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东李明亮卢补良晋北鼓吹奏响国际乐坛

白癜风初期该如何治疗 http://m.39.net/pf/a_4622782.html

卢补良:晋北鼓吹奏响国际乐坛

文/郑志东李明亮

“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如果说唢呐是乐器之王,那么卢补良就是晋北鼓吹发祥地上的唢呐之王。山沟旮旯里百姓司空见惯的唢呐,经唢呐大王艰辛操作,居然登上大雅之堂,奏响国际音乐殿堂。

这个吹唢呐出了名堂的人叫卢补良。他长在农村,出身寒门,虽说幼年求学艰难,但四十余年艰难跋涉,成果颇丰,不但音惊国内剧场,而且还成了第三届国际音乐论坛上的强音。卢补良是中国民族传统吹打音乐界的全国吹歌大王。全国仅有十名的吹歌大王,卢补良名列其中;卢补良是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山花奖(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获得者,全国仅有五名,卢补良又在其列。卢补良演奏的晋北鼓乐还被写进全国大专院校的音乐教材,并列入联合国遗产组织第二届太极传统音乐奖推荐项目,来自国外国内的一些名家专程来忻拜访卢补良,交流相关唢呐音乐。

记者近日慕名专访民间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北鼓吹”唢呐艺术代表性传承人,现任忻州八音艺术团团长的卢补良。

唢呐王艰难起步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能人。卢补良的唢呐人生,说来话长。

山西北中部的忻州,根抵三关,咽喉全晋,南踞中原,北控大漠,素有“晋北锁钥”之称。长久的文明积淀,也在这块土地上形成了异常浓厚、丰富和色彩鲜明的八音音乐文化。

年8月9日,卢补良出生在这样一个荡满民间音乐文化的“中国八音之乡”——忻府区解原村,从小耳濡目染,听熟了“八音”的音乐,唱熟了“八音”的音调。于是,孩提时的他便在不知不觉中惹上了“八音瘾”。神池县石窝村双目失明的吹鼓手二明子,吹唢呐太用功吹炸了脸腮,一吹唢呐就明显鼓起两个脸泡,成为忻州地区那个时代民间乐界的经典形象,尤其是时任地区文化局长张启明给二明子拍的传神照片,至今仍在卢补良心中留有深刻印象。卢补良对记者讲,二明子曾是他心中的偶像,因为自己太爱吹唢呐了,二明子的超人功夫惊世演技正好契合了这个少年那个时侯立志要做唢呐王的朴素理想。

上世纪六、七年代,生活在农村的卢补良,和大多数农村青年一样,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跳出农门找一份工作,或学一门手艺,好养家糊口。他思来想去,唯一可能实现的愿望就是,学一门吹鼓手的手艺比较实在。可这一想法,立马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吹鼓手行当不好,属于下九流行业,社会上人瞧不起,找媳妇都困难,干什么都可以,唯独干这行,不行。卢补良拿回的乐器也被家人没收了。

冥冥之中,或是天意,就在此时,卢补良的启蒙老师、本村四代传承的艺人武贵兰听说卢补良有意学艺,愿意收他为徒。卢补良16岁时,正式师从同村八音世家著名传人武贵兰先生学习晋北鼓吹,从此走进了八音艺术——晋北鼓吹的神圣殿堂,成就了他的唢呐人生,至今已走过近半个世纪,多年来他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心爱的事业中,期间他决心干出点名堂,对得起自己当初选择这个行业的初衷。

想法归想法,但现实与理想却相差很大。卢补良生活的忻州和定襄、原平、五台是晋北鼓吹的发祥地,这里历史上班社林立,高手众多,有着浓厚的音乐氛围和群众基础,想在此脱颖而出,谈何容易?卢补良默默地苦练,静静地等待。

艺术来源于生活,卢补良不仅勤吹唢呐,而且心有所悟,用唢呐声表现不同人物各自的内心世界,用唢呐音倾诉人物衷肠,恰到好处,使人共鸣。其代表作《走西口》《大得胜》套曲就是这样的产物。上天总给勤奋的有心人,终于展露头角的机会来了。年,忻州北殿古会恢复,庙会组委会邀请忻、定、原、台四县38家八音会团队参加演出比赛,20岁的卢补良凭借自己的真本实事一举夺得比赛第一名,迈开艺术人生的坚实一步。

唢呐王勇于探索

斗转星移,长话短说。经过十多年努力,卢补良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推陈出新,演奏水平日臻成熟。

年,由卢补良等创作演奏,山西电视台和忻州电视台拍摄录制的MTV《事宴》在全国百家电视台参加的评奖中获金奖;年,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行文命名卢补良为“山西省民间唢呐吹奏家”;年,中央电视台《金土地》栏目播出卢补良专访节目。卢补良的名声越来越大,他除参加各种演出外,对在全国吹打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晋北鼓吹这一地方传统音乐进行了大量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并重点瞄上了《八大套》。

《八大套》是晋北鼓吹中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套曲,由《青天歌》套《扮妆台》套《推辘轴》套《十二层楼》套《大骂渔郎》套《箴言》套《鹅郎》套和《劝金杯》套组成,结构庞大,曲情多变,具有独特的风格与韵味,是祖国民族民间音乐中一笔宝贵的艺术遗产。

《八大套》是晋北民间吹打乐中一部宏大的组合型乐章,主要流传于晋北的五台、定襄、忻州、原平一带。因由八首各备型制、各成章法的套曲组合而成,故得名《八大套》。八首套曲包括了不同意境、不同情趣、不同韵味、不同旋律特征的67支曲目支乐曲,完整地演奏下来,至少需要5个半小时。

年,中央音乐学院张伯瑜教授到忻州采风,希望卢补良能够搜集整理山西八大套,并且答应在中央音乐学院为他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这正与卢补良多年的愿望不谋而合,他便开始了漫漫的探索之路。

卢补良对采访的记者说,为了张教授的这一句话,他奋斗了30年,相当漫长,相当艰辛。确实,整理八大套,对于一个没有经过音乐院校正规学习的民间艺人来说,真有点天方夜谭。况且老艺人讲,八大套已失传多年,现在要把它找回,无疑大海捞针。但依卢补良的倔强脾气,就是远在天边,也要找回来,以此了结一桩心愿。他利用演出空间,走烟台,下太原,进北京,只要有点线索,他都要亲自去搜寻。当然,大部分都是空跑一趟。但他不气馁,一直追寻下去。他也找到过一些知情艺人,或由于门派成见,不予传授;或推说技艺失传,无法提供。为了《八大套》,卢补良路跑的不少,人也见得挺多,但总是无功而返。一次次空跑,但没挫败他的锐气。功夫不负有心人,曲曲折折中,终于找齐了全部资料,为研究、传承八大套掌握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年,晋北鼓吹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而引起学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taizx.com/wtxms/92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