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之奇
朱彦泽
细说起来,定襄确实是一个奇怪的地方。
首先,定襄的区划便是一奇。按照古代的说法,“辟地有德,襄”,意思是“开辟疆土而有德,为襄”。西汉时期,汉武帝驱逐匈奴,开辟北疆,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一带设置定襄郡,表示这个新建制的地区安定了。这便是定襄这一地名的由来。后几经辗转,唐武德年间,其治所大体与现在一致。然而,定襄曾经为郡,也曾为县,又曾并入其他郡县而消失。直到解放后,还一度与现在的忻府区合并成立忻定县,后来又分开,一直到现在。
定襄有三个镇,除了县城所在地晋昌镇(旧称城关镇),还有宏道镇和河边镇,这两个镇都远近闻名。可是,他们原来都不属于定襄,宏道镇原属崞县(今原平市),河边镇原属五台县。定襄本来便是忻州市地域最小的县,且不知原来更小,难怪常被合并。
此外,定襄还有一块“飞地”,便是原南庄乡的几个村落,后来撤乡并镇,南庄乡划归河边镇,老百姓称这里为东峪。说是“飞地”,其实并不准确,这里与定襄县境山水相连,只能说是交通上的“飞地”。因为无论走高速还是普通公路,都要先过境五台县,才能到达此地。这里虽僻远,但绝对是一块宝地,风光旖旎,景观优美,还盛产磨盘柿、核桃、花椒、黑枣等物产。
其次,定襄之奇在于其特产。定襄地下没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境内及周边也没有大型的炼铁企业,却有着“一斗芝麻铁匠”的声誉,被誉为“中国锻造之乡”。全县共有锻造企业户,具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户,年产能力超百万吨,从业人员4万多人,产品远销美国、欧洲、韩国、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县里的支柱产业,解决了近一半本地青壮年的就业问题。谁能想到,一个无铁的地方,却铸就了“铁打的定襄”。
定襄有一种特产美食,叫做荞面饸饹面,老百姓俗称荞面河捞。这种面食只有在定襄县境内才有,附近县市也不多见,即使有味道也不正宗。这种面食在制作过程中要掺入一定比例的石灰水,汤汁中要加入香菜才够味儿。然而,谁又能想到,定襄一带并不适合种植荞麦,拿别地的物产作本地的特色,这种操作不可不谓“奇”。
其三,定襄之奇还在于小县大格局。
无论地域还是人口,定襄绝对是一个小县。与周边的忻府、原平、五台、阳曲、盂县等县市区相比,更是小之又小。然而,这样的小县,却是全省闻名产粮大县、文化大县、旅游大县。
定襄地理位置奇特,它处于三山环抱之下,境内四水贯流,全县地形由东向西呈一个簸箕形状,正是由于这样的地理位置,定襄的农业非常发达,山峰挡住了风沙的侵蚀,境内水源充足,而且河谷平川众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定襄建设有24个万亩玉米丰产田,粮食年均总产量达到了三亿多斤。定襄季庄乡横山村曾被称作“华北产粮第一村”。定襄县除了玉米生产、还种植小麦、高粱、谷子、绿豆等等,已经成为山西最优质的小杂粮生产基地。
“山西文风数二定,数了定襄数平定”。定襄一无资源储备,二无雄关险隘,三无灵境妙韵,但境内四水贯流,地平坡缓,旱涝保收,人们“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因此文风盛行。加之定襄交通便利,南来北往商贾云集,更是促进了各种文化的融合交流。定襄的摔跤、面塑、八音会、剪纸、木雕、石雕、秧歌、社火、民间故事等远近闻名,有的已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定襄县境内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与迷人的自然风光。北社东洪福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庙背靠龙凤山,面临滹沱河,风景秀丽,环境幽雅,特别是它的彩塑艺术,是古代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阎锡山故居是定襄最大的古建筑群了,它占地6万平方米,有近30座院落,非常的宏伟壮观,美轮美奂。西河头地道战遗址与河北冉庄、北京焦庄地道齐名,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三大地道战遗址之一,成为融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游乐于一体的理想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山西凤凰山生态旅游区是中国首个复式旅游景区,集温泉养生、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以及较完善的住、餐、购、会议配套服务于一体,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佳乡村旅游目的地。此外,定襄还有东峪景区、七岩山景区、神山古刹、白佛堂、关王庙等景点值得一观。
最后,定襄之奇,还在于孕育了许多“奇人”。
古代,东周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让,藏身漆郎山(宏道无畏庄附近),漆身吞炭,留下“士为知己者死”的豪言壮语,其经历不可不谓奇。汉末第一猛将吕布,也是定襄奇人之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直到现在,忻州定襄一带还流传着“忻州无好女,定襄无好男”的说法。
近代军阀阎锡山,执掌山西军政近38年,周旋于日本人、国民党、共产党之间,让蒋介石“又爱又恨”,历史褒贬不一,称得上民国奇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出身普通人家,青年时期即有大志,弃文从武,接办改组了“牺盟会”,成为山西乃至全国抗战的骨干。建国后,主抓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曾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和中顾委常务副主任等要职。爱国人士续范亭,在中山陵前剖腹自戕,要求抗日,揭露和抗议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激励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此外,诗人牛汉、抗战英雄樊金堂、共和国将军王晓、史进前、范富山、胡荣贵、智生元等都是定襄奇人,他们中任何一位都有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
总之,定襄犹如一位其貌不扬的奇女子,虽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惊艳,但无不折服于其雍容典雅、腹有诗书的内涵。唯有与之亲身接触,方知其动人之处。
链接
那些年,我们曾一起玩的游戏
朱彦泽
记忆中的土布鞋
朱彦泽
抬杠铺(朱彦泽)
送终
朱彦泽
朱彦泽
乡下人下棋
心愿(朱彦泽)
朱彦泽\\北社东村的李氏历史名人
定襄赞歌\\朱彦泽
朱彦泽\\北社东村的李氏历史名人
朱彦泽,山西省定襄县神山乡初级中学教师,年参加工作,中学一级教师,爱好阅读与写作。从年起,先后在《百花园·小小说选刊(原创版)》、《山西晚报》、《德育报》、《忻州日报》、《忻州日报·教育周刊》、《山西教育》等报刊杂志发表各类文章诗歌近百篇(首),并有多篇获市以上奖励,辅导的学生作文也有数十篇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
编辑:黄鹂
北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