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日—年1.2日晋中榆次小五台民俗风情节火爆上演,我县省级非遗项目寿阳竹马戏受邀进行了为期3天的演出。在演出过程中,竹马戏的神奇技艺和表演让观众叫好连声,游客观众和演员互动热烈,大人孩子参与热情高涨,踩高跷的,骑竹马的,一个个兴高采烈,被寿阳竹马戏的技艺折服。
“寿阳竹马戏”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曾多次参加省市文艺表演和街头游行表演,年曾在黄河电视台进行表演。寿阳“竹马戏”的发源地在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平头镇郭家沟村(地处太行山西麓的罕山脚下),是目前所发现全国唯一的一种马上表演的民间戏种。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时期。
寿阳大竹马是郭家沟村的传统民间文艺形式,它起源于明清,集高跷、竹马、武打于一身。其内容最初表现的是关公和周仓的打斗场面,后来增加了《三英战吕布》《虎牢关》等多种戏剧中的武打人物。过去它和当地平头沟北村的《爱社》同属傩具艺术,“大竹马”“爱社”和李家山的“圪栏队”并称三大社,主要用于到附近与阳曲交界的阪泉山(亦称阪寺山)驱邪逐疫、祀神祭天、祈求丰年。解放后,多由当地人在元宵节进城街头表演,深受群众喜爱。目前,民间现存的寿阳大竹马戏演出剧本有《唐朝八大将》、《幽州降香》等,演唱曲调有《山坡羊》《马腔》等,接近山歌调,半说半唱,以说为主,只有武场,没有文场,根据剧情需要大多为武将角色。演员面部化妆,身着舞台服饰,前后扎竹制马架,脚踩半截高跷,并组成一组组武打戏剧场面。改编扮演的《杨家将》,展示了宋朝年间杨家几代七狼八虎一门忠烈的壮士雄风!大竹马的独特之处是,既有高跷的魁伟高大,又有竹马的彩饰造型;既有人们熟知的戏剧人物故事,又有刀枪剑戟的激烈拼杀。表演时有“上坡前倾”“下坡后座”及“马失前蹄”等高难度动作。锣鼓声中,马蹄铿锵,铃铛作响,马鞭飞旋,你来我往,精湛的表演深受欢迎。
在榆次小五台民俗风情节现场,《三英战吕布》《虎牢关》等戏剧轮番上演。表演结束后,现场的观众意犹未尽,纷纷上台互动,踩高跷,骑竹马,兴高采烈,热闹非凡,亲自体验了一把省级非遗项目寿阳竹马戏的乐趣。
郭永虎为几代大竹马传承人,为了弘扬非遗文化,特成立寿阳县松涛竹马戏艺术团。如有需要表演助兴,可以联系郭先生。
联系
路线图奉上在百度中输入“山西寿阳郭家沟村”,度娘就会带你去噢!很方便的!
太原方向出发
榆次方向出发阳泉方向出发(低速)
阳泉方向出发(高速)
(信息来源于“寿阳文化”)
(本期编辑:任静)
猜你喜欢我的老家下州
林容生乡村纪实——山西寿阳宗艾古镇
竹马传承
清凉胜境休闲寿阳
温馨提醒:
请文明旅游,随手带走垃圾。“清凉寿阳”需要您我共同呵护!
您的分享转发是我们最大的动力!ˇˇ
①新浪微博“清凉寿阳”欢迎有哪些医院治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正规医院