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爱青小杂粮种植合作社内工人正在加工小米
独特的地理气候、传统的农耕文化、广袤的种植面积,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忻州形成了品种齐全、种类繁多的杂粮生产格局,素有“杂粮之都”的美称。“一薯、二麦、四米、五豆”是忻州杂粮的主要品种,这米特指“小米”,而要说忻州哪儿的小米熬的稀饭最好喝,五台东冶小米肯定是其中之一。一直以来,该地区小米因其色黄、浆大,富含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和蛋白质及诸多保健作用而享誉省内外。
12月6日,记者一行驱车来到了位于五台县东冶镇五级村的爱青小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工厂大门口,合作社的员工正在把包装好的小米搬运到前来拉货的合作商的运输车上,“我们和爱青杂粮合作很多年了,他们这儿产的小米品质高,非常受顾客欢迎。一般我们每隔三五天就会来拉一次货,每次最少也拉80~袋。”来自忻州忻禾粮油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据了解,爱青小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年,经过几年来的经营,订单种植面积由原来的数十亩增长到了现在的上千亩,辐射东冶、阳白等周边多个乡镇。“我们使用的种子和化肥都是合作社给提供的,从春种到秋收合作社都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为我们农户提供一条龙服务。以前自己种小米发愁销路,现在上门收购价钱还高,种植小米加上在合作社打工,一年四季都有钱赚,日子也越过越好了,是小米为我铺开了致富路”。合作社社员王小娥说。
爱青小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孟爱青介绍说,从11月开始,合作社对年的订单作物开始正式回购。一辆辆装满谷子的农用三轮车蜂拥而至,在门口排起了长龙,合作社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地对社员们送来的一袋袋谷子进行分等、检测水分后,把谷子整齐地码放在了厂区的仓库里。在操作车间里记者看到,工人往磨米机里面投入谷子,在机器的另一头,金黄的小米经过打磨筛选等复杂的程序后,经过真空密封被装入了一个个金黄的包装盒中,东冶“佛地黄”小米就这样满载着社员们脱贫致富的希望销往省内外各地。“自从加入了合作社,收入比以前种玉米翻了一番,拿到手的票子老厚了。”社员刘二平乐呵呵地对记者说。(张志远王菲)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五台惠生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