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盛意是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级本科生,她还是南医大校史馆的一名讲解员。7月7日,她刚考试结束,就来到校史馆,为回母校参加毕业30年活动的87届校友们担任讲解。这其中就有她的爸爸何九龙。医院心内科主任,南医大87届校友,当年就读南京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前身)医学系。
何盛意(左一)为校友展示毕业照。左二为她父亲何九龙
——爸爸让我认识了这个职业
——我希望孩子学医
年夏,何盛意的奶奶病重,就住在爸爸负责的病区。在照顾奶奶的时候,她亲眼目睹了爸爸抢救其他病人的场景。
“病人心肌梗塞,护士喊着爸爸的名字。他听到后立刻冲到病房,实施抢救。”按压、注射、除颤……和医疗剧的场景一样紧张。最后那个老爷爷被抢救过来了,家属们激动不已。
当病人体征恢复正常后,爸爸默默地回到办公室。何盛意说:“奶奶当时病重,所以我猜他的心情很复杂。”
“我不记得这件事了!”何九龙说,“每隔2-3天,他就会遇到这样需要抢救的病人。太多了!”
何医院的家属大院,这样的回忆,也太多了!
“连续好几年的年三十,匆匆吃完年夜饭,医院值班。他同事向我吐槽——跟你爸一起值班,后半夜一准来重病人。”
“大年初一上午,爸爸才能回到家。很累,就让我去外婆家,他自己在家一睡就是一天。”
“当医生救死扶伤就是他的梦想。”
何九龙说:“我从事这一行30年了,就爱这一行,也希望我的孩子能干这一行。”
——爸爸让我认识了这个学校
——我希望孩子在南医学医
年何九龙第一次带女儿来到南医,在五台校区合影
“小时候,就觉得爸爸很厉害,对他的母校也充满了好奇。”何盛意读小学二年级时,因为父亲要到南医大一附院进修,母亲又常年在国外工作,她就跟着爸爸来到了南京,当了一个月的“小拖油瓶”。
每天上午,医院学习,下午辅导她的功课,空闲时间父女俩就去五台校区逛逛。“二号楼前的那棵大树下,是爸爸上学时每天早晨起来背英语单词的地方。”
年,父女俩在江宁校区门口的合影
“一视二听三洞眼,四滑五岔六外展……这是解剖课老师教的。”
“流水是最好的消毒剂。这是见习时带教老师教的。”
“二附院朱泰来老师记忆力惊人。提到一个知识点,他立刻能报出是在教科书上第几页第几行。”直到今天,何九龙还记得尽职的辅导员王丽雅老师、对病人无微不至而对学生严格要求的马文珠、敖忠芳、陈钟英老师……“陈老师当时已经快80岁了,但她的课却是那么有趣!”
与当年的辅导员王丽雅老师合影
“南医教给我品德和能力,比医术更重要。”何九龙说,他一直为自己是南医毕业生而自豪。
有一年,何九龙收到了一位同学发来的短信——我女儿考上了母校!“我在一旁也看到了。”何盛意神秘地笑了笑,说:“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只填了南京医科大学这一所学校。”
——现在我来给爸爸讲这个学校
——南医是个好学校
“我来南医报到之前,爸爸一遍帮我收拾行囊,一边跟我说,南医是个好学校。”
如今,何盛意已经担任了一年的校史馆讲解员,她和同学们承担了很多讲解任务,包括英文讲解。她说,来到爸爸的母校,通过做校史讲解来了解这个学校的历史,了解父亲在母校的那段时光,是一种传承。
何盛意始终记得——年,父亲那届校友曾在校园里面种了一些树。那年,何九龙送女儿来南医报到之后,就迫不及待地自己开车去看当年种的树。“我能感受到爸爸对母校的感情。每次提到他们当年的老院长尹立乔,提到当年的同窗孔祥清、王兴鹏,爸爸都是满满的骄傲。他们都是奋斗于祖国四海八方、为人民服务的南医人,也是我最尊敬的一群人。”何盛意微笑着说,“现在,我来给爸爸讲这个学校了!”
来源:南京医科大学宣传部作者:蔡心轶
扫码查看往期报纸
往期回顾
?谴责医闹千遍,不如追责一次!兴平市政府终于行动了!
?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致陕西省兴平市市委:全国医务人员在等待回应!
?不输液的村医获7.6万!我就问问你们眼不眼红!
?妥协换不来和谐!山东恶性“医闹”续:惠民县公安局长被免职,医院30万赔款被追回!
?行医半生,临终献光明!贵阳医生遗愿清单:把眼角膜给农村15岁以下的孩子
?我不哗众取宠,我叫医师报,这是我的新名片!
编辑、排版:《医师报》毕雪立
过往的君子帮点赞哈~~老板说点赞满给小编加鸡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