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戒仪式是蓝靛瑶道教的入教仪式,也具有给人开光的意思,人若不接受度戒,那么他就是没有灵性、没有法力的,从而使他们不能成为完整的人。
在云南,多数地方的蓝靛瑶男子可以既度道又度师,从而身兼道人、师人的身份。(注:云南省广南县、丘北县、盐山县、师宗县一代是不能度道又度师的。)
本文所写是文山州麻栗坡县六合乡的度戒仪式,所以着重整理道师双度的内容。
度戒仪式使用民房作为仪式场所,使用标有“王”字的香碗,但是,度道仪式和度师仪式是分开来做的,两者各自设置自己的谈,两个宗教派别也各自诵唱自己的宗教经文,做着各自的仪式。也有一些场合是需要道派人士与师派人士共同配合的。
流程内容如下:
度师仪式:请神烧香、“喃相”、抓帅阄、贺楼、招龙、请圣、启师、安坛、“岑茹(eam22eui42宗教读音)”、上荤等,之后还有筵席、散苏等非正式仪式才算正式结束。
度道仪式:请神烧香,“放伸奏”、抓帅阄、动鼓、“开启”、五老、“飞章”、“交龙”、请圣、启师、“安朝”、“行朝”、“做斗”、“安龙”、“还经入库”、“福圣”、“倒罢”等。
(注:加“”的内容是宗教用语音译)
师父有四位,即大师父(又叫正戒师父或正戒)、二师父(即引教师)、三师父(即保皈师父)、四师父(即洞坛保见师父,也叫洞坛师父),在度师仪式里,三师父必须是道公。
第一步:请神烧香
1、首先要选择师父,因为大师父是仪式的主持者,所以最先请的就是大师父;
图为远近闻名的大师父穿着清朝时期流传下来的道公服
2、选定吉日:一般由大师父来按照戒子的生辰八字来选定度戒吉日;
3、请师:戒子父亲带着戒子在预约好的吉日里来到大师父家,要带上:一竹夹的纸张,颜色是青、紫、白、黄;九根捆成一把的棒香;一些烟丝;一两只鸡鸭;一两瓶酒。
大师父会从竹夹中拿出一张白纸,写上戒子的家庭地址,然后从弟子家庭地址这行竖写的字的正中间切开,再把着两张纸同竹刀、稻米、香灰一起折叠成“螃蟹(kiam33?iai11日常用语发音)”,双方各保存一份,当举行“抓帅阄”仪式时,双方拿出“螃蟹”来,凑成原来的正方形白纸。这是戒子又邀请师父和师父接受邀请的凭证。
天真可爱的戒子
4、第一次办师:师父们的随员们到达师父家,然后师父先献祭自己的三清或者三元师父(道是三清,师是三元)和家先,再把众人要带去戒子家的物品放在正堂中央,请三清或三元师父保佑。
5、埋石和遮身:师父一行人将要到达戒子村子的村口时,师父用战刀刀尖在路旁挖一个土坑,埋进小石头,到达村口时,师父给随员每人一份用草纸包着的米,是为遮身(米代表灵魂,草纸代表三清或三元师父的法衣)。
6、为坛和五台等的制作而到野外取材;
坛
7、制作楼、政谢旗等;道方则使用五老旗,用红、黄、绿、紫、白无色各裁剪成五个形状像田鸡的剪纸,然后沾道竹条上,做成旗帜。
楼
8、立五台;
9、织网:用长藤,编织成蜘蛛网一样的藤网;
10、藏网:编织好的网由主家请来的两位八九岁,职位是“香灯”的男孩藏起来;
11、文案工作:大师父、二师父带领着随员做起文案工作:在巴掌大的白纸上写XX府、XX案的字;在白纸上写《门内榜》,在白纸上写《门外榜》;大师父或随员写《书意》;二师父或随员写《阴牒》《阳牒》;
12、戒子“斋名”的命名:斋名命名的原则是不能与戒子的家先、父兄、叔伯、堂兄弟等父系亲属的斋名相重;
13、妆坛;
14、安香碗;
15、摆长椅;
16、功曹案:功曹案在大门一侧;
飞章案,戒子家大门左侧;
