的肝脏;但你仔细看,其实这只是一个肝脏的左外叶,只是肝脏的一个局部。
正常情况下,我们人类的肝左外叶只占全肝体积的15%左右,不足毫升,但上图中这个肝脏的体积显然已经达到毫升左右了。
这是为什么呢?故事还得从20个月前说起。当时,一位年仅36岁的女性患者来就诊,检查下来肝癌直径已达12cm,根本没办法直接做手术。所以,只能按照我们计划性肝切除的理念先行PVE,右侧门静脉栓塞阻断肿瘤区域血流,等健康的肝叶生长到一定体积,我们再通过手术切除了被肿瘤侵犯的右三叶肝脏,只留下了肝左外叶。
也就是说,术后一年多,这位患者的保留下来的健康肝部已经完全能够代偿全部的肝功能,也说明我们人类肝脏的再生功能是多么的强大。
当然,患者家属的经济状况也还算好,在经济上有一个强大的支持。我们先后用了贝伐珠单抗,依维莫司,乐伐替尼和和PD-1,也就是一个靶向加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现在复查下来,患者各方面的情况非常好。
这是一个典型的计划性肝切除病例。今天,重获健康人生的患者及其家属反复感谢我们团队。是的,可以说患者的命很好运气很好,但对于我们手术团队来说,医患能够彼此遇见,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编后——今天(9日),是海上柳叶刀的五岁生日。
5年前的今天,我们这个公号“创刊首发”。当时,刀先生特地写了一篇《致读者
有兴趣进入外科手术牛人的世界吗?》,直陈我们的愿景——
让沪上医界的外科手术牛人集聚在这里,和你分享工作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展示手术室里不为人知的故事,展示生活中有血有肉的真性情。
半年之后,年的10月9日,我们又写了一篇《致读者
“海上柳叶刀”半年记》。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刀先生和读者聊了聊这个号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通过这个平台,外科牛人们可以讲好自己的故事;通过这个平台,普通的病患可以通过阅读手术专家的文章,获取专业靠谱、通俗易懂的医学知识;通过这个平台,普通病患可以找到对的医生;而医生,可以发现属于自己的患者……
这,就是海上柳叶刀的独特性。往大了说,回归医患本质,实现精准匹配,就是刀先生和医生小伙伴们的初心。
一转眼,就5年了。一路走来,我们在繁重的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做科普,我们还为许许多多心急如焚的患者提供免费的手术方案评估和绿色通道,我们特别珍惜这份特殊的缘分,把读者的每一句批评看成是厚爱和鞭策。
毫不谦虚的说,今时今日,这个公号在魔都乃至全国外科界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年了,鬓生华发,但初心如昨。
最后,衷心感谢这位刀粉精心准备的生日蛋糕——
有你们真好。刀先生继续努力。
[版权相关事宜,请联系刀先生]
·END·
冷静
专业
关键时刻派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