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地区不仅是佛教圣地,也是中国革命红色旅游胜地,而南茹村便是八路军转战山西南北的第一个总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年9月,刚刚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总指挥部,从陕西云阳东进,由韩城芝川镇东渡黄河入晋,“北上”前往晋东北,经侯马、太原,于9月23日进驻位于五台山南麓的南茹村,安扎在一位名叫金风瑞的财主家中,36天后的10月28日从此“南移”太行山区。
在这个背靠南山、南北长30米,东西宽26米、上下两层瓦房的普通农家院落内,八路军总部完成了六项重大活动:我军抗日战争重大战略部署的变更完成于南茹村;我军首战平型关、夜袭阳明堡敌飞机场、切断敌雁门关交通运输线等著名战役战斗号令均发布于南茹村;我党第一个动员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系统而具体的指示颁发于南茹村;我党创建首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规划诞生于南茹村;恢复我军党代表和政治机关原有制度的意见出台于南茹村;我军对日本战俘政策的首份文件制定于南茹村。因此,南茹村八路军总部旧址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和文物价值。
为什么八路军总部匆忙“南移”?原六十七集团军参谋长、少将刘政曾从战略的高度分析了南茹村的历史地位。八路军总部在南茹村顺利完成了我党第二次军事战略转变,即由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正规战转变为全民抗日的游击战,这是我党我军走向胜利的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具有伟大意义。刘政首先论述了八路军为什么开始把主力配置在晋东北的背景。当时,我军与国民党争得了开赴抗日前线的权力,日军已控制平绥路东段,北平之敌向京西山区进犯,晋东北四省交界地自然成为“北上”抗日的最前线,也是我军配合友军主要作战的地区。那么为什么不到两个月部署又作了重大变更?一是敌情有了变化,八路军开进过程中,国民党开始节节败退,日寇已对晋东北地区实施重点进攻,并继续攻取太原。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已无集中晋东北之可能,加之防蒋不测,我军调整战略部署,将兵力重新配置,分散在山西的四个角,第师去晋西北,第师仍去晋东北,第师到正太路,总部“南移”这一重大部署的变更正好就完成于南茹村。
朱德、彭德怀率八路军总部机关及一二九师、一一五师一部于10月22日离开五台,星夜南下,驰援娘子关,在运动中、流动中消灭日寇。之后,转战山西16个县、44个村镇,其主要驻扎地依次是:和顺县马坊村和石拐镇,时间为年10月23日至11月7日;洪洞县高公村和赵城县(今属洪洞)马牧村,时间为年11月25日至年2月20日,共86天,总部机关一直在马牧村驻扎;安泽县岳阳镇和刘垣村,时间为年2月21日至30日,八路军总部于2月20日离开赵城县马牧村,经苏堡、铁沟到达安泽县,向太行山区挺进;之后,八路军总部一直属于运动状态,先后转战武乡县马牧村、义门村、上寨村,沁县南底水村,襄垣县苏村,屯留县故县镇,潞城县北村,黎城县河南村、霞庄村,从年10月离开五台县南茹村,到年6月,在1年零8个月的时间里,八路军总部机关粉碎了敌人的九路围攻计划,总部机关顺利进入太行山腹地。
扎根太行、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是八路军总部的战略决策。年7月15日,八路军总部转战到武乡县砖壁村,11月1日又从砖壁村转移到王家峪村,先后在砖壁和王家峪村驻扎1年零9个月;年11月4日,八路军总部决定向一二九师师部所在地辽县桐峪镇转移,8日,驻扎在辽县武军寺。年7月1日,总部移驻辽县麻田镇,总部在麻田驻扎时间为4年零2个月。
年8月,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八路军前方总部、一二九师,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任军区司令员,邓小平任中央局书记兼军区政委,滕代远、王宏坤任副司令员,薄一波、张际春任副政委,李达任参谋长。8月20日,八路军前方总部正式撤销以后,又在延安王家坪挂起八路军总部的牌子,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叶剑英任参谋长,王世英任副参谋长,继续领导八路军保卫和巩固根据地。由于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和平协定,大举向抗日根据地进攻,内战全面爆发,八路军总部指挥军民奋起自卫,战争的性质由民族战争转变为国内解放战争。年6月23日,中央决定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统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八路军总部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至此,八路军总部完成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历史使命。
来源:忻州日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五台便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