17、第二次办师:各位师父自己的随员带出戒子家的屋外,在屋外把戒子家的大门观赏,再用手和战刀推开门,随员在身后鱼贯进入屋内,师父与其中以为随员在正堂中央并排站着,向五方天地弯腰行拜;
18、挂“发(fatt44)”和榜:“发”指的是专用于度戒、丧葬和大型祭祀仪式等仪式场合可以悬挂的神像画,在度戒仪式上具体的挂法是:
师坛一侧墙壁挂邓帅发,道坛一侧墙壁上挂赵帅发,师坛的谈面上挂上元发、中元发、帝母发,共草案上方的墙壁上挂功曹发。
在师坛一侧的墙壁上挂的是邓关帅发、右圣发,在道坛墙壁一侧的墙壁上挂左师发、赵马帅发,在道坛的坛面上挂上清灵宝天尊发、玉清元始天尊发、朱陵度命天尊发,在飞章案上方墙壁上挂总圣发;
第二步:喃相(师)
四师父坐在坛前长椅上,诵读《喃相科》,目的是请四位师父的三元神来保佑他们死人,“相”指的是三元神,名字是唐文保、葛文仙、周文达。
放伸奏(道)
在喃相仪式之后紧接着举行,大师父或者大师父指派的一位道人在坛前诵读《伸奏》这本经书。
第三步:抓帅阄(师)
大师父和戒子拿出螃蟹展开、相合并焚烧。
第四步:动鼓
各位师父和随员将仪式所需要的东西都放到堂屋上,再去楼上接戒子下来坐在正堂中事先铺好的席子上。
1、跳“8”字舞
2、跳宫和间帅
3、上香
4、上印
5、唱《动鼓歌》
第五步:
功曹:由任意以为随员身穿红常山,额上顶着上元相站到坛前,大师父在坛前诵读经文,讲述该度师仪式的元气、内容大纲和功曹仪式的内容、意义,蓝靛瑶的宗教术语称之为“论款(lan53huun44)”。
开启:一个身穿花衣,肩膀上扛着战刀的人在正堂中央,于众人诵唱《开启科》的诵唱声中跳舞。
第六步:
贺楼;
五老:花伊人拿着五支五老旗在坛前跳舞,另外一些人则唱起《安五老》的经文。
第七步:
招龙:招龙仪式主要是为了请来五龙(震管东南西北,中央扶桑丹林住在沙街洞庭庙),让五龙赐渗水给大师父。
飞章:这个仪式的含义是:用章来开通戒子的只能,使戒子将来能够在宗教上有所作为。
第八步:
请圣:
交龙:这个仪式的意思是请来五龙,请五龙赐水给仪式场,使仪式场能够有水用。
第九步:
启师:1、清点法器:一件红长衫,一件黄长衫,两条东瓦布,两条留白,一根东顶,三根直的棒香,三更折成曲折的棒香,一张上元相,一张下元相;
2、跳罡:大师父把这期法器收好,拿着在坛前跳起“跳罡”的宗教舞蹈;
3、烧香:三根直香插到戒子家神案上,三根折香分别插到大师父、二师父、功曹案的香碗里;
4、论款、奏九庙、架布桥、收布桥;
5、给戒子穿法衣:戒子穿红色长衫,头上缠着留白,下元相,手袖里放东顶,胸衣里放一副筶。
6、点戒子;
7、走九宫:大师父带着戒子和一众人等走九宫;
8、绕天庭府与香灯开路:走九宫完毕,就走出大门,三师父撑伞为弟子遮天,麻栗坡六合乡的度戒,是香灯拿着两根竹棍在一行人面前开路绕天庭,之后再走向五台山,走向五台山的途中,两位香灯也会拦路。
9、香灯交出藤网:四师父及其随员像香灯讨要藤网,最终,四师父要得给两位香灯3.6元钱后,才能拿到藤网;
10、刀梯:三师父把自己的战刀捆绑道五台梯子的第一层梯台上,道口朝上,大师父、二师父如法炮制;
11、五台问答:四师父顺着五台的梯子,爬到五台的台面上,手拿一直绿树枝,打扫台面,然后站在台面上高声问道“五台山上,五台山下,是某人起?五台山上,五台山下,是某人修造?五台山上,五台山下,起牢不牢?”大师父站在地上高声答道:“五台山上,五台山下,是说主启起;五台山上,五台山下,是鲁班修造;五台山上,五台山下,起牢不怕。”
12、上五台:二师父带着弟子到梯子脚下,弟子跪在草席上,三师父为弟子脱鞋,二师父先爬上阶梯,弟子紧随其后爬上,二师父手拿东顶,在五台山台面上比划着,弟子来到台面后,二师父解开二人之间的腰带(也为脐带,意思是弟子茹新生胎儿),弟子手扶着五台两侧,手上握有师父给的东西。
二师父离开五台后,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带着一个背着孩子的女子(男扮女装的女子),拿着破弓箭打猎,打几次,弟子就配合的放下手里的东西,两人捡到后拿到五台两边的长椅旁,边说:“打到猎物了,好好吃一了!”边上就会有人出来嬉闹,灌酒,如此三次后,才准备掉五台。
13、掉五台:弟子在大师父的口头指挥下,起身站在五台上,转身°,背向五台正面,脚尖踩在台面边缘,大脚趾冰龙,兽兽在自己身前画一个圆,又四肢交叉,大拇指并拢,缓慢地蹲下,双臂环保在双膝下小腿的下部,让并拢的大拇指与并拢的大脚趾相贴。三师父、二师父先后把一床棉被铺到藤网上,被面朝上,大师父也如法炮制大师父、二师父、三师父在五台旁,面向五台跪下,他们三人下跪时,四师父口含清水,面向五台摆出弓步姿势,然后前跨的腿慢慢缩回,在四师父的腿慢慢缩回的过程中,弟子扭动身体,使自己的脚尖越来越向五台正面的边沿外移,当弟子的双脚脚尖移动道五台正面的边沿,移动到实现画在五台边沿两个正方形框里时,大师父、二师父、三师父用瑶语喊道:“到了!到了!”四师父随即向弟子喷出口中清水。
于是,弟子双臂抱膝,从五台上面掉落到藤网中,此时,拉藤网的人连忙将弟子严严实实的包裹起来,师父们也马上起身,四师父则扒开包裹住弟子的被子,查看弟子的姿势是否同在五台山上一样,若是手松开了,则度戒失败,若是手没松开,则是度戒成功,此时,大师父告诉弟子说:“这是上得天了,得看天了!”四舒服去把弟子被子扒开时,众人围着弟子场“逍遥快乐,逍遥快乐”连唱三遍。
14、喂饭:按照三师父、二师父、大师父的顺序给弟子喂糯米饭,表示弟子如同话初生婴儿,需要师父给他喂饭,祈祷他茁壮成长。
15、给牒:大师父给弟子讲解“十诫”内容,讲解罢,大师父、二师父、四师父以自己的三元印,三师父以自己的三清印在阳牒中自己的名字上盖上印章。第五位师父以后,按照5、6、7、8的顺序一次用毛笔蘸墨在自己的名字上盖上印记。
大师父叫人拿来一筒米和20~30余枚方孔铜币,其余流程在此不再赘述。
启师
这场度戒仪式是度师度道一起,所以做完上述流程后,道公还要拿一些铜钱,穿上白线,绑在弟子头发上,再用一把崭新的梳子,按照大师父、二师父、三师父的次序,给自己梳头,然后先后剪去绑着铜币的头发。这是度道仪式中很重要的剪发仪式。
16、二师父和弟子脱去法衣;
17、弟子拜谢仪式场内众人;
度道与度师仪式还有诸多不同之处,此不做赘述。
第十步:安坛和岑茹
安朝和行朝
第十一步:上荤
做斗:1、延生斗;2、告斗;3、伸斗;
第十二步:度戒仪式中的吃斋
安龙、还经入库
第十三步:度师宴
福圣
第十四步:倒罢
值得一提的是,在六合乡的度戒仪式的最后,还有一个流程“谢香”,众位师父在堂中念经跳舞,而旁的闲人会拿着背篓和绳套去套正在跳舞的师父,被套中的师父被当成“野猪”,要拉回去“杀了烹煮”,“左邻右舍”都会来分一杯羹,也就是被灌酒,一般下套都不会去套四位师父,而是套众位师父的随员,关于这个流程书中没有提到,小编也暂时不解是何意。
仪式结束!
前来观看度戒仪式的人很多,帮忙的人也很累。
戒子与三位师父合影
弟子穿上道公服
弟子回到屋里,穿上了道公服
来源:瑶族文化
编辑:金门断肠
点击阅读:
瑶族百科:瑶族支系分类及分布
瑶族百科:盘王文化
持瑶